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别离》:拷问中国教育之痛

2019-09-27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

名作欣赏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说家庭女儿

⊙洪 达[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当今社会是一个消费文化、消费生活的社会,在这种充满消费意识的社会环境里,出现了类似《小别离》作者鲁引弓这样的作家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鲁引弓原本是名记者,正是由于他对时代、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将新闻热点与文学连接在一起,正面撞击社会热点,书写现实人生,引起社会共鸣。

《小别离》是鲁引弓一部直击中国低龄儿童出国留学教育问题的作品。小说主要围绕平凡的中产阶级的方圆和妻子海萍为了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方朵儿而焦虑不已的故事。方园夫妇既不忍心看到孩子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担心最终考不上好高中而影响她的前途,最终决定像好些人一样,将孩子送出国留学。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和直白的话语,将教育问题的痛楚,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维系,以及孩子一个人在国外的孤单无助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发人深思。

当下的中国家庭,把教育放在了首位,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中国的应试教育不仅对于孩子,而且对于家长甚至整个家庭都是痛苦的。在孩子眼里,分数名次选拔给予他们太大的压力;在父母眼里,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有个好的工作,是多么重要。这些无形的压力使他们生活得都太过沉重。正如《小别离》中方园所说:“找工作,你没关系她找什么工作,你没东西和别人换,她找什么工作,即使找着了,又怎么混得过那些不简单的人。”这不仅是方园所焦虑的问题,也是中国大部分家庭所焦虑的问题。大多数家庭没有那些所谓的优越条件,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成绩上。通过一个好的成绩,将来出人头地,赶上那些已经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在这样的观念下,迫使孩子们没日没夜地学习,渐渐地,他们就像只会写作业、考试的机器一样,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多么让人心痛。

