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窦阻塞综合征一例

2019-09-25孙铝罗显丽王凤李邦国

放射学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图样片状本例

孙铝, 罗显丽, 王凤, 李邦国

图1 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肝静脉变细,胃底静脉增粗迂曲。 图2 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肝脏呈不均匀“地图样”强化。 图3 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肝静脉模糊,腹腔积液明显增多。 图4 CT示肝门静脉周围“轨道征”。 图5 MRI增强扫描平衡期示肝脏呈斑片状或“地图样”不均匀强化。 图6 镜下示肝细胞水肿、淤胆及部分肝窦扩张,并形成岛屿状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岛屿大片肝细胞消失,呈疏松网状结构伴胆色素沉积(×400,HE)。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反复腹胀伴纳差、乏力20余天,双下肢水肿8天入院。患者饮酒30余年,5次/周,250 g/次。查体:肝病面容,面色晦暗,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71 U/L,谷草转氨酶117 U/L,谷氨酰转肽酶65 U/L,总胆红素93.7 umol/L,直接胆红素37.8 umol/L,总胆汁酸53.48 umol/L,白蛋白24.8 g/L;凝血酶原时间23.9 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36%,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52 s,凝血酶时间23 s;腹水生化未找到癌细胞。腹部CT(2018年5月5日):增强扫描可见肝实质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肝静脉细小,腹腔大量积液,食管胃底静脉增粗迂曲(图1、2)。入院后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等保肝、营养支持治疗。复查结果显示各项升高的生化指标明显下降,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1个月后患者因呕吐再次入院,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再次升高。腹部CT(2018年6月9日):与上次CT检查相比腹腔积液明显增多,肝静脉模糊不清(图3、4)。腹部MRI(2018年6月23日):增强扫描可见肝实质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图5)。肝脏穿刺病理:肝细胞水肿、部分肝窦扩张,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岛屿大片肝细胞消失(图6),免疫组化:AFP(-);CD34(血管+);Glypican-3(-);Ki-67(1-2%+);SMA(血窦+),病理诊断: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该患者3个月后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抢救后仍然无自主呼吸,家属放弃治疗。

讨论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ve syndrome,HSOS)是一种罕见的肝脏小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肝移植、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或遗传因素有关[1],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病理表现为中央静脉闭塞、纤维化,肝窦瘀血、扩张,肝细胞区域性脱失等[2]。HSOS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肝脏肿大,密度不均匀,CT、MRI平扫表现为地图状、斑片状异常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肝实质呈斑片状或"地图样"强化,沿肝静脉"放射状"明显强化;肝静脉细小,门静脉增宽、周围水肿(轨道征)及腹腔积液等[3-5]。本例患者的CT及MRI表现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金瑞军等[4]报道门脉期及延迟期出现沿肝静脉分支走行的"放射状"强化是肝窦阻塞综合征较特异性的影像表现,但本例未出现该征象,可能与肝静脉周围细小静脉或侧枝静脉受累有关。唐文娟等[5]报道肝窦阻塞综合征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可见门静脉增宽[6];本例未观察到该征象,可能与该患者病程已进展至慢性期有关。

HSOS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Budd-Chiari综合征、肝硬化等。Budd-Chiari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段狭窄或闭塞,肝内、外侧枝循环形成,增强扫描肝实质呈斑片状强化,第二肝门"扇形"强化,可见血栓形成[7],与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表现相似,较难鉴别。肝硬化表现为肝体积减小,肝裂增宽、门脉高压,腹水、侧枝循环开放等,临床多为乙肝后肝硬化,结合病史有助于鉴别。

综上所述,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CT、MRI平扫表现为地图状、斑片状异常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呈"地图状"强化,以第二肝门为中心、沿肝静脉分支周围"放射状"强化,出现以上影像学表现应警惕肝窦阻塞综合征可能,但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猜你喜欢

图样片状本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按序排图
“1”的加减乘除
有机物凝胶—助熔剂法制备片状钡铁氧体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基于DWG DirectX的电子产品图样结构关系轻量化构建方法研究
越南电站EPC项目设计图样审批管理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
寒冬必备!最IN喵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