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建筑:生而绚烂,焚是宿命
2019-09-23寒云
寒云
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巴黎圣母院整体是石头建造的,只有塔楼是木构,因此,这次塔楼几乎被完全损毁。这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引起了我们对于国内木结构建筑的关注。中国的传统建筑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至今尚存有唐代的木构。在今天,一件木构焚毁,在我们看来是巨大的损失,但其实,中国古代对于木构的态度,从选择了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那一刻起,就料定了它最终的焚毁。木结构建筑当然是伟大的建筑艺术,然而,被焚毁却几乎是它的宿命。
◆中国传统建筑◆
从今天的考古来看,中国的信史时代是从商代开始,殷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人类王朝遗址。从这个宫殿遗址来算,中国建筑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在现存古代地上建筑实物中,石造的以东汉石阙为最早,砖造的以北魏末年建的登封市嵩岳寺塔(523年)为最早,木构的以中唐所建五台县南禅寺大殿(782年)为最早。故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从有建筑实物存在的北魏和唐代开始。唐以后建筑以木构架为主,砖石建筑为辅,木构建筑的设计就成为研究古代建筑设计的主要方面。
除了那些尚存的重要遗构之外,在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建造过许多震古烁今的杰材伟构,可惜,这些伟大的历史建筑,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只能见于史料中的点滴记载或遗址上的考古发掘。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是木结构,而木构建筑本来就难以保存长久,越是重要的建筑,越容易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或历史灾难的波及。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是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建筑体系。斗拱,榫卯结构,大屋顶,以及屋顶上的各种装饰都是极精妙绝美的艺术。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一样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营造法式◆
1921年,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的梁思成收到了父亲梁启超寄来的一本中国古代建筑经典著作——《营造法式》,然而,作为宾大建筑系高才生的梁思成却发现这本书如同天书一样,自己根本看不懂,里面的许多名词与术语闻所未闻。从那一刻起,梁思成坚定了勘察中国古建筑、梳理中国建筑史的决心。
在中国古代,建筑向来都作为一门匠人的手藝,不被人所重视。元代时的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工匠历来都被视作低贱的行业。知识分子是不屑于关心这些的,因此千百年来,关于建筑的技艺并没有专门的著作记载,只靠匠人们口口相传。《营造法式》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有关建筑知识的书籍。
《营造法式》是北宋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诫,是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这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开山鼻祖,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从北京故宫开始,一路考察测绘中国古建筑,打破日本学者“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建是辽代的华严寺”“中国土地上已经没有唐代木构”的断言,在五台山发现唐代木构佛光寺,最终经过多年的考察,写成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建筑史》,最终破译那本北宋的“天书”《营造法式》,对中国建筑的演变做了详细的梳理。
◆国内著名的木结构建筑◆
最著名的莫过于应县木塔与佛光寺,还有故宫角楼。
应县木塔,本名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距今约1000年的辽代,高达65.84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不用一颗铁钉;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1500人可以同时登上木塔,第一层的每根木柱平均负重高达110吨,而且这一负重自公元1056年木塔建成,已持续近千年。千年间,其他类似的木塔,或毁于天灾、或失于人祸,唯有应县木塔存于世间,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强震不倒、炮击不毁、雷击不焚,堪称“中国第一木塔”。
应县木塔共使用斗拱54种、480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拱博物馆”。当大风、地震来临时,斗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护主体结构不受侵害。从下向上仰望,一朵朵斗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在塔身上熠熠生辉,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
佛光寺,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857年建成。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角楼的建造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当时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特意要求管工大臣要在北京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建筑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 这可难坏了这八十一家大建筑厂的老师傅们。谁都没见过这样复杂而又造型精美的角楼。正当大伙在发愁的时候,有一位木匠师傅见到一位卖蝈蝈的老人,正挑着很多蝈蝈笼子走街串巷地叫卖,他就买了一个蝈蝈笼子来解闷,没想到,仔细一看,这重重叠叠的精巧的蝈蝈笼子,不多不少,恰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于是角楼便由此设计出来了。据说那位老人,就是显圣的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