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娟娟:儿童学绘画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9-09-24张慧娟
张慧娟
一位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说过:没有一个孩子可以在童年时期成为绘画大师,但是童年时期走入绘画天地,未来会不同凡响。
人物名片:
曲娟娟,全国美术考级监考官,AAOE国际教育联盟理事长,《全国美术等级考试》丛书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毕业。毕业后从事儿童美术教育10年时间,与他人联合创办了公司,并担任公司CEO与特级教师,公司于2018年初成功新三板挂牌,成为第一家有此成就的儿童美术教育公司。
有些事,也许命中注定就会遇到,就像曲娟娟和美术教育。
曲娟娟喜歡孩子,也喜欢教育。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开始教孩子画画。大学4年下来,她接触过很多孩子,也得到过许多孩子和父母的认可。跟孩子们接触时间长了,彼此有了感情,曲娟娟快毕业的时候,很多孩子拉着她的手,说还要画画,曲娟娟被感动了,毕业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画时代美术”。
曲娟娟说,艺术教育对于孩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会让他们将来生活的质量和品质都有很大提高。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难想象,终会有一天,很多工作和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现在这拨儿孩子就业的时候,整个就业环境也许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已经不再需要人来做了,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提供创意和新的思维方式。而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培养孩子这样的能力。从大趋势来看,孩子需要学习艺术,不仅会给个人职业生涯带来影响,也会更符合时代潮流。”
那么,“大趋势”之下、时代潮流之中,让曲娟娟跟我们谈谈跟美术教育和绘画有关的误区。
学绘画绝不是教孩子画线条
以前,很多人对于绘画的认知就是线条模仿和临摹,甚至很多父母也认为,课外绘画机构就是教这些的。
嘟嘟妈妈在他四五岁的时候,看到一家机构在教素描,就给他报了班。嘟嘟学了一段时间,觉得很没意思。直到有一天,他去一个小朋友家,看到小朋友在一张纸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色彩,觉得非常有趣。嘟嘟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小朋友说,他在画画。那天,嘟嘟跟小朋友一起涂了好久的颜色,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画画还可以这么有趣。
妈妈也才意识到,是自己没有给嘟嘟选好机构,便又重新给他找了一家。这家机构并不是一开始就教孩子们“怎么画画”,而是更多地带着他们去感受颜色、感受生活。嘟嘟在那个机构里学了好久,越来越喜欢画画了。
美术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画方画圆、画猫画狗,是最基础的,但如果只学这些,美术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它培养的应该是孩子的创意。“创意教育主题之下,又分很多不同的创意形式和能力。针对不同的能力,需要有对应的课程,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是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绝不是今天画个花、明天画个苹果这么简单。”
有人说,临摹会限制孩子的创意和想象力,是不是临摹就不需要了?曲娟娟说,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训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纯粹的临摹会局限孩子的想象力,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就完全不需要临摹。
孩子刚开始学画就临摹,肯定不适合,因为孩子需要学习的是用绘画来表达。但是到了学习的中后期,当绘画表达遇到障碍、现有的绘画技能无法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时,就是绘画技巧需要提升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临摹学习一些绘画技巧。
就好像我们只有100个单词的词汇量,怎么可能有更多的英语表达?提升绘画技巧,就相当于增加词汇量。只有词汇量丰富了,才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甚至写出有创意的文章。绘画中的临摹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到了学习的中期,临摹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绘画应该什么样儿
绘画要与生活结合起来。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和绘画学习相互渗透的。我们经常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就是课后观察,比如,课堂上要给妈妈画像,就会提前让孩子们回家观察妈妈的眼睛、头发、神情状态等。让孩子观察生活里的实物,本身就是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
春天里,曲娟娟和机构的老师会带孩子们外出画花,除了观察花,还会带孩子们一起闻花的香味,这些感受会让孩子们的作品更灵动。甚至有的孩子并不画花,而是从地上捡起几片花瓣,粘贴在自己的作业上,这也是一幅很美的作品。
曲娟娟所在的机构还会举办冬夏令营,他们带孩子们边玩儿边做旅游手账。每一期的冬夏令营都会有一个主题,比如上一次,他们去蓬莱,主题就是跟八仙过海有关的故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搜集海鸟、海浪的声音,搜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画面,并考虑如何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小朋友们不仅要把自己创作的故事画出来,还要配上大自然的声响,当天籁之音与一个个美丽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短片。
绘画还应该是可以让孩子们勇敢尝试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创造力的。
“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会让孩子相对刻板,表现出缩手缩脚,甚至害怕犯错误的特质,孩子的创造力也相对偏弱。”曲娟娟觉得,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到社会上,因为不敢做突破性的尝试,也许只会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和事务。
