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办法

2019-09-24韩旭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

韩旭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108-01

摘 要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些公益性单位和非公益性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创新办法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淡薄

大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关注固定资产购置工作,并为购置工作做足充分准备,重视购置设备的配置、规格及购置成功率。相比较而言,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较淡薄,管理模式单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形式化推进,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繁杂。此外,如果固定資产管理制度未能及时更新,那么管理行为会失去规范性,并且固定资产自由出借现象越来越频繁,长此以往,固定资产管理会陷入混乱状态,这对今后管理有着极为不利影响。

(二)核算体系不够完善,岗位职责划分不清

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原则,以便更好的适应固定资产管理需求。随着会计核算方式的不断变化,会计管理人员频繁更换,会为账实核对工作增加难度,极易出现账账不符现象。此外,管理人员为缩短核算时间,项目明细工作不到位,导致账目核对工作无依据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清。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员缺乏财务专业知识,对财务专业术语不够了解,与财务会计人员可能会出现口径不一致的情况。究其原因,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专职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不到位,这会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增加阻力,对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有不利影响。

(三)固定资产分类混乱

固定资产细分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类。现如今,固定资产种类较复杂,规格不一,需要更加细化,意味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复杂度大大增加。如果管理人员对分类不够深入理解,那么固定资产分类达不到既定要求,今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因此,应做好固定资产分类工作,这对固定资产高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优化有积极作用。

(四)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提高,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更新,缺少在固定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可通过培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及有效地管理方式,提高专业技能。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增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

要想实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首先需要增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只有整个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得到响应。对此,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选择经验丰富和管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来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还要正确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完成,合理分配和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加强各部门间的业务交流。管理人员可参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并记录,确保正常使用,且详细记录资金来源和使用明细,为以后财务部门的核查工作提供便利。

(二)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与此同时也要完善会计核算、预算编制和采购与报废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结合事业单位本身的资产规模和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来设计和制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领导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积极宣传资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严格要求每位员工遵守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而不断探索适应于本单位的资产管理新模式,改善其在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三)规范资产管理模式

若资产管理过程中行为不当,就会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金的流失和消耗,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管理人员需要提前按需求做好采购计划,将资产购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综合考虑其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并详细统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及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避免遗漏部分固定资产的存在,进而产生重复购置和无用购置现象的发生,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四)信息化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事业单位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资产管理工作中来。通过应用计算机内控管理系统,实现有效的协调机制及灵活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充分考虑和分析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后,设计满足管理需要的信息软件,实现线上资产入库、发放、报销等一系列管理流程,以此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用条码技术对新购资产或是存量资产进行编号,记录资产的详细信息,有利于促进资产管理人员在后期的盘点和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固定资产是维持我国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经济支撑与保障。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和手段都随之有很大变化。为了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完善,应不断创新,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配置资产,使其发挥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8,12(36):265-266.

[2]武广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策略[J].时代金融,2018(35):232+235.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