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树”的前世今生
2019-09-25
传说在300多年前,厄瓜多尔的一个印第安人在一次旅行中患了疟疾,突然病倒在大森林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哪里去求医讨药呢?他勉强挣扎着一步一步地向前爬,终于爬到森林中的一个池塘边,由于口渴难耐,他趴下去喝了几口池塘里的水,奇怪,水好苦呀!但他实在太渴了,顾不得太多,又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可过了一会儿,他竟然觉得浑身輕松了许多,不久病也好了。印第安人再来看这个池塘,发现池塘边的许多树都倒在水中,水中的苦味便是树皮泡出来的味儿,这大概就是塘水给自己治好了病的缘故吧!
印第安人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同伴又告诉别人,事情就这样传开了。1633年,圣奥斯丁教的修道士在一本宗教书中写道:“一种生长在隆卡乡间的树,称为‘退烧树。”从此,那个地区的人们便使用这种树皮来治疗疟疾了。
1638年,西班牙驻秘鲁总督的夫人安娜·辛可伯爵夫人染上了疟疾,当时认为她无药可救,但经一位传道士把一块金鸡纳树皮研成粉末,给她服用后,使总督夫人转危为安。第二年,这个消息由夫人的侍臣传出,在西班牙广为宣传。后来,这种树皮根据总督夫人的名字被命名为辛可那,成为欧洲著名的解热药。
那时候,金鸡纳树皮的出口完全由西班牙控制,国王还下令要保护这种名贵的树木。后来由于疏忽被几个英国的研究人员偷走了金鸡纳树的种子,在印尼的爪哇岛试种成功,并建立了大批种植园。由于产量高成本低,最后完全取代了厄瓜多尔的产品,以致于人们忘掉了金鸡纳树的原产地。
金鸡纳树皮在17世纪传入我国,在此期间,还与皇帝发生了奇缘。公元1693年,康熙皇帝染上疟疾,多方治疗无效,后经神父洪若翰、刘应进献金鸡纳治愈。法国人樊国梁在所著的《燕京开教略》中记述了当时的详细经过:“进金鸡纳……,皇上以未达药性,派四大臣亲验,先令患疟疾者服之,皆愈;四大臣自服少许,亦觉无害;遂请皇上进用,不日疟瘳……。”从此,康熙便将金鸡纳视为治疟“圣药”。
金鸡纳树皮一直是治疗疟疾的贵重药物,人们后来从中提取出“奎宁”片,专门医治疟疾。
金鸡纳树又名鸡纳树、奎宁树、金鸡勒。约包含25种物种,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当中有些是小型灌木,有些是大型乔木,高度约5到15公尺,远望金鸡纳林,红一层绿一层,互相交迭,红的是嫩叶,绿的是老叶,夏季开白色小花,很美,很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