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
2019-09-26张国海潘妩
张国海,潘妩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已超过4000万人,相当于每5位老人中就有1位失能老人。失能老人给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造成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家庭困境。长期护理保险可满足失能老人护理需求,是推进医养结合,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
学界关于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的研究颇多。戴卫东和陶秀彬(2012)对苏皖两省青年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进行调查,发现教育程度、担心老人无人照料、不了解制度等因素对青年人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1]。谢筱璐(2012)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因素,提出城镇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等因素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保费收入影响显著[2]。丁志宏和魏海伟(2016)对我国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意愿不高,而且存在逆向选择,经济因素、健康因素、意识因素等影响着老年人的购买意愿[3]。张晏玮和孙建(2018)从父母视角分析了子女如何影响父母长期护理保险的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子女数量越少、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越会增强父母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4]。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基于宏观数据多,缺乏对典型地区微观数据的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199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10%,较早地进入了老龄化城市行列。据预测,2030年潍坊市将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并且高度老龄化将持续到本世纪末。目前,潍坊市已普遍实行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覆盖面有限,保障程度低,需求与供给不足并存。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对居民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潍坊市潍城区、寒亭区等12个辖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92.3%,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100%。
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性质、学历、月收入、健康状况等。二是被调查者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了解程度、家中需要赡养的老人数量、是否担心赡养费用、家庭是否需要护理人员、是否接受购买保险方式规避风险、是否接受传统护理模式以外的模式等。三是促使居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驱动因素及影响居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主要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在240份有效样本中,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居民有148人,占总样本的61.67%。参考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调研报告》,对促使居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和影响居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最有可能促使居民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前三项因素分别是“着重保障功能,将来能老有所养”、“着重投资储蓄功能,投资收益高”和“着重保险产品对应的护理定点机构”,最有可能导致居民放弃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分别是“自己或父母还年轻,考虑护理问题还太早”、“对长期护理保险不了解”、“担心保费问题” (见表2和表3)。
表2 促使居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
表3 影响居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因素
2 计量模型及实证结果
研究因变量Y(居民的购买意愿)与X1,X2,X3,…,X12之间的关系,记P为居民愿意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概率,(1-P)为不愿意购买的概率,则P值落在[0,1]区间,研究概率P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P=α0+α1X1+α2X2+…+α12X12。由于自变量的取值是任意的,所以P的取值范围为(-∞,+∞),与P的取值范围[0,1]相矛盾,因而做Logit变换, Logit(P)=lnP/(1-P),进而建立logit(P)与12个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Logit(P)=lnP/(1-P)=α0+α1X1+α2X2+…+α12X12。经过简单运算可得:P=1/[1+e-(α0+α1X1+α2X2+…+α12X12)],其中,α0为常数项,α1,α2,…,α12为Logistic回归系数。
根据以上公式,对有效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模型的整体性检验结果
由表4 ,统计量卡方值为29.459,P=0.003,在0.01水平下,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表5 模型回归系数及其检验
注:**表示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由实证结果可知,性别、年龄、户籍等变量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说明这些变量不影响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投保行为,月收入、赡养老人数量、是否接受保险方式换取日后的护理费用或服务补偿三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这些变量对居民的投保行为有显著影响。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月收入与居民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意愿正相关,说明居民收入越高越倾向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必将进一步提高,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前景良好。第二,赡养老人数量对居民投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说明家庭中老人数目越多,居民越倾向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这与中国目前的“4-2-2”家庭结构有关。独生子女家庭庞大的护理需求,迫切需要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第三,是否接受保险方式换取日后的护理费用或服务补偿系数为正,说明居民对保险这种保障方式越认可,越倾向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
3 促进居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推动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担心保费问题”是制约居民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因素。推动人身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保险公司的供给能力和居民保险购买力尤为重要。长期护理保险的高费率抑制了消费者的投保意愿,降低了保险公司承保率,影响了保险供给数量和质量。从保险公司层面来说,公司应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测算成本,科学定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从政府层面来说,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是目前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目前我国有多家人身险公司从事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发、销售,但由于资金不足,缺乏经验,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应重视长期护理保险在养老、健康、医疗等方面的作用,在对人身险企业健康险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对长期护理保险保费进行税前扣除。
3.2 提供多样化的保险补偿方式
除了传统的经济补偿,长期护理保险应提供多样化的补偿,如护理服务和投资升值等,这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和孤寡老人具有重要意义。长期护理保险偿付方式应更加人性化、精细化。例如,日本长期护理保险除了支付老人基本的护理费用、护理器具费用,房屋适老性改造费用也包括在其中。保险公司应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偿付服务,如心理咨询服务等,同时应科学划分护理服务需求等级,按照护理等级支付补偿费用,为失能老人提供精准化服务。
3.3 提高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可度
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要做好长期护理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度、认同感,引导居民消费行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民营护理机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上商业保险在投资保值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前景广阔。保险公司应对保险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对其宣导工作进行严格监管,防止保险销售人员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