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法不对,食管受罪

2019-09-23耿庆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9期
关键词:上皮癌变食管癌

耿庆

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仅2018年,全球就有57.2万人新诊断为食管癌,同时又有50.9万人死于食管癌,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来自中国。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思考:爱吃的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1.吃得太烫

“快趁热吃,别凉了!”从小到大每天的饭桌上,家家都能听见这句话。可谁曾想,这句饱含爱意的话,却害了很多人。

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也是消化道的起始段。吃的食物都要在口腔咀嚼后通过食管的蠕动才能抵达胃部,这也是唯一的通道。食物吞咽后是由咽腔进入食管上端的,然后食管肌肉伴随波形的蠕动,让饮食沿食管下行至胃。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要知道,我们人脑识别图像仅需13毫秒,9秒对于我们人体本身的“运行”来说已经相当长了。如果把高温食物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我们食管要经过9秒钟被烫的梦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在实验室里,被灌饮75℃以上烫水的小鼠的食管内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数天后,就会出现溃疡和黏膜再生,这样的损伤可能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2007-2010年,针对中国南方地区的一项病例对照分析显示,平常有烫食习惯的人,罹患食管癌的可能提高了3倍。这种危险随食饮食温度的上升而上涨,那些自称会吃“非常烫”东西的人,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8倍。

2.吃得太辣

如今,喜欢吃辣的人越来越多,麻辣火锅、麻辣烫、辣子鸡、酸辣肥牛、麻辣烤翅……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家常便饭”。而过于辛辣的食物同样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进而影响上皮细胞核酸代谢,从而出现黏膜炎症,长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3.吃得太糙

食管是食物经口腔到达胃的通道,它的管壁是富有弹性的组织,由黏膜上皮层、黏膜下皮层和肌肉層组成,通过柔软、弹性的食道肌肉的蠕动收缩,将食物团送入胃内。过于粗糙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接触黏膜上皮时,会擦伤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如果反复受到不良刺激,黏膜上皮就会在反复增生、修复的过程中出现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而这些不正常的细胞积累多了,就会逐渐发生恶变,在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出现突出、增生、破溃、出血。在黏膜上皮癌变不断发展过程中,癌组织不断扩大,并逐渐向食管管壁中间发展。我国华北、华中地区以面食为主,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所以食管癌发病风险高出平均水平。

4.爱吃腌制品

河南杞县腌菜、山西的大头腌菜等,是当地居民喜食的高盐食物。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河北和山西是食管癌发生率的前三甲。腌、熏、烤等制法,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气温高于20℃时,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其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常吃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也会伤害食管。

5.抽烟、喝酒

瑞典德隆大学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中约60%都是嗜酒者,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5成。吸烟也是导致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一篇《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研究中指出:吸烟者患鳞状食道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

这就提示我们,要改掉会招来食管癌的“吃法”,应尽量远离腌制、熏制和烧烤食品,少吃辛辣的食物;食物不妨等放凉一会儿再吃;吃饭时细嚼慢咽。

猜你喜欢

上皮癌变食管癌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副乳也会癌变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恶性肿瘤死亡率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镶牙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