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替身》中透视校园冷暴力问题

2019-09-27贾紫涵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强权冷暴力全班同学

⊙贾紫涵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引 言

《替身》 (又名Another)是日本推理作家绫辻行人的一部长篇推理小说,主要讲述了转校生恒一和无辜却被全班孤立的见崎鸣共同破解谜题、寻找真相的故事。《替身》从一开始,就以奇幻荒诞的形式将所有人逼到绝地:一所乡下学校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被“死亡诅咒”笼罩,每一届的初三(3)班在开学之后,班上都会有一个同学及其直系家属接连意外身亡。在这种绝境下,为求自保,大家干脆病急乱投医,人为地指定一名同学作为替身死者,所有人连同老师都假装其为“不存在的人”,以此求得躲过厄运。然而这种简单粗暴、毫无道理的做法却被全班默许。至此,一个冷漠群体和一个被排斥在群体之外、被群体冷暴力对待的孤独者之间的无声角力就此开始。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发生在细微之处、相对隐性的校园冷暴力现象关注不足,而校园冷暴力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又使我们不得不对其格外重视。本文立足于校园冷暴力这一课题,通过日本作家绫辻行人的小说《替身》来反观校园冷暴力。或许,书中女主角在遭受校园冷暴力时的思想和行为,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关于如何面对校园冷暴力的新思考。

一、 校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冷暴力作为暴力的一种,与被大众所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热暴力”相对,并不发生殴打等肢体接触行为,所以不一定造成生物体上的直接伤害。校园冷暴力通常表现为老师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学生,或是一群学生刻意歧视、孤立某一学生,造成该学生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这种隐性的暴力行为,往往会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巨大伤害,影响学生成长期的性格塑造,甚至在成年后依旧难以摆脱其影响。所以,如何正确认识校园冷暴力行为,合理预防校园冷暴力的发生,以及如何帮助已经遭受冷暴力的学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校园冷暴力表现之一:被孤立无视的“不存在之人”

在小说《替身》中,校园冷暴力的表现主要有两种。首先是“不存在的人”即包括老师在内的全体班级成员集体孤立某一学生,将其视为“不存在的人”。而一旦被全班同学当作“不存在的人”便会被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集体无视,点名答到、上课提问自然不会发生,甚至连无故缺课、课堂上随意进出教室、扰乱课堂秩序也不会被同学们关注,成为彻彻底底的“透明人”。女主人公见崎鸣就是这样,被全班同学心照不宣地剥夺了一个初中女生应该拥有的校园生活的权利后,她不得不像影子一样存在于班级中。《替身》采用了比较极端的表达方式,刻画了一个被群体孤立到极点的人物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遭遇校园冷暴力孩子的影子—— 一样的孤立无援,被漠视,不被尊重。“不存在的人”这一角色,就是现实生活中那些被群体漠视的孤独的孩子的缩影。

(二)校园冷暴力表现之二:必须服从的“强权团体”

在《替身》中,校园冷暴力的另一种表现集中体现在班规之一:“班级决定要绝对服从”。将某位同学变为“不存在的人”就可以“有效避过厄运”这种毫无道理的粗暴行事,正是经过除了“不存在的人”即当事人之外的全班同学一致同意的,所有人一致同意,就成为一项“班级决定”,而“班级决定要绝对服从”不容置喙。由当事人之外的其他同学共同组成的群体,象征了校园冷暴力中学校存在的某些“强权团体”,这些群体的决定涉及当事人自身,而当事人本身的意见却被排除在外。不仅如此,还要求当事人对于决定要“绝对服从”不得有任何异议。《替身》中的“班级决定”让我们看到了在校园冷暴力中被欺负的孩子们被迫失去了人格尊严。而那些“中立”的同学,既非特殊群体成员也非被欺凌者,一旦违反“班级决定”就会像文中的男主人公恒一一样,也被当作“不存在的人”,成为被群体排挤孤立的又一对象。

(三)校园冷暴力的危害

作为被欺凌者《,替身》中也刻画了那些“不存在的人”的结局。他们往往“承受不了重压和疏离,擅自违反‘班级决定’,开始四处呼吁‘我不是不存在的人!‘’我就在这里!’‘你们承认我吧! ‘’把我当作存在的人!’”这些孩子往往因缺乏集体认同感而面临精神崩溃的境地,产生一系列很严重的精神障碍。现实生活中校园冷暴力往往也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还有可能让一些没有自身情绪排遣渠道的学生,产生离家出走、自残的行为,严重的甚至会有自杀等过激行为。据相关研究表明,这种校园冷暴力对孩子会造成长期的性格影响,其性格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退缩性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另外一种是“暴发性人格”,会给社会带来直接影响。例如有的孩子受到这种“冷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办法。校园冷暴力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更需要我们对此给予应有的关注,加深对校园冷暴力的认知与了解,合理预防校园冷暴力的发生,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

