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修复中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效果评价及意义

2019-09-24祝红伟欧阳冰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8期
关键词:上颌牙体种植体

黄 勇,祝红伟,欧阳冰

(南阳市口腔医院,河南 南阳,473013)

现代生活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在注重物质精神情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体健康。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口腔健康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在这一基础上,医院口腔科室工作量逐渐增大,同时口腔问题的逐渐复杂,为口腔科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各种原因均会造成牙体缺失,主要是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若一旦发生该种情况,则会功能性刺激致使骨质吸收出现萎缩,由于复杂的骨质疏松和口腔内解剖因素,使得患者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体植入难度性加大[1]。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存在较多因素,影响患者牙体缺失的修复种植效果。这在对患者口腔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口腔种植修复术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促使了口腔种植修复方法选择出现多样化。伴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提升,能够较为详细反应患者口腔内部情况,根据患者具体口腔牙齿情况制定种植修复治疗方案。本研究分析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效果和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上颌后牙区缺失术前CBCT检查证实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骨高度不小于7 mm;牙槽嵴宽度>5 mm,且上颌窦无病变,同意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40.36±5.43)岁。排除其他疾病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56±5.33)岁;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63±6.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 法

患者接受种植修复前,均接受临床诊断观察,由口腔科临床医生仔细观察患者口腔牙齿情况,在这一基础上,采用成像技术分析患者牙体缺失情况,分析患者血常规结果,采用CBCT分析患者口腔可用骨高度及可用骨宽度。并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种植修复治疗,对治疗组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

对照组在手术前10分钟采用适量复方氯己定溶液含漱,铺设消毒巾,对患者采取局部麻醉后,选择常规手术切口,翻瓣、冲洗、定位、逐级备洞后缓慢植入事先选定的种植体,严密缝合患者切口部位,为患者术中出血部位妥善止血。

治疗组患者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术前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适量复方氯己定溶液含漱,同时铺设消毒巾。在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使用环形刀切除患者牙龈,将患处牙槽骨暴露入术野之中,采用球钻在患者牙龈孔洞及窦底部位留出1~2mm备洞。在这一基础上,使用骨挤压期抬高患者上颌窦部,植入根据患者术前检查选择的适宜型号种植体,后严密缝合患者手术切口。

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及时指导患者用药,并及时处理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治疗恢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以上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程度,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种植体保留情况,保存程度较高为优、保存一般为良、保存情况较差为差。在患者治疗后,根据术中出血程度、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探针检测菌斑指数指数,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其中显效,患者在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无菌斑;有效是指患者术中存在较多出血,术后恢复水平一般,探针检测存在菌斑;无效是指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情况差,种植处出现大量菌斑。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种植体保留情况

在患者完成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同时开展为期1年以上的随访工作。其中对照组患者种植体保存情况为优患者16例,良22例,差12例。治疗组患者种植体保存情况优的患者30例,良14例,差6例。在种植体保留情况中,治疗组保留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治疗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中出血量等指数,其中治疗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94%;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治疗有效率66%,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 论

牙齿种植修复治疗中患者常出现牙槽嵴高度不足,若直接利用残余的牙槽嵴搞对植入短型植体,将造成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降低[2]。严重的牙缺失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美观[3]。牙体缺失造成患者因日常饮食造成患者口腔内患处痛感,在这一基础上牙体的缺失会造成患者出现较多口腔问题,例如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患者牙槽骨骨量的不足,以及骨质疏松等问题,为牙体缺失修复种植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表1 两组患者种植体保留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常规修复种植是指在选择患者患处残余牙嵴槽,在经过CBCT等检查确认患者骨质、骨量适合种植修复的基础上,清理患者患处骨面之后,植入合适的植入体。在这种常规治疗方法下,患者牙体缺失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在治疗后能够进行正常的咀嚼,缓解了患者病情。而常规修复治疗手段的困难,在于患者上口腔部位术野小,手术空间困难,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出血情况。并且在患者康复后的随访中,患者植入体保留情况差,不利于长期保持患者口腔健康。同时分析李勇军[4]等的研究,可以表明上颌窦内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颌窦内提升的原理是抬高分离上颌底黏膜形成空腔,通过纤维蛋白凝块的生成,使骨质增生[5]。我院口腔科治疗过程中,选择在上口腔治疗修复中,选择上颌窦内提升术,选择在患者患处植入种植体,同样能够达到有效治疗患者牙体缺失疾病的目的。在这一基础上,增强了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出现,对治疗上口腔牙体缺失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在赖红昌[6]等的研究中分析了上颌窦内提升术主要的治疗方法以及患者治疗过程中植骨方案选择的问题,并指出上颌窦内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用办法,选择正确的植入物,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牙体恢复健康正常。

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中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患者牙体缺失,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关键在于上颌窦内并发症以及填充物的选择。

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指上颌窦黏膜穿孔,在樊卜熙[7]等的研究中,容易由于口腔科医生医疗器械操作不当,造成患者上颌窦黏膜出现穿孔,造成这一并发症的的因素除医疗器械使用不当之外,还与上颌窦炎症、残余骨高度以及囊肿等因素有关。同时,在Maska B[8]等的研究中,明确指出患者上颌窦黏膜厚度不同,但采取上颌窦内提升术仍能保持较好的治疗效果。针对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的并发症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赵新宇[9]的研究中,明确反应了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介入合理正确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同时在王会[10]等以及王广磊[11]等的研究中,上颌窦黏膜穿孔可以通过控制患者吸烟情况、严格控制临床医生术中治疗力度,能够有效降低该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在植入物以及手术中器械的应用问题上,经Li LF[12]研究,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植骨工程支架,有助于医生拓宽患者上口腔种植修复的术野,对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Starchjensen T[13]等的研究中,需要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使用适合的植入材料。例如针对牙齿磨损情况严重患者,需要植入耐磨、耐用的植入物;针对残余牙嵴槽较低的患者,植入尺寸合适的植入物。针对患者的不同牙体缺失情况,植入相应的植入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国内学者蒋健[14]的研究中,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同时避免了出现上颌窦黏膜以及牙龈黏膜出现破损以及感染的可能,提高了患者预后效果。

在口腔修复中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患者牙体缺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牙体缺失造成的疼痛等症状,同时恢复了牙齿美观。采用上颌窦修复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延长植入体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常爱增[15]等的研究中,证明了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后,患者可以再短期内发挥治疗效果,对患者提升治疗信心具有较高的意义。

牙体缺失患者容易因疼痛与牙体不美观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后,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日常饮食能力与生活质量,对患者提升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患者在接受口腔种植修复中上口腔种植修复的治疗中,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植入体较长的使用时间,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上颌牙体种植体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牙体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先天性牙列部分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及美观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