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装配式建筑在河南乡村发展中的应用

2019-09-23黄文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河南

黄文霞

摘 要: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河南乡村建筑传统建造带来了资源浪费、安全性能差、品质不佳等一系列问题。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发展发现,其恰能解决乡村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河南乡村数量多、基础差、市场庞大,将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推广提供良好的平台,由此探讨装配式建筑在河南乡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乡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河南;乡村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技术的更新,传统建设方式逐渐被集约化、科技化、绿色化建设方式取代。在倡导绿色建筑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地相继出台政策鼓励与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及2018年《装配式建筑设计评价标准GB/T51129-2017》的出台将加快装配式建筑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装配式建筑绝大部分应用于城市,乡村建筑建造多采用传统建造方式。在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美丽乡村等建设的背景下,乡村建筑更新如火如荼。据统计农村住宅的竣工面积连年增长,2014年已经接近9亿平方米。而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乡村建设规模不亚于城市的住宅总量,但是传统建造往往造成资源浪费、施工周期长、质量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乡村,将会大幅度改善以上问题,对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河南乡村建筑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各地区情况有一定差异性,截至2017年,河南省总人口逾一亿,城镇化率约50%。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的乡村基数大、基础差。加之河南乡村大量劳动力输入东部地区,大量农村劳动者挣钱之后回老家置业,受家庭经济及传统观念影响,新房建设往往成为财富象征或孩子结婚的必需品,因此河南乡村仍有大量建设的空间。然而乡村住房建设存在自发性和随意性,造成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

河南乡村住宅规模大、数量多,受经济因素及技术制约等影响,当前乡村住宅存在一定问题。建筑多采用砖混结构体系,以红砖、灰砂砖为主,往往造成土资源的浪费;建筑建造缺乏专业人士参与,凭工匠经验确定梁、构造柱等大小,建筑缺少抗震设计,安全性能差;缺乏保温构造、供暖设施,大部分新建住宅仍采用旱厕,卫生条件差,居住品质不佳;自主建造,建设周期长,建设工人多为同村村民,工程质量不能够得到保障,同时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带来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乡村居民建筑审美的局限,乡村住宅建造样式通常以“洋别墅”为模板,带来“千村一面”的问题;乡村住宅建设较为随机、无连续性、缺乏空间规划,造成乡村风貌杂乱无章,没有地域特色,缺乏艺术性。

二、乡村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针对当前乡村住宅存在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具有一系列特点,恰能满足乡村住宅需求。装配式建筑简单地说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装配式住宅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预制住宅的各个构配件,并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建造成住宅。相较于传统乡村住宅,装配式住宅符合“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要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节能,集成化墙体提高了墙体保温隔热性能,能够降低建筑能耗;第二,节材,工业化生产,较少材料损耗,据统计,在材料使用上可节约20%;第三,节时,工厂机械化生产结合现场拼装,用时短,提高施工效率,不受季节气候等影响,可节约施工工期70%;第四,节地,减少黏土砖使用,减少土地破坏;第五,环保,减少现场支模、砌筑、浇灌等施工作业,减少扬尘、噪声、建筑垃圾等污染;第六,设计与标准化,装配式住宅能够按照乡村规划进行相应的住宅设计,实现住宅标准化建造,便于实现乡村住宅风貌的多样与统一。

三、乡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概况

装配式建筑定义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照该定义,装配式建筑可追溯至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通常把柱、梁、斗拱等构件加工好,现场拼接完成建造,亦可将其归为装配式建筑。就现代建筑而言,第一座装配式建筑是伦敦水晶宫。在此以后,受到二战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百废待兴,为解决房荒严重的问题,住宅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并在19世纪60年代大力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代装配式建筑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出现大量预制构件厂,建造了许多工业厂房、仓库等装配式建筑。同时乡村住宅大量使用预制楼板、楼梯等构件,均属于装配化生产模式。但是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出现漏水、抗震性能差等弊端,20世纪90年代逐渐被现浇混凝土技术取代。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日益成熟,正处于推广阶段。据住建部统计,2015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7260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7%;2016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为4.9%,较2015年提高了57%;预计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会达到15%以上。装配式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应用较多,而在乡村住宅中受关注较少。我国乡村装配式建筑实践较早的是北京密云区、门头沟等地区,采用北新房屋有限公司的薄板钢骨建筑体系;汶川灾后重建中谢英俊采用轻钢结构就地建造;2019年3月直埠镇姚公埠村农民保障用房项目完工,为浙江省首例乡村装配式建筑。总的来说乡村装配式建筑实践较少,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缺乏乡村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政府扶持力度小、宣传少,乡村居民对装配式建筑缺乏认识;市场方面,乡村装配式建筑规模小、需求弱、利益少,涉足乡村装配式建筑的企业较少;技术上,因为关注力度不足,乡村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研究与实践较少,缺乏相关法规、规范。

