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海景观带的亲水性研究

2019-09-23孙宇彤赵幻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亲水性景观设计

孙宇彤 赵幻

摘 要:城市滨海景观带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营造、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亲水性设计原则是城市滨海景观的核心和重点,城市滨水景设计观在尊崇亲水性原则下,通过对滨水景观带的道路、驳岸、亲水节点及植物配置的合理设计组合,形成更具有亲水研究性的滨海景观带。但现如今城市滨海景观的亲水性设计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型城市中,发展依然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滨海景观带;亲水性;城市开放空间

我国作为一个海岸线十分丰富的资源大国,沿海地区不仅一直是我国的主要人口集中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发展也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带。城市滨海景观作为城市滨水环境的主要方面,在发挥城市的美观作用的同时,提炼出城市的滨海文化,更能够代表一个滨海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当今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滨海环境更成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休闲、度假、放松的主要去处,建设良好的城市滨海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针对渤海葫芦岛海域滨海景观带。

渤海周边毗邻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三省一市,环渤海大陆海岸线总长5600多千米,海域面积约7.7多平方千米,水产、港址、油气及矿物、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十分丰富[1]。本研究针对渤海葫芦岛海域滨海景观带。

一、城市滨海景观设计的亲水性内涵

在建设城市滨海景观之前,应清晰城市滨海景观的意义所在。近年来,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滨海景观开始得到重视,但大多景观效应发展得不尽如人意。滨海环境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理应作为一个城市规划的重点,无论是提高城市的视觉美观感受,还是实现城市应有的地域文化意义,滨海环境都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带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滨海景观在人们愿意亲近海水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得以发挥城市滨海景观的实际意义。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城市滨海景观飞速发展的同时,当地的滨海生态开始遭到破坏,脆弱的海水生态环境并未受到及时保护,直接导致人们对城市滨海景观的景观感受变差,更不愿意去亲近海水,城市滨海景观的意义便没有完全实现。

(一)城市滨海景观设计的亲水性原则

城市滨海景观是以海水为主要参与元素的景观,无论是从观海的景观考虑,还是使人们直接参与到接触海水的滨海环境来看,海都是滨海环境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可以看出,海水的可接近性为首要的亲水性原则。海可以给予人们不一样的观景感受,城市滨海景观的亲水性原则通过直接接近海水与间接接近海水两部分体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到海水、沙滩进行娱乐,也可以通过在远处间接观赏海景带来的视觉效果,来体验滨海自然环境给人带来不同的愉悦与享受。

其次,城市滨海景观的生态性是其亲水性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城市飞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十分严重,滨海环境资源也同样遭受到冲击,而海水的生态修护周期较长,维护不易,海水整治耗费的资源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对于城市滨海景观的建设必须遵循当地海洋的生态性,坚决维护滨海生态的完整性[2]。比如,在城市滨海景观的建设过程中,人工景观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其原有生态滨海驳岸,在不破坏其周遭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再行考虑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同时,在滨海景观的植物种植方面更应遵守景观建设的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滨海地带的土壤盐碱度等问题,在植物选择方面更应符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更为耐盐、耐渗、耐海风和海水侵蚀的植物品种,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的同时也具有观赏效益。显然,城市滨海景观作为城市滨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起到维护和修复的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遵循当地的生态原则,避免加剧城市滨海生态环境的压力。

再者,城市滨海景观带的亲水性原则建设中需要注重其安全性。近年来,滨海环境的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滨海景观中的一些亲近海洋的景观节点的设立,往往需要遵照其自然海岸线的规则,不能仅以美观为目的,要规避海洋带给人们的未知危险。以参与性为主的滨海景观,对于近海岸的海岸线应有足够的了解,选择较为平缓的地形地貌设置亲水节点,适当地在危险地带设置安全提示标语,对游客进行基础的安全知识普及。

(二)城市滨海景观带的亲水性设计方法

城市滨海景观设计属于滨水景观设计一部分,与其他静态水域的滨水景观设计不同,海洋相对来说有更强的流动性与开放性,而城市滨海环境景观设计与建造更应灵动地与自然海岸线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其独特的海洋韵味。除后期进行过填海的城市之外,大部分城市滨海景观带都具有自然的滨海驳岸,在进行城市滨海景观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其原有的生态驳岸环境,挑选安全且相对比较稳定的地势来作为可供游人接触海水的亲水空间,充分并及时地掌握其中的潜在安全问题,对游人负责。而在城市滨海景观设计中的道路规划方面,考虑与生态滨海驳岸的有机结合[3],沿海岸线设置各滨海景观节点,避免观景模式单一,疏密有序地将城市滨海景观带建设中想要展现给人们景观形象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滨海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豐富城市滨海景观建设的内容。滨海植物是指能适应海边生长环境、位于海水和陆地交界处(即从海岸潮间带至离海千米左右的陆地方位内)、经常或偶尔受到海水浸泡以及海风和海盐侵蚀仍然能够存活并适应这一生境的植物[4]。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部和南部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南北跨度极广,所包含的气候环境也有所不同,在城市滨海景观设计中更应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设计准则,充分做到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滨海景观带的建设。

