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患者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分析
2019-09-24陈雅彬张江
陈雅彬 张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血液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A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组织并于骨髓以及相关造血组织恶性增殖的高度异质性恶性克隆性疾病[1],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贫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是由于红系在受到高水平的炎症因子的影响,合成受到抑制,同时,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也会一定程度降低红系细胞的生成,且放疗化疗、铁吸收利用障碍、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生成素功能受到影响等均可能引发贫血的发生[2],AL患者发生贫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Hepcidin主要由肝脏合成,可以通过对巨噬细胞释放铁和十二指肠吸收铁的作用进行调控,来维持机体相关细胞中铁元素的稳定,其在贫血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Hepcidin是AL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3]。临床最新研究结果显示,AL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与疾病的发生以及进展过程关系密切,并且细胞免疫相比而言在整个过程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4]。而Treg细胞及NK细胞又在机体细胞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Treg细胞是一种可以限制过度免疫或者不适当免疫的一致性T细胞;NK细胞是一种可以杀死介质、识别靶细胞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超敏反应的重要免疫细胞[5]。故本文探讨AL患者血清Hepcidin、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为AL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纳入初诊组92例和移植组18例,初诊组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20~65岁,平均(31.84±7.96)岁;予化学药物治疗。移植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1~64岁,平均(32.45±7.85)岁。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36名,女24名;年龄20~60岁;平均(32.13±8.65)岁。三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关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6],(1)体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皮肤出血斑点;(2)临床症状: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酸痛,显著性出血以及进行性贫血,急骤高热;(3)实验室指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或增多,可出现幼稚或者原始细胞;骨髓细胞中原始细胞量不少于非红系细胞的20%,核红细胞不高于全部核细胞的50%,即可诊断AL。
1.3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AL的诊断标准者;(2)本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3)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近期进行激素、铁剂以及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者;(2)移植物与宿主相容性不良者;(3)慢性感染、炎症以及炎症反应;(4)合并有恶性肿瘤、肝硬化、冠心病、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者;(5)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者;(6)新进或者活动性出血;(7)临床资料不全者。
1.4方法 于患者入组时以及随访6个月时,抽取其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同时抽取对照组体检者空腹静脉血5 mL,加入35 μL 10%的乙二胺四乙酸抗凝,通过离心机[Ortho BioVue;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在4 ℃、离心半径为10.5 cm、转速3 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分离得到血清,冰箱-75 ℃条件下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对血清Hepcidin水平进行测定,试剂盒购于上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采用流式细胞仪(BD FACSCalibur 342976型,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其血清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进行测定。
1.5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1987年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中制定的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评定标准[7],完全缓解(CR):(1)生活状态基本接近正常,无白血病所致的体征和症状;(2)血象中外周血中没有白血病细胞,血小板不少于1011/L,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不少于1.5×109/L,儿童或者女性的血红蛋白不少于90 g/L,男性血红蛋白不少于100 g/L;(3)骨髓象中巨噬细胞和红细胞基本正常,原粒细胞Ⅱ型+Ⅰ型(幼淋+原淋或幼单+原单)不超过5%。满足上述3项即为CR。部分缓解(PR):骨髓象中原粒细胞Ⅱ型+Ⅰ型(幼淋+原淋或幼单+原单)处于5%~20%之间,或者血象、临床满足上述1项者,即为PR。未缓解(NR):临床、血象以及骨髓象3项均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即为NR。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数×100%。
2 结 果
2.1初诊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初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死亡和8例患者放弃治疗,其余82例患者。经过诱导治疗后64例缓解,缓解率为69.57%。见表1。
表1 初诊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n(%)]
2.2三组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 初诊组和移植组患者的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NK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初诊组相比,#P<0.05。
2.3缓解和未缓解患者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 缓解者的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水平低于未缓解者,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未缓解者(P<0.05)。见表3。
表3 缓解和未缓解患者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
2.4AL患者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与其预后缓解情况相关性分析 AL患者的预后缓解情况与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水平呈现正相关,与NK细胞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AL患者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与其预后缓解情况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AL患者通常处于以细胞免疫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另外,随着临床免疫学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继发性免疫缺陷引发的免疫功能紊乱,对AL患者的预后转归影响较大[8]。Treg细胞具有抗自身反应以及维持外周耐受监控的作用,然而AL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受到免疫功能损伤的影响,会将病变形成的白血病细胞误认为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从而抑制机体内部存在的特异性抗肿瘤T细胞对于白血病细胞的清除过程,且严重影响了免疫治疗的效果[9]。本文结果显示,AL患者的血清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L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另外,研究显示,当机体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水平相对较高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发生逃逸现象,进而降低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10],而本资料中未缓解组患者的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患者,这也证实了其之间的相关性。
血清Hepcidin是调节机体铁释放和吸收的主要因子,在体内铁平衡的维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以与诸如肝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等铁输出细胞表面的转运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来调节血清铁浓度[11]。血清Hepcidin水平受到内毒素脂多糖、细菌感染、白细胞介素以及机体铁浓度的影响。研究显示,当AL患者体内的Hepcidin水平相对较高时,会促使相关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结合蛋白发生降解,从而造成机体输出的铁量减少,进而负反馈调节体内的铁代谢,减少体内的铁含量,最终导致贫血的形成[12]。另外血清内的铁含量降低到一定阈值也会负反馈调节血清Hepcidin,当患者体内的循环铁量降低时,会对肝细胞分泌Hepcidin产生抑制作用,当体内循环铁量增加时,会促进肝脏细胞合成分泌Hepcidin,Hepcidin进入血液中后,又进一步降低血清铁含量[13]。故而AL患者的血清Hepcidin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其与预后缓解情况呈现正相关。正常情况下,NK细胞含有一个大颗粒的淋巴细胞,可以在不受刺激的情况下对某些肿瘤细胞产生溶解效果,并对处于幼稚状态的病原体受体基因进行识别,同时不需要引物以及片段细胞进行辅助诱导。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和细胞毒功能,可以对机体感染以及肿瘤产生适应性的免疫反应,是对感染以及转化细胞进行快速杀伤的首要防线。其作为免疫调节细胞可以限制和防止适应性免疫反应,也可以对机体T细胞极化以及DC细胞成熟产生协助作用,进行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14]。本资料结果显示,AL患者的NK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降低了其抗肿瘤效果,且预后未缓解患者的NK细胞功能抑制状态更为严重,这与R Handgretinger等[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AL患者预后缓解情况与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水平呈现正相关,与NK细胞水平呈现负相关,血清铁调素Treg细胞及NK细胞水平检测对AL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