四、河南乡村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對于乡村而言,装配式建筑作为“新鲜事物”推广难度较大。首先应从政府层面提高装配式住宅的科普力度,加强乡村居民对于装配式的了解与认识。其次在乡村市场未形成规模化效益之前,政府应在政策与制度层面增加对装配式住宅的支持,包括设立专项基金、降低相关企业税收、对于符合条件的乡村装配式住宅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建设装配式住宅的积极性。最后抓重点区域,打造装配式建筑示范村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此开展示范推广。

(二)营造乡村市场环境

当前装配式住宅在乡村面临“不知道、不了解、不愿采用”的局面,从根本上来说,装配式住宅作为商品,受市场供需关系支配。要营造乡村装配式住宅市场环境,就要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着手。从需求方面来说,要开拓乡村市场接受度,可通过建立农村装配建筑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加大装配式建筑影响力,树立口碑,提升村民对装配式建筑的认可度。例如乡村公共文化建筑、拆迁安置建筑、贫困户建房等应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从供给方面来说,经济因素对村民选择建房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传统农宅造价为乡村装配式住宅造价的2/3,因此企业应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乡村装配式住宅成本,这样才能吸引乡村居民,加速乡村市场推广。

(三)优化乡村装配式住宅设计

受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性影响,建筑形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河南所处地理位置可划分为两类热工分区,即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这就要求装配式住宅采用不同模式,建筑构造要分别满足保温与隔热防晒的要求。因此乡村装配式建筑应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结合地域文化,塑造特色风貌,做到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满足高品质建筑物理环境的需求,降低建筑能耗与减少后期维护。同时针对乡村道路及地形地貌因素的制约,乡村装配式住宅应对预制构件进行合理拆分,采取轻小型装配式结构,方便运输与安装。装配式住宅为建筑与装修一体的成品住宅,前期要实现精细化设计,如乡村装配式住宅可采用预制轻钢龙骨墙体加楼承板形式,避免桁架梁出现,实现室内净高的增加;针对太阳能、风、家畜养殖等资源丰富的乡村,可结合光伏、光热、风力发电及地热、沼气等能源技术建设生态装配式住宅。

(四)完善标准体系

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2017年出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尚未形成覆盖设计、生产、施工、验收、使用维护及认定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同时针对乡村装配式建筑的标准与体系仍是空白,应加快乡村装配式建筑标准的设立,出台结构设计标准和预制构件、关键节点的施工图集,出台构件制作、运输、安装及质量验收的标准和规程,逐步完善乡村装配式建筑规范与标准体系,保障乡村装配式住宅的质量。

(五)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生产安装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而乡村装配式建筑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推进,所以河南各地方政府尤其是郑州、洛阳等高等院校较多的城市,需要不断增加对产学研建设的投入力度,重视乡村装配式住宅所需要人才的培养,增加相关课程设置及专业竞赛等,加快乡村装配式建筑从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乡村装配式住宅精细化及构件规格标准化的实现。

五、结语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节材、节时、节地、环保、设计化与标准化的特点,能够解决河南乡村建筑传统建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综合乡村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发现,乡村装配式建筑实践较少,应从政府引导、标准制定与完善、设计优化等方面推进乡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对于保护环境、资源节约、降低能耗极为重视的现状,可以预见乡村装配式建筑是乡村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罗欣.企业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

[2]苏义坤,曹丽斐,张智博,等.我国装配式建筑领域研究综述及发展态势分析[J].建筑技术,2018(12).

[3]肖帅,郝生跃,任旭.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1).

[4]谷竟成,陈科良,仝杰.农村装配建筑发展应用研究[J].農村经济与科技,2017(7).

[5]孙显状,吴献,黄薪硕,等.装配式住宅在山东省农村推广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河南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浅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对策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议绿色羊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