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耳山红楼与新中国首部雷达(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09-26石汝佳
石汝佳
相控阵雷达、预警机雷达、反隐形雷达……如今中国在雷达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让全球感叹。然而这些先进雷达的起步,大都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南京妙耳山上的那栋两层红色小楼。在这座被中国雷达人称为“小红楼”的建筑中,曾诞生新中国早期多部雷达,它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
1949年,中国雷达工业在小红楼起步。100多名职工、三四台机床、几部从敌方缴获的雷达,是当时中国雷达工业起步的全部家底。回忆起那段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直中说:“解放初期,新中国只能‘捡别人的雷达用,很多武器甚至没有装备雷达。经常被炮弹打中,还不知是谁打的。”
针对外国侵入我领空的侦察机和不断前来骚扰的飞机,1953年,南京第一电信技术研究所成立设计室,张直中被任命为室主任,受命仿制苏式防空警戒雷达。“当时研究所里没有一张雷达图纸,只有一台缺少天线的苏式Ⅱ-3型样机。发射和接收天线是雷达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难度最大的部分。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只能从零开始自行设计。”
大家凭借“管中窥豹”的思维模式,实施“反设计”。在测绘、分析、摸透雷达天线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光测绘的草图就画了不计其数,堆在一起有半人高。
当得知苏联在我国东北有一台防空警戒雷达后,时任所长申仲义立即前去观摩。但是苏方严格保密,在雷达四周布设了很大一圈铁丝圈,不许进入。申仲义只能在铁丝网外用望远镜观望,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他终于看清苏式雷达的天线是上下四排的八木天线,也基本弄清了天线的物理尺寸。
1951年5月的一天,凌晨1时,小红楼里依然灯火通明。此时一场极为重要的会议正在那里举行。这是申仲义回所后立刻召开的雷达设计讨论会。这场意义非凡的会议,正式开启了我国首部雷达的自行研制序幕。也就是那年初夏,张直中带领着数十名成员开始着手四排八木天线的实验。一群以年轻人为主的设计师团队夜以继日科技攻关,要解决的是当时前所未有的难题。
想要仿制这样的四排八木天线,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各振子的长度、各单元之间的距离,还有怎么匹配,丝毫的差错都会影响到雷达精度。当时没有任何材料可参考借鉴,只有实验、记录数据、再实验、再记录……大半年的时间里,张直中的手稿笔记写了整整十本,整个团队的实验记录稿已经占满了三个大箱子。
那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在那个资源极其紧张的年代,没有暖气供暖,大伙实在冻得不行了,就跑到小红楼的楼顶,围着平台上组装的雷达开始跑步,一边跑步还讨论着雷达天线架构的事情。风雪大的时候,当时设计的天线没能经受得住,于是大家又开始了加固天线杆的研制。
当时参加研制的团队,在一年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工作18个小时。小红楼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有时候晚上回到宿舍,大家想起新办法,又悄悄地回去加班。小红楼的管理严格,没有加班证,警卫是不让进办公楼的。大家只能跟警卫商量,实在没办法,就“吓唬”警卫“工作没做完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才能获准进去干活。
1953年,外场试验终于开始了。由于雷达的作用是中程警戒和近程引导,试验需要一片空旷的场地,研制团队选择在南京郊区的偏僻山村,这一干又是大半年,每天大伙手里拿着设备上山,当地村民一度以为他们是“特务”。
1953年底,团队在经过89次外场测试后,雷达探测精度大幅提高,终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1953年,第一部国产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研制成功,被命名为314甲中程警戒雷达。该雷达能探测80-100公里外的飞机。随后,研究团队又推出了改进型314乙型雷达,这是我国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的雷达,探测距离比苏联-8型雷达更远。
随着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国产雷达的品种也日益增多,实现了全国范围的严密统一的雷达网。如今中国更是成功研制出诸多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雷达:相控阵雷达、机载火控雷达、预警机雷达、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军用SAR雷达、反隐身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