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寻求创新

2019-09-24庄丽青

教师·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语文教学

庄丽青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资源,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破过去“以牵为主”的教学旧模式,鼓励学生多思、爱思、善思,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发挥“求异”,鼓励“求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求异;求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1-0038-02

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少教师已经迈开了探索的步伐,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文章主要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分析。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资源的优势

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想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提供创新条件。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创新性的“物”,这些“物”,有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到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各类“新型玻璃”“电脑管家”,从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到令世人驚叹的“万里长城”。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反映了古今中外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素材。

教材还叙述了大量创新性的“事”,如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小英雄雨来在面对敌人时的机智勇敢、带有极强科学性的对琥珀的推理等,都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认真品读,小学语文中的创新元素随处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

二、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考虑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与语言文字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黄明琴老师在教《回声》时,讲到回声产生的原因时,他先提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来到河边做了一件事”,接着让学生质疑:“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学生们积极思考,热烈发言:“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青蛙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小青蛙回声产生的原因?”……通过读课文,学生知道了青蛙妈妈的聪明之处:让无形的回声通过有形的水波来说明。最后,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青蛙妈妈,你会怎么做?”学生思维活跃,有的用手势演示,有的用画图表示,有的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做了肯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投石激水”的方式,多角度启发,因势求同,形成课堂纵横交织的教学内容信息网络体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优化训练。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在教学结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接受“不听奉承话”的教育,我提出问题:“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以后,乌鸦可能会怎么想?”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同时还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紧接着又问:“你能替乌鸦想办法把肉夺回来吗?”学生开动脑筋,纷纷说开了。有的学生说:“乌鸦要赶紧喊:‘这是老虎大王叫我送的肉,你吃了,大王一定饶不了你。”有的学生说:“乌鸦要马上喊:‘我的肉里有毒,你千万不能吃呀!”……这样增强了学生主体意识,有意识地通过设计提问对学生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练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语文教学过程还可用音乐创设情境,想象并描述课文待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我播放课件,提问:“小扬科来到了哪里?他的心情怎样?”接着响起配乐朗诵:“他望了很久很久……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朗诵结束,学生正受文中情感所感染,这时响起了一段表现心情兴奋而充满对音乐的向往的乐曲,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想象小扬科会对小提琴说什么、做什么。乐声一停,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充分体会小扬科酷爱音乐的心情,强化了文章的中心,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训练,培养了学习的创造性。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

质疑问题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指导学生针对原有的问题进一步设问,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学会解决问题。如讲读《跳水》时,通过精读,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在当时危急关头,除了船长的这一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使小男孩脱险?”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有如燧石的相互撞击,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树立创新意识。如我校刘雅敏老师在区级观摩课上教学《古诗二首》时,李白诗中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学生突然问:“老师,诗人不用升起来的‘升字,而用产生的‘生字,为什么?我认为前一个‘升更好,说明紫烟在冉冉上升,有动态感,又具体形象。”真了不起,学生对诗的感悟不是颇有创意吗?敢于向诗仙李白挑战。这就是儿童的天性:没有顾虑,不怕权威,大胆怀疑,多元思考。

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创新思维无所不在,像这样与众不同的想法,正是求异思维的表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得更明白。

三、打破“以牵为主”的教学旧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记》曾倡导,教育学生要“道而弗牵”。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端仍然是“牵”,由教师一手设计、操纵直至一锤定音,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地往前赶,根本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

阅读不应是学生被动地、呆板地获取课文里的信息,而应是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创造。读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人们的认识、理解、感受、评价会有区别,甚至截然相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味地当老师的忠实听众,老师的想法就是大伙儿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人云亦云,其结果当然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阅读、思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教《空城计》一文时,我故意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司马懿退兵是被诸葛亮布置的假象所迷惑还是另有缘由?”其中有一个熟读三国的学生站起来侃侃而谈,分析得不无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我便给予肯定。我想,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去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真真正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与学生平等对话,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快速计算法的发明家史丰收的故事。他小学时见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习题,习题数字的读、写、看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而运算相反,便问老师:“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从高位算起?”老师沉思后说:“几千年都是这么算,课本也是这么写的,你也就跟着这么学吧!不过你要有兴趣,也可以发明、创造!”在老师激励下,他的创造愿望如愿以偿。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

四、发挥“求异”,鼓励“求同”,培养创新意识

有人把创新思想和求异思维混为一谈,认为创新就是求异。如教《捞铁牛》时让学生谈谈:“如果你去捞铁牛,有什么方法?”教《跳水》时要学生谈谈:“如果你在场,会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孩子?”——这个认识太片面,求异是创新,求同也是创新。《黄帝内经》说:“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智者有余而愚者不足。”这是说真正的智者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万象中去发现那个相对不变的东西,即认识事物之间所共通的相似规律。

有个教师教《柯里亚的木匣》一课时,就让学生把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刻舟求剑》作比较。学生通过比对,不仅找到了共同点:两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差不多,柯里亚要挖出埋在地下的木匣子,渡江人跳进水里要捞宝剑,而且也找出了相异处:柯里亚是个聪明的孩子,想着自己长大了,个子长高了,步子当然比小时候要大,所以他成功了,而渡江人不动脑筋,船是会行驶的,而剑不会跟着船行驶,所以他捞不到宝剑。更有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学了课文,懂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一定会成功。”如顺风扫地比逆风扫地来得轻松等。学生在训论中,既有“求同”,也有“求异”,十分活跃。

“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激疑,而激疑要激在要害处。好多课文在内容上有些看似存在着“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处。学生只有悟懂这些矛盾,才会思路开阔,触类旁通,把握文章的精髓。例如《挑山工》中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客长一倍,而所用的时间并不长;《在仙台》中,“我”睡觉被蚊虫叮咬、吃饭难以下咽,却说是受到了“优待”;《穷人》中桑娜一边心急如焚地盼着丈夫早点归来,一边又担心丈夫回来后看到自己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而生气等。文章中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很多,它造成了文章的跌宕起伏。我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深化,从中学会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学习语文”的观念取代了“研究语文”的观念,语感训练取代了知识传授。于是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但又“引而弗牵”。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展现个人魅力,学得更主动、更快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如今的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讓我们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路就在脚下,相信埋在学生心底的智慧种子,一定会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79-80.

[2]钱 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9(5):70,72.

[3]韩 荣.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5(6):6.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