小说中,方朵儿正处于一个重要的阶段——中考,这对于所有家庭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方朵儿父母在孩子的不断经历中也是作为一个矛盾体的存在。一方面,他们希望女儿能有好成绩,所以当女儿成绩下降时,妈妈海萍也是很着急的,可是看到孩子那张被学习摧残得很虚弱的脸,海萍又心疼起来。所以,为了孩子的前途,为了孩子不再那么辛苦,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就算别离,也只是希望孩子好。这也是很多家庭的现状,条件中下等的家庭,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为孩子凑够钱,让他们出国留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竭尽所能让孩子能减轻一些压力,就算倾其所有,也都是为了孩子。小说执拗而痛苦地发声:以前我们认为,出国只是为了学习更多优秀的知识,回来报效祖国,可现在,出国留学变得很痛苦,好像就真的离别了一样。教育本质的改变,让留学也变得别有意味。也好像在顺应潮流一样,觉得应该把孩子送出国,而且越早送出去越好,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殊不知,在国外,孩子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不一定能适应国外的环境。所以说,低龄留学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说过:“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不停止在一个地方,而是随着社会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由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小别离》中正是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这三种家庭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实社会家庭的影射,小说对于三组家庭因为孩子留学有着不同的表现。主人公方园一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也算惬意,但为了女儿出国留学,不得不把房子给卖掉,把家里的积蓄都用了,给女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方园一家正如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家庭一样是个和谐的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相处融洽。唯一的问题就是为孩子的上学而担忧,时不时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稳定而慌乱,父母的着急也算为平淡的生活添加了一些佐料。这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每个孩子都因为升学而痛苦,家长也因为孩子的痛苦而痛苦,就像文中所说的“连买个菜都要纠结一阵子”。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父母的用心良苦表达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牵动着每个父母敏感的神经。许光明一家和金志明一家是另外两种家庭的类型了。许光明和林红一家经济条件很一般,为了能够承担得起女儿贝贝高昂的学费,一家人不得不忍受离别之痛,丈夫在外打工,忍受压力,妻子却担心丈夫出轨而陷入无忌的猜测。因为教育问题,让原本一个正常的家庭变得猜忌、怀疑、不信任。这难道不是家庭的无奈,教育的无奈吗?金志明吴佳妮夫妇是离异家庭,但他们不甘女儿落后,所以也想将女儿送出国留学,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为了少花钱,只得将女儿过继给吴佳妮在国外的姐姐,这样女儿既能去上学也不用花很多的钱。在抓紧与放手之间苦苦挣扎的金志明,为了女儿的前途,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让女儿出国留学,这是多么的无奈啊。这部小说很现实地反映了我们平常的生活,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前途,总是能想出很多办法,最后的结果都总是注定要分离。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融合,既有传统道德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也有工业、信息时代新的源泉的注入,因此就会出现各种各样有悖于常理的事情,比如“婚姻出轨”。小说中许光明的上司是曾经追求过他的一个女生,时间一久,暧昧情愫难免会出现,尽管两人之间没有发生什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轨,但是对妻子林红来说,安全感缺失了,无奈之下,她不得不让表弟方园陪她去找自己的丈夫。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害得原本一个温馨的家庭不得不变成这样一个不信任的家庭,不痛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自由,人们对于婚姻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对于离婚也是包容的心态,不再是传统的女人必须要依附男人。小说中金志明夫妇便是离婚人群的代表人物了,吴佳妮独自一人带着女儿,承担女儿的一切,还要将女儿送出国,而父亲金志明只能在女儿放学时远远地看着孩子,这也是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这一组家庭是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为了将女儿送出国留学,吴佳妮将女儿过继给自己在国外的姐姐,这样就能有绿卡,就能减少一大笔费用,可见,父母为了孩子,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这是多么让人心痛。因为教育问题,把每个家庭都搞得身心疲惫,甚至支离破碎,实在是让人心寒又心痛啊!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要离开父母的庇护而自己生活的,都要自己去承受离别之苦、孤独之苦、委屈之苦的。小说中的朵儿终于被送出国留学了。在国外的她,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外文化差异大,很难在短时间内能适应过来。朵儿在住妈家,寄人篱下,难免会有一些矛盾。住妈有三个孩子,她对外来的小孩朵儿总是自私的,不给她准备午餐,要求洗澡不超过十分钟,这些无礼的举动和要求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委屈,最终朵儿用自己住到楼下一个小而破的房间换来了每次洗澡能多十分钟的时间。读者读了这些,尤其是父母肯定是心痛的。更多的父母只考虑到能将孩子送出国,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出国后要面临的是什么。小说中有一幕写的是表姐米娜见到朵儿后发现她稚气的身上多了一分与年龄不符合的成熟稳重,这大概就是这么长时间独自在外历练的结果。懂事的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只有在自己崩溃的时候,才会让父母分担。除了生活上,学习上也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朵儿因为一个小姑娘不喜欢她而被孤立,很多时候,只能自己陪伴自己。很多在国外留学的小孩都是孤单的,他们无依无靠,弱小无助,形单影只,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自己不该有的成熟,这些都是作为家长应该考虑的问题。

鲁引弓的语言尽管直白朴实,却都反映的是现实的问题,家长们只知道在教育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是却没有想到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缺少了他们的爱与关心。小孩子一个人在外经历的可能是他们并不能想象的,也许最终换来的是他们更强的适应能力,会更独立,但是却失去了他们该有的快乐。每一个在外留学的孩子都是孤独的,可能看起来外表光鲜靓丽,但是其实真正的痛苦只有自己能懂。文中的朵儿被欺负时,只能默默地趴在床上哭泣,这或许是发泄的最好的方式。

人生本就是一场离别,无时无刻不在经历别离,而人们也是在离别中不断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说,以别离为目的的教育是更接近生命本质和生活本真的教育。 而父母们要做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去对待和接受人生中一次次的相遇与离别,而不是去规划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只有出国留学才能让孩子学到知识,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心理也是很重要的。父母不光要看重孩子的学习教育,也要看重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小说家庭女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和女儿的日常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