晴晴的爸爸妈妈都是军人,一看晴晴就是那种乖巧听话的孩子。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晴晴的思维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经常是老师启发一点儿,她画一点儿,老师不启发的时候,她就停滞下来。晴晴画画的时候比较拘谨、中规中矩,有线条或者颜色画到边缘之外,她就会很自责,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完美,“觉得这幅画不能要了”。
“孩子对自己过于严苛了,不敢犯一丁点儿的错误。但绘画有时候需要不断去尝试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不断产生各种想法。但晴晴最初却不敢尝试,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画,她既没有延展也没有思维的扩展,这导致她的思考非常少。”曲娟娟觉得晴晴可以多放开一些、多放松一些,“她特别需要打开思维,而不是被框框限制住。”
然而,孩子多年来形成的性格哪是说变就变的,曲娟娟和老师就常常鼓励晴晴,告诉她,在绘画的过程中没有对错,即使线条画出了边缘、墨汁滴落在纸上也没关系。“没准你一不小心滴在纸上的墨,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一只小蝌蚪,是不是?尝试的过程中,即使有小小的失误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尝试让小小的失误变成一个新的创意,变成另外一个美好的画面。”
在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方面,曲娟娟和老师还经常会告诉孩子们:绘画的工具和绘画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用笔和纸来画画,也可以用手在任何地方画画。他们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绘画材料,希望孩子们能知道:他们可以多去尝试,因为绘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体验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按照既定套路、一板一眼执行和操作的过程。
爸爸妈妈,咱家的娃您别随便教
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喜欢画画,或者有绘画天赋,就总想做点什么。甚至有绘画基础的父母,就开始教自己的孩子画画了。“我们并不认可这样的做法,因为会画并不代表你会教,‘教会涉及体系知识的完整性、准确度,甚至还包括老师的引导方法,这是一个综合的能力。有家长觉得自己喜欢画画、会画画,就开始教孩子,有的时候也许还不如不教。”有些父母会教自己的孩子画一些看起来很漂亮、很好看的画,但也许,那些画和那样的绘画方式并不适合孩子。“就像有些机构,让几岁的孩子刚开始就画素描,年幼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对那些枯燥的线条感兴趣,又怎么可能对绘画感兴趣呢?”
有一对夫妇很喜欢画画,但从来没有刻意教过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大概就是:他们画的时候,孩子在看;他们画得多了,孩子也愿意画几笔。大概“耳濡目染”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父母本身对绘画感兴趣,又觉得特别想为孩子做点什么,曲娟娟觉得,父母可以了解一些大师的作品,讲给孩子听;父母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绘画是对自身生活经验的表达,绘画需要素材,如果有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多去听听看看,孩子的眼界和认识自然会不一样,绘画空间也会更大。
带孩子出门的时候,父母未必一定要刻意叮嘱孩子“你看看这个,你看看那个”,只需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看去听去体会;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少一些打断和灌输。孩子观察事物的速度和理解接受的能力,未必像大人想象的那么快速和敏捷。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会把同一部动画片看上好几遍,会把同一个玩具玩上半天。孩子需要通过反复不断探索来认知世界。所以,父母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别总叮嘱这叮嘱那,也别总打断孩子。
带孩子外出,在拓展孩子视野的同时,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感受和思考的机会。比如,孩子指着远处一座山,跟爸爸说:看,那多像一只大猩猩啊。爸爸就可以问孩子,那只大猩猩什么样子、什么神态呢?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有更多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孩子表达的机会,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具体事物。
曲娟娟说,让孩子学绘画,应该放在过程上,而不是放在成品上,很多家长并不懂得这些,只知道看结果。其实,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成就感,是否有新的发现和成长,是否在某一天突然有种醒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只是把作品畫得好看当成唯一的衡量标准。
“绘画是一种最贴近大众生活的素质教育形式,绘画的工具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它不像学钢琴,还需要有买钢琴的成本。绘画工具是最大众的,常常是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绘画也是很多小朋友特别喜欢尝试的素质教育形式。”
绘画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图形表达能力。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孩子来讲,不单单是美术能力的提升,还对其他的科目有很大帮助。
绘画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绘画的发展特征不仅仅与认知发展和智力发展的过程有关。绘画不仅仅反映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反映了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就是说,绘画反映了儿童如何看待、感知周围的世界,并对世界做出反应。
绘画还可以让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具有创意思维和成长性思维。用曲娟娟的话说就是,“我认为艺术是解决一个人从可以到更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