二、葫芦岛市滨海景观带

葫芦岛市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一个地级市,近几年对滨海景观带的开发与建设,使葫芦岛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葫芦岛市滨海景观带中从北至南包含景点有三一三海滨浴场、龙回头景区、兴城海滨浴场、兴城红海滩生态修复区以及徐大堡金沙湾海滨浴场,形成约50千米的滨海公路景观带,其中龙回头景区、兴城红海滩生态修复区作为新兴滨海景观带,为目前主要发展的滨海景观规划区。本文将以葫芦岛市龙回头滨海景区为主要研究案例对城市滨海景观带的规划进行分析和总结。

葫芦岛龙回头滨海景观区为依靠自然海滩驳岸而建立的线性城市滨海景观带,一侧靠山,一侧眺海,将山地森林景观与滨海景观相应结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道路规划

龙回头景区全区以木栈道为景观设计线索,将葫芦岛市三一三海滨浴场与兴城海滨浴场两大滨海浴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城市中的自然海滨景观带。木栈道由耐盐碱腐蚀的防腐木组成,仅龙回头景区的兴海段为1.6千米,围绕一侧山地建成,与海平面形成不均等的高差,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本身就已成为一道别具风格的独特风景线,更使在此游览的人们将海、天、山、林等自然生态元素视为一幅完整的畫卷。木质材料本身便能够充分地与其他景观元素结合而不显得突兀,起到由海至山自然的过渡作用。木栈道将景区各个亲海、观海平台串联在一起,使景区的完整连续性得到延伸。除木栈道外,景区内其他道路铺装大部分采用碎石板铺地,滨海路段空气湿度大,雾气重,碎石板材质耐磨、防滑,在实现其实用性价值的基础上很大程度地发挥其美观效益。

(二)景观节点

龙回头景区中景观节点的种类十分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亲海型与观海型。亲海型节点主要包括海滨浴场、岩石海岸等,观海型节点则主要包括与海平面高差较大的亭、台、桥等。海滨浴场作为城市滨海景观带的重要建设内容,理应受到高度重视。海滨浴场包含的主要景观元素之一就是沙滩,沙滩作为人们亲近海水的重要媒介,是发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亲水性原则主要作用的纽带,往往是在遵循原有滨海生态驳岸的基础上,相应加以改造并展现在游人面前的。因此,滨海环境的生态平衡应受到相应重视,对沙滩的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有效的分类处理,进行必要的资源回收。而岩石海岸的尺度与海滨浴场相比则不宜过大,主要由海浪侵蚀而形成的岩石海岸,在游人对海域的退、涨潮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之下,并不能完全体现城市滨海景观的安全性原则,这将成为未来滨海景观建设的安全隐患。与海平面高差比较明显的咏词亭、情侣台等诸多观海节点中,则为游人提供了视野开阔的远眺平台,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供人休憩的设施并不完善,没有考虑到休憩设施应具备的私密性。无论亲海型节点还是观海型节点,都是龙回头滨海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整的城市滨海景观带设计而言,丰富多样化的亲水景观节点是使人们流连忘返的重要元素,缺一不可。

(三)景区服务设施

龙回头景区现已建有一座滨海景观酒店,与木栈道部分相连但又具有相对的私密部分,包括酒店所属的独有木栈道与海滩等景观成分。人们可以在休闲、娱乐、游憩的同时,一边享受滨海美景,一边品尝当地特有的海鲜美食,全身心地体验当地的滨海文化,这对促进当地滨海景观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三、结语

对于城市滨海景观带的设计与建设,其亲水性作为首要的设计理念,也是滨海景观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城市滨海景观设计的亲水性原则,是人们对于滨海环境情感寄托的塑造,是对于体现城市滨海地区地域文化的情感表达,更是保持并修复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吴姗姗.渤海海洋资源价值量核算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76-81.

[2]胡伟.城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

[3]方瑶,许大为,焦守丽.浅析城市滨海景观的亲水性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10(12):23-24.

[4]杨莉莉.滨海景观乔灌木资源及应用[J].科技通报,2015(3):54-60.

猜你喜欢

亲水性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双负载抗生素亲水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与表征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出亲水性氨基化氢化丁腈橡胶制备方法
空气中纳秒脉冲均匀DBD增加聚合物的表面亲水性
水刺型空气加湿器滤材的亲水性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