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文化诠释与翻译——以田浩译本为例
2019-09-27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余 燕[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引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安,世称朱文公,并尊称朱子。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生著述颇丰,他的理学思想影响深远,被尊为官学,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和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朱熹热心教育事业,潜心著书立说,悉心授徒讲学,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成就斐然。《朱子家训》全文共317字,朱熹视家庭教育为传播理学思想的社会根基,家训的思想深刻厚重,包括了处世立身的所有要素,是朱子文化恢宏体系的浓缩。《朱子家训》给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底线”,旨在培养儿童“知晓义理,志向圣贤”,从而促进家庭和谐,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展现了中国古圣人的战略思维”,彰显中国古代蒙学文化的高远境界。《朱子家训》原本是朱氏家族内部的家族文献,是朱熹在武夷精舍办学期间的经典之著,收录在朱氏家族的家谱中,并未外传。20世纪90年代中期,《朱子家训》由世界朱氏联合会公布于世,成员们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弘扬。迄今为止,《朱子家训》的英译本仅有一个版本为朱氏家族认可并予以推广,该版本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田汉教授(Hoyt Cleveland Tillman)翻译。田汉教授采用通用英文的方式翻译《朱子家训》,语言精练畅达,义清境明,译文秉持“究其实而虚其词的态度,把握了原文的精神内核而不拘泥于古今词义的变化。英译切合现代人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作为中国古代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重要文化典籍,《朱子家训》蕴藏了朱子的理学思想、儒家价值观和教育观以及护国济民的家国情怀。本文基于朱杰人教授的《朱子家训》和方彦寿先生的《朱子家训》原文本文化阐释,通过多种手段明晰原文语义的文化内涵,分析田汉教授对《朱子家训》原文文化的翻译,探讨中国典籍外译的文化翻译策略。
二、中国文化与典籍外译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英国译学家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 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的心脏,翻译不能将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1990年,她在《翻译、历史和文化》 一书中提出了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展方向,把翻译研究带进了一个多维发展的阶段。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翻译跳出了纯语言交流和研究的桎梏,置身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全方位交流互动,语言文化呈现多元性发展趋势。翻译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桥梁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当代翻译不仅应当吸纳异国思想和文化,也应当具备向外译介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自信和能力。文化是国家的灵魂与象征,蕴含中华文明精髓的文化典籍卷帙浩繁,承载着华夏文明的个性品格、民族精神和智慧魅力。典籍翻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具有兼容性,“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具有相互渗透、兼容、影响、促进等作用,从而达到相济相调、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当前,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国际形势为中国文化与智慧体系的展现提供了历史平台,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带来了契机。典籍外译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传播和弘扬东方文化、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以来,国内诸多先贤以翻译中华典籍为己任,矢志不渝地译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智慧。“许渊冲不仅通过翻译把大量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美传递到世界,以此来弘扬中国文化,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还将自己的翻译思想作为话语,来书写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以散体译诗著称的翁显良也是传播本真汉文化突出的一脉,二人均以汉文化的本色为本位来翻译中国文化典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影响和传播更加深入,西方汉学家也通过翻译来借鉴和吸收中国文化,以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文学文化现状。中外互动促进了文化与文学的互通共融,推动了异质文化和文学的互渗、互补和互识。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应当自觉并自信地坚持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坚持本真文化的翻译与传播,才能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语言特性,使译作在异质文化里更具有生命力,从而使中华五千年文化走出边缘化、区域化的格局。“翻译中保留文化他者的异性是翻译的终极关怀,翻译存异、原质文化读者求异、猎异是翻译的内在动力和潜存性。”因此,翻译和传播代表民族个性与特性的《朱子家训》就必须重视语义的文化诠释和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朱子家训》语义文化诠释与翻译
