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特征及PCI远期预后
2019-09-27武金娥高凡折剑青郜珊珊强华
武金娥,高凡,折剑青,郜珊珊,强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社会压力增大、生活习惯改变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冠心病患病率有增高趋势[1,2]。冠心病可控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3,4]。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改善预后。年龄和性别是冠心病不可控的危险因素[5],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且随年龄增加,女性发病率也显著升高。女性冠心病患者和男性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女性患者的冠心病特征,做好预防,改善预后。
本研究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检查结果和造影结果等,比较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PCI后的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入组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且行PCI,至少植入1枚支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接受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及调脂药等,按照个体化原则进行选择。平均随访12.6个月,其中70例(9.40%)患者发生MACCE。
本研究纳入标准:①诊断为冠心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②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至少置入1枚支架;③临床资料完整且愿意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接受溶栓治疗;③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PCI;④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
1.2 临床结果和数据采集 临床数据的收集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生化指标、PCI中情况(穿刺路径、病变血管支数等)。随访终点主要是MACCE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心绞痛复发。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74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02例(67.38%),女性243例(32.62%)。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表1),女性患者年龄为65.02±9.97岁,男性患者为60.98±12.27岁,女性患者年龄明显大于男性患者(P<0.05)。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明显增大,(22.84±4.14)vs. (25.81±4.02),(P<0.05)。女性合并高血压比率为58.44%,男性为45.6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女性吸烟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血生化检查中,女性患者的肌酐、尿酸、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行PCI时,桡动脉入路比例明显低于男性。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用药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不同性别观察终点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女性患者的总MACCE事件发生率为13.17%,男性为7.57%,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女性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全因死亡、急性心梗、心绞痛再发、再次血运重建和卒中的发生,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MACCE比较(n,%)
3 讨论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较男性晚。Framingham研究[6]提示,男性患者发生冠心病比女性早10年,但45岁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迅速增加,性别差异逐渐缩小。在本研究中,女性患者年龄为65.02±9.97岁,明显大于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男性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女性患者BMI较男性明显增大,女性合并高血压比率更高,吸烟率明显低于男性。血生化检查中,女性患者的肌酐、尿酸、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而总胆固醇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才英杰等[7]研究发现,吸烟率在男性患者中更高,糖尿病和年龄对女性冠心病的预测作用明显大于男性。在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中,女性血脂异常比率明显高于男性。Zhao等[8]研究发现,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更难得到控制,活动量更低而肥胖率更高,抽烟概率更低。但女性患者在各种治疗指标的实现上更难。结果提示,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管理上相比于男性更差。
在我们的本研究中观察到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同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高于男性,考虑到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更密切[9],可能是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女性冠心病发病的年龄较男性明显晚,女性在绝经期前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在绝经期后,发病率逐渐与男性接近,年龄对于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可以归结于雌激素的变化:绝经期后,女性失去雌激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冠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导致冠心病。女性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可能影响其预后。更年期后,女性体内脂肪分布会发生变化,体重也会增加,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也会增加[10]。
本研究结果提示女性冠心病患者和男性患者的预后存在着差异,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预后更差。女性的MACCE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更高。其原因可能与女性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女性BMI更大、高血压患病率更高、血脂水平也明显增高。MehtaRH等[11]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发现,2.3%的患者发生了死亡事件,发生死亡的患者有以下特点:高龄、女性多、既往脑卒中病史及ST段抬高程度更高等。另一个女性预后差的原因可能与女性的冠脉血管较细,冠脉循环血管系统管腔小且硬有关[12-14]。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少,并为单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未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女性冠心病患者与男性间的差异。本研究提示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较男性更多,表现为BMI更大、高血压发病率更高、血脂异常,且女性患者预后更差。需要临床医生更多关注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制定更加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