二、 校园冷暴力现象的成因

校园冷暴力现象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往往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在《替身》中,作者绫辻行人着重向我们阐述了造成校园冷暴力的两点原因:“强权团体”出于自身利益的维护和“中立者”的软弱和依附。而在这两点因素之中,前者明显为主导因素,后者由于自身的软弱和出于对“强权团体”的畏惧,不得不依附于“强权团体”,处于帮凶地位。

(一)“强权团体”自身利益的维护

上文提到,除了受害者之外的其他班级成员组成的“强权团体”为了自保,决定采用这种荒唐而毫无道理的办法,试图达到躲避灾祸的目的。这一决定本质上就是出自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基于这一目的“强权团体”甚至不惜通过侵害他人的正当权利来满足保护自我、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这种“全班施加的欺负”通过男主人公恒一的感受切切实实表现了出来“:可能因为我自己曾经经历过一场‘Sakakibara’风波,留下了不好的回忆,所以在这方面特别敏感。但我总觉得和鸣现在遭受到的、全班施加的这种单纯欺负完全不同。该怎么说好呢,感觉两者之间的气氛不太一样,太不一样了。”

通过这种“全班施加的”“欺负”见崎鸣一类的无辜同学失去了享有正常的初中生活的权利,以及与同学、朋友相处交往的可能,严重危害了一个正常人类健康生活的基本交流需求,因此受害者极易形成孤僻的性格,更为严重的是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反观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校园冷暴力事件,施暴者团体往往出于对自身某些特殊利益的维护,拉帮结伙去孤立与之意见不同的人,甚至通过损害对方的正当权利来达到自身目的,这正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极端自私的表现。

(二)“中立者”的软弱与依附

其二则是“中立者”的软弱和依附。在《替身》中,除却“强权团体”和被其针对的受害者之外,还有这样的一群特殊团体:他们本无意参与到伤害他人的一方,自己内心也清楚这样荒诞的举措并不能起到丝毫作用,但由于自身的软弱性,不敢向迫害方反抗,反而受到迫害方的威胁:不加入到迫害者一方,自己也极有可能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所以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些软弱的“中立者”们,只能一边怀着对被欺凌者的同情一边又不得不成为欺凌他人的施暴者中的一分子。作品中胆小怯懦的望月优矢和缺乏勇气的敕使河原即属于这类“中立者”,他们在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做出支支吾吾、想要告诉男主人公恒一真相的举动,最后却还是屈服于班级策略委员赤泽泉美的威压,没能将真相告诉恒一,而以他们二人为代表的广大“中立者”们后来也都纷纷发展成为施暴者的一分子。“整件事情里他们都没有恶意或者加害之心”“只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在现实生活里发生的校园冷暴力事件中,由于受害者、中立方都是学生,中立方在自身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尤其容易选择站在施暴者一方,以此来换取自身不被欺凌。这样也就无形中成为加害者。他们虽然无意加害,也并非出于欺凌的目的,但是对被害人而言造成的伤害却仍然是无比真实的。

综上所述,这场校园冷暴力本质上是一场集体虐待,施暴者出于自身利益的维护、中立者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却只能被所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

三、校园冷暴力的解决策略研究

上文提到,作为全班集体虐待的被害人,女主角见崎鸣并没有像以往的受害者那样心理崩溃,反而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内心,以坚定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应对了这场危机。也许我们可以从见崎鸣的身上领悟到一些面临校园冷暴力的策略,从而有效降低校园冷暴力造成的伤害。