《朱子家训》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这一时代的精神状态、精神格局和价值观。英译《朱子家训》既要关注其语言结构和语义本身,又要关注文本承载的文化状态和思辨形态,将语言的现象与本质纳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核来考量。根据刘宓庆的文化翻译理论,语义的文化诠释是文化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语义文化诠释才能保证准确的文本文化解读,语义的文化诠释是文化翻译的首要任务。文本语义的文化诠释有四个求证手段:文化历史观照、文本内证与文本外证、互文观照、人文互证,这四个手段旨在质疑而求证,求证以定义。语义的文化诠释还必须遵循析义与析理两个原则:析义是对注家的语义诠释的求证,析理是对注家之见予以比较分析,在逻辑上辨析孰是孰非。文化翻译依赖于准确的语义诠释,以证定义,经过严谨的求证、参证和举证可以保证准确的语义诠释。以四个求证手段和两个原则来确定《朱子家训》的语义,使翻译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原作者的文化气质,才能达到跨文化翻译和传播的目的。
文化历史观照是指译者为明晰原文本的文化内涵,对原文本文化内涵进行多维的审视和求证。历史参照是获得文本外证以辅佐文本内证、定夺语义极其重要的手段。译者将文本意义纳入历史的视角中,让史实来印证注家的语内诠释。《朱子家训》是当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时所著,他广收门徒,聚众讲学,广施教化。南宋中期民族危机深重,赋税苛重,百姓疾苦,儒家思想及地位日渐衰弱。封建统治纲常失衡,礼教废弛,社会上下道德沦丧,理想失落。为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稳固社稷,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蕴家国情怀于理学思辨精神之中,重整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重建社会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朱子家训》便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而作。朱杰人教授和方彦寿先生正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朱子家训》做出了语、义诠释,例如:“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教授解释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以礼相待”,而方先生解释为“尊敬师长要发自内心,言行举止要有礼貌”,两位注家在“事”的诠释方面有差异。古代讲究纲常伦理、长幼尊卑的道德礼范,朱熹高度重视持敬,并将此视为修身的第一要义。审视当时的历史背景,“事”应该通“伺”,理解为“伺奉”,意思是为人服务或与人相处的意思。《论语精义》卷六上:“凡子事父母,臣事君,门第子事师,惟至诚而不可以欺。”此句中“事”的意义与家训中的“事”一致。田汉教授翻译为“Service to teachers and elders should accord with ritual propriety”,译文中的“service”处理得当,既反映了在当时文化背景下长辈与晚辈的尊卑理念,又体现了与长辈相处应遵循的道德礼仪,重塑了古人尊敬师长、谦卑有礼的文化形象。
语内诠释是典籍翻译的关键问题,文本内证和文本外证互为参照是语义辨析的重要法则。虽然注家对典籍勘校语义、疏解本旨可以帮助译者在语际转换中确定语义,指引文本的历史文化,但是译者仍需要善加辨析。此外,译者还应该将原文本做整体分析,找到定夺《朱子家训》语义的内证和文本外证,将内外互为参照作为语义辨析的依据。《朱子家训》每一句话的来源几乎都可据可考,以文本内证和文本外证来剖析《朱子家训》的语义尤为突出,这是由于朱熹在武夷办学期间已基本完成《四书集注》,并为之做了“序定”,《语类》卷十四强调以《大学》定规模、《论语》立根本、《孟子》观发越、《中庸》求精微,可见他的理学思想在系统化方面已基本成型。在《朱子家训》中,“礼”“义”“天”在文中多次出现,前后呼应。例如:前文有“事师长贵乎礼也”,文中有“勿非礼而害物命”“礼义不可不知”,文末有“守我之分者,礼也”,为诠释该词的语义,首先将该词引入上下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第一个“礼”指的是“礼仪,礼节或行为规范”,第三个和第四个“礼”在文中的语义参照上下文,也与第一个“礼”的意义一致。根据朱子《论语集注·学而》:“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朱子所谓的“礼”指的是礼仪、礼节。此外,朱子的礼学著作《家礼》也是礼仪的解读。因此,第一个、第三个和第四个“礼”均指“礼仪,礼节或行为规范”,田汉教授翻译为“ritual propriety”是妥当的。那么第二个“非礼”的“礼”是否也是这个意思呢?两位注家在这个问题上有较大的差异:朱教授解释为“礼义”,即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义理;而方先生解释为“礼仪”。此处的差异需要文本内证和文本外证互为参照来定夺语义。引入文本内证,根据《朱子语类》卷十三:“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此句与家训中的“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语境极为相似,均有“遏制愤怒,不要违背社会规范和义理”的意思。有此内证就可以分析得出:此处的“非礼”应理解为违背道德规范和义理的意思,而非礼仪这个单一的层面。为明晰“非礼”一词,再引入文本外证:《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礼”应理解为“理”,孔子的意思是:人要谨守良知,知善则行,知恶则止,莫让天理成人欲。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由此可见:文中的四个“礼”虽均有“礼仪”之义,但是“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中的“礼”除了礼仪礼节,还应该有“义理”之意,因此,朱教授的解释是正确的。田汉教授将此句译为“Do not let anger be an excuse for responding unreasonably and rebelliously; do not irreverently harm living things.”“非礼”译为“irreverently(不敬地或不逊地)”稍欠妥帖,故此句译为“Don’t harm living things against propriety”较为妥当。“礼”在中国文化里不仅是今人指的仪礼的部分,更广泛概括了当时的宗法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它体现了该制度背后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为使译文体现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性,译者可以借助译注的手段对“礼”这一核心文化价值进行善意的文化释义,让西方读者欣赏和接受。笔者认为应当在文末补充“礼”的译注:Li,along with Ren,Yi,Zhi and Xin,were considered as the core values in Feudal Patriarchal System and Confucian Ethical System. It referred to courtesy,righteousness and respect in moral and social behaviors in ancient China. Today,it refers to the rules,regulations or etiquettes that people are supposed to obey.
