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养活中国”的答卷
2019-09-26
3000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
南方周末记者 刘佳
1990年代初,美国学者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如今,在美版“知乎”Quora上仍然有这样的问题,中国如何生产足够多的食物来养活十多亿人?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
2019年9月23日,秋分,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7.8亿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一万多亿斤,翻了六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0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填写这份答卷:如何用世界7%多的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
“一号文件”
回顾过去70年,粮食产量并非一路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黄季焜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功后,农业走过了艰难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贫困的农村呼唤改革。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开展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10月,小岗村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地方的冒险探索,不久后即得到政策的支持。
1982年1月1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都是头号任务。
黄季焜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以后粮食增产的关键政策。他研究发现,除了技术进步和农民加大生产投入外,在改革初期的粮食生产增长中,大约有35%的粮食单产增长来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
如果以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计算,中国的粮食产量已先后迈上11个新台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粮食的供需关系主要经过了1992年以前的粮食明显短缺、1992-1998年粮食时多时少,到1998年确定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三个阶段。
农民愿意种粮了,粮食还要卖得出去。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1989年、1998年前后国内出现过三次农民“卖粮难”。粮食堆积,粮价走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直接威胁粮食产量。
李国祥观察到,2004年是一道分水岭。这一年,国家开始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每年在粮食播种前公布水稻、小麦等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收购,以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农民利益。此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也是在这一年,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开始被逐步取消。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曾经透露,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全国农民共减轻负担1265亿元。
“藏粮于技”
“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是最重要的,特别是育种技术的提高。”黄季焜分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完成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得奖项目和得奖人中,与“饭碗”相关的项目占据了一定比例。
出生于山东招远农村的王江春不时想起,小时候一亩地产150公斤小麦就已是全村的喜事。如今,他是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烟台市农科院二级研究员,作为育种人,王江春研发的“烟农999”经农业农村部实打验收,达到818.6公斤/亩的成绩,打破了中国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
这也是王江春的博士生导师,已故小麦栽培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的毕生愿望,他曾数次叮嘱王江春:“搞小麦育种,一定要提高到亩产800公斤以上。”2014年,“烟农999”跨过800公斤亩产门槛,余松烈在病榻上收到了这个消息。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过去70年,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数千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实现多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从 1978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50亿元,并迅速提高到2015年的550多亿元。
从1987年开始研究育种,王江春深知粮食育种的艰难。粮食育种周期长,一年只能搞一次试验,秋天种下第二年收获,机会过去了加班加点也做不了。不过,过去这三十多年,王江春从事的育种项目经费翻了百倍以上,解决了大部分经费问题,“不用考虑钱,只要一心一意搞研究”。
技术创新不只体现在育种上,抵御气象灾害也尤为重要。历史上,人们对“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的印象早已固化。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台风、暴雨、高温……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涌现,抵御气象灾害的影响,要依靠农业和水利设施。
李国祥把抵御气象灾害风险的方式总结为“涝能排、旱能灌”。经过数十年的水利建设,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增长到2018年的10.2亿亩,灌溉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三农”政策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柯炳生曾说过,“面临严峻资源人口各方面压力的时候,把农民留下种地不可能,越来越少的人种地,只能靠更发达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年轻人不愿再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耕种、灌溉和收割都交给了机械。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曾介绍,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机在提高播种和施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改变土壤结构,让土壤容纳更多的水,使作物根部扎得更深,起到抗旱和抗风作用。
“谁来养活中国”的答卷还在撰写中。2019年9月22日,被寄予厚望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项目(德昌)进行了测产验收,最终测得实际亩产量为1090.2公斤,未达到袁隆平此前期待打破的1200公斤纪录,是遗憾,也留下了继续攻坚的期待。
1962年
1949年
2263.6亿斤
1996年
1978年
改革开放之初超过6000亿斤
2012年
首次突破10000亿斤大关
迈上12000亿斤台阶
人均粮食占有量
2018年
13157.8亿斤
数据来源:
农业农村部
梁淑怡❘制图
1949年
209公斤
2018年
470多公斤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0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填写这份答卷:如何用世界7%多的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