(一)受害者的自救良方

在小说中,见崎鸣在被全班同学连同老师在内的班集体视为“透明人”之后,并没有歇斯底里地质问同学们,也没有郁郁寡欢使自己沉湎于被孤立的忧伤中;相反,在明白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招致全班同学的集体孤立这一点后,她迅速适应了“透明人”的生活,并开始积极投入到寻找事件真相的行动中去。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与镇静,足以令读者动容。而在这份坚强与镇静背后,显示出的是见崎鸣独特的心理认知:孤独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自由。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恒一的内心独白中感受到。由于不断和“透明人”见崎鸣来往,恒一也被全班同学施以“惩罚”—— 一样被当作了“透明人”。他受好友见崎鸣的思想影响,曾这样想到:“见崎鸣和我,仅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孤独。但这同时也是仅属于我们两个人的自由……”“然而,在这份出奇的和平与宁静背后,暗藏的却是不知何时来袭的暴风雨。在大家冷漠的掌心上,承载的是仅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孤独,同时也是自由”。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恒一受见崎鸣独特的思想影响,已经不把被同学孤立看作一种痛苦了,不将其当作痛苦,便不会对此耿耿于怀、时刻备受煎熬,相反他得到了一种独特的轻松和愉悦。

不得不说,我们从见崎鸣的身上,感受到被孤立者的自我排解是多么重要。当校园冷暴力发生,被无故孤立、周围的一切远离自己的时候,学会自我排解、确立一种良好的自我认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救方法。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需要坚强的内心才可以使自己遭受最小的伤害,而坚强内心的背后,一定少不了自我排解。见崎鸣告诉我们,对于被孤立者而言,孤独或许真的等于自由。

(二)施暴者的提前预警

除了从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角度分析之外,我们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

在教师层面,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个体差异性,从内心里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再者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长久以来,由于升学压力加大,社会往往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课业成绩上面,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由于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缺乏必要的维护,教师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会影响教师的课堂表现,甚至出现消极教学行为,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校园冷暴力事件。

小说中的班主任久保寺老师因长年独自照顾因脑梗瘫痪在床的母亲,产生“护理疲劳”,精神状态长久以来被无休无止的护理、照顾逼到了极限;另外加之所带的毕业班问题频发,家长们对这个班主任的质疑也从未中断。在种种压力下,他不仅默许了全班同学将见崎鸣和恒一视作“不存在的人”,自己更是带头孤立了这两个同学,最后他竟做出了亲手杀害母亲的决定。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应有的关注;二是需要改变教师的评价机制,不能单纯凭借学生成绩来简单粗暴地评价一个老师的付出,以此来缓解教师肩负的升学压力。学生在校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我认知能力。小说中所表现的同学之间相处的模式和方法,也恰好反映了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我认知会造成怎样的恶果。以策略委员赤泽泉美为代表的强势团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他人正当校园生活权利、践踏他人自尊;而中立者们也失去了对价值观念的正确判断,一味依附强权,为虎作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和容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宽以待人。小说故事开头,正是因为见崎鸣同学比较内向的性格和独来独往的生活习惯,才招致了班上其他同学的恶意揣测。当“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成为那个“不存在之人”的时候,同学们便心照不宣地选择了见崎鸣。可是性格内向和过分独立的个人生活习惯并没有错,也不是其他同学对其施以校园冷暴力的理由和借口。

最后学校管理机构也应该建立健全师生心理咨询及心理疏导管理机制,切实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提倡尊重他人独立人格的思想,才能从根源上减少校园冷暴力的发生。

结 语

日本作家绫辻行人的长篇推理小说《替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端条件下发生的校园冷暴力事件。故事的背景设定是荒诞的,但其中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却令人深思。或许正是在这种匪夷所思的环境下,当一个更加荒诞且毫无道理可言的“应急策略”被所有人认真甚至严苛地执行,冷暴力受害者的不解、疑惑、无助和孤独被加倍放大时,才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校园冷暴力之恶。在小说结尾,作者还是给了我们希望,女主角见崎鸣最终还是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找出了事实真相,并顺利融入班级成为班级的一分子。小说是美好的,可我们也应该清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校园冷暴力事件大多没有这般美好的结局。

因此,如何预防校园冷暴力的发生,将校园冷暴力的危害降到最低,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其必要的关注,是预防校园冷暴力的有效手段;而校园冷暴力一旦发生,受害人的自我排解和对自身的正确认知也不失为一种自救良方。

① 《校园冷暴力:学生成年后仍难释怀》,《中小学德育》2017年第9期。

②④ ⑤ ⑥⑦ 〔日〕 绫辻行人:《替身》,成洁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27页,第229页,第301页,第351页,第360页。

③ 佘海霞:《关注校园冷暴力,构筑和谐人际交往》,《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强权冷暴力全班同学
你试试看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应对
吓哭
不要种下强权的种子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会依法维权吗?(一)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狮子:我是大王,我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