文化语义诠释还离不开互文观照。互文性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 (1969)中提出的术语,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能脱离其他文本,文本间是相互作用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例如:“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中的“僮仆”到底应该理解为“仆人”,还是“未成年的仆人”,抑或是今人所指的“保姆”等普通劳动者呢?通过互文观照,“僮仆”出现在一些古诗词中,例如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唐·朱庆馀《送陈摽》:“满酌劝童仆,好随郎马蹄”,这些古文中的“僮仆”均指古代的家童或仆人,两位注家不约而同地将此词解释为“普通劳动者”,田汉教授将其译为“workers”,“童仆”的今注与今译具有文化普适性,田汉教授的翻译通俗平易,读者易于接受。其次,家训中“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的“斯文”一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通过其他文本互文求证,该词语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儒士或文人等。“斯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指有涵养、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两位注家对该句的语义诠释基本一致:即敬畏传统文化,敬重有道德、有学识的人。田汉教授将“斯文不可不敬”译为:“This culture must be respected”显然与注家的语义诠释有差异,“this culture”过于笼统,此处应当增加“有道德学识的人”这一语义,或者采用译注的方式对“this culture”进一步阐释,以揭示原文的文化内涵:“This culture refers to the tradition of being humble and polite,respect and honor the virtuous man of profound knowledge.”
《朱子家训》中有大量“礼、义、仁、信、和、柔、天”等词语,这些词语的诠释需要在其他文本中或文献中互文佐证,明确其义,才能充分把握词的文化内涵,而关于这些词语的诠释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均有详尽的阐释可以相互佐证。朱杰人教授和方彦寿先生的语义诠释虽有微小差异,但其精神实质基本一致,田汉教授的翻译也非常准确、简洁、通俗易懂,适合普及和推广。但是,译者若能对一些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词语增加译注来补偿文化在语言转换中的缺失,将有助于西方读者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体系。互文性是典籍英译的重要特征,注释互文是文化翻译的重要手段,译者通过构筑注释,将译文缺少的文化要素在注释里予以拓展,使译文和译注产生人文互动。注释互文可以体现中国文化史的形象,使其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例如:“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里的“诗书”一词, 朱杰人教授的解释是“《诗经》与《尚书》,现在泛指儒家经典”,语义正确;方彦寿先生的解释是“圣贤诗书”,语义含糊。田汉教授的译文“The classics must be studied,propriety and uprightness must be known personally”是可取的,但是,为传达原文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可以在译文后对“classics”添加注释:Classics referred to the books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Documents,both of them are highly valued by Confucius. Today,classics generally refer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s.译文和译注构成人文互动,既兼顾了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避免了文化误读,从而促进文化的融合,达到传播本真文化的目的。
人文互证是指以人证文,以作者本人来验证著作的语义疑点。著作是作者的生平、阅历、著述、价值观等的反映,通过洞悉作者的人事历史背景,梳理其生平阅历和思想脉络可以对语义的文化诠释予以求证。朱熹淡泊名利,安守清贫,每到一处为官,帮贫救困,忧世恤民,他的生平阅历和思想体系都能佐证《朱子家训》语义的文化诠释。例如:家训中“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来源于朱熹本人的亲身经历。据考证,朱熹有一弟子名叫蔡元定,比朱子年龄小几岁,朱子赞赏他的德行和水平,虽为弟子,但二人互敬互爱,教学相长,可见朱熹平日里也身体力行,家训也是他本人道德修养的体现。田汉教授将其译为“Honor virtuous people even if they are younger than we are”, 译文准确简洁。此外,《朱子家训》的大多数句子几乎都能在他的其他著作中找到印证。例如:“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子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此句中的“仁、忠、慈、孝”可以在朱熹两部著作中找到印证来确认语义。《朱子语类》 (卷三十七):“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此是经常之道”;《家政》:“父子欲其孝慈”,而田汉教授对这几个词的翻译也非常精准:
“What ruler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humane,and what official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loyal.
What parents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kind,and what children should cherish is being filial.”
以上译文对仗工整,言辞清晰流畅,且基本押韵,译文具有原文的美感功能、较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如此句式在田汉教授的译文中比比皆是。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石,维护民族文化的本真和完整是当代译者的历史责任,中国文化典籍外译应当重视文化翻译,以保留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朱子家训》既是一本古代文化典籍,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翻译此类文本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又要考虑文化传播的效果;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不丧失原作的风味。语义的文化诠释是文化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准确的语义文化诠释就谈不上文本的文化解读。通过文化历史观照、文本内证与文本外证、互文观照、人文互证这四个语义文化诠释求证手段以及析义与析理两个原则来定夺语义,才能明晰原文本的文化内涵,使典籍翻译体现中国的文化个性和精神格局。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彰显中国文化的典型词语,译者可以增加译注来补偿文化在语言转换中的缺损,帮助西方读者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体系,使其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从而真正达到跨文化翻译和传播的目的。因此,译文注释可以作为典籍外译文化翻译切实可行的策略。
①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有两个版本,一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著;二为明末清初学者朱用纯所著,也称《朱子治家格言》或《朱柏庐治家格言》。两者书名相同而作者不同,内容迥异。本文研究对象为朱熹著《朱子家训》。
②④ 朱杰人:《朱子家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第30页。
③ 朱熹,方彦寿:《朱子家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朱清代序第5页。
⑤⑥ 刘宓庆:《翻译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7页,第21页。
⑦ 张保红:《古诗今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84页。
⑧ 魏家海:《汉诗英译的比较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7页。
⑨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05页。
⑩ 陈鼓应:《道家的人文精神》,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