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园新手教师社会领域活动组织策略的调查分析
2019-09-23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吕曦子
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 李 剑 吕曦子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新手教师是幼教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领域这样一个对幼儿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活动中,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强烈的工作热情,却苦于没有方法。因此,帮助新手教师分析、改进自身组织社会领域活动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教师独特的教育风格,会对新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实际调查情况
为了解幼儿园新手教师组织社会领域活动的现状,研究者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编制了《幼儿园新手教师社会领域活动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向我园及下属不同级别的四所分园三年以下教龄的129名新手教师发放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9份,回收129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为尽可能全面地挖掘幼儿园新手教师组织社会领域活动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研究者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入职不到三年的教师渴望得到的帮助、专业成长中的困扰等方面进行半开放性访谈,希望能找到影响新手教师社会领域活动组织策略的问题根源。
(一)幼儿园新手教师基本信息
图1所示,教龄在1年以内的新手教师所占比例最大;图2所示,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的新手教师占75%,大专学历23%,还有2%是研究生学历,说明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逐渐提高;图3所示,90%的新手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有10%是其他专业,所学专业与工作内容的匹配度较高;图4所示,有20%的新手教师已经评定职称,分别为二、三级教师。
图1.教师教龄
图2.教师学历
图3.教师专业
图4.教师职称
(二)幼儿园新手教师对于社会领域活动的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迈尔斯将态度分为三个维度:认知、情感及行为意向。本文从认知与情感这两方面呈现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的态度。
1.幼儿园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的理论认知
如图5所示,57%的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只了解一点。社会领域活动“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能,培养孩子关注、关心、关爱社会情感,让幼儿有社会责任感”“关键是解决社会性行为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使幼儿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从以上访谈资料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对于社会领域活动的目标认知过于片面,不够深入。大多数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的认知只是简单的基于《指南》中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
2.幼儿园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的实践认知
图5.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情况了解程度
90%的新手教师都认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非常重要,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社会领域活动主要集中在德育方面,容易枯燥,不像语言活动里的故事小孩都爱听”“大多数时间感觉小朋友坐在下面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新手教师认为社会领域活动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吸引幼儿,不能立刻看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幼儿园新手教师社会领域活动组织情况
1.活动内容的选择以教学大纲为主
如图6所示,对社会领域活动内容的选择,有91%的新手教师参考幼儿园制定好的教学大纲;77%的新手教师会从自己看到的教学参考用书中选择认为合适的内容;只有25%的教师会根据当前社会发生的时事、热点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的组织比较被动,过于依赖教材,自身对当下的时事热点不了解,使得活动没有办法选择贴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
2.活动目标的制定固守陈规
如图7所示,有94%的新手教师对社会领域活动目标的制定会参考相关教材,而只有41%的新手教师会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和兴趣需要来制定目标。在访谈中部分新手教师表示自己组织社会领域活动会很吃力,有教材可以参考何乐而不为呢?当问及这样的目标是否符合本班幼儿发展需求时,教师表示在活动中偶尔也会发现幼儿不明白老师讲的或者不听老师讲的。教师对此很无奈也想改变,但下一次却依旧如此,这说明新手教师欠缺自我提升的推动力。
3.教学方法的运用单一乏味
新手教师了解的社会领域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情景表演法、讨论法、参观法、扮演法、树立榜样法、反复训练法、多媒体课件法、图片法等。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提及了情景表演法、谈话法和参观法,只有少数教师提及其他教学方法。教师不会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致使社会领域活动形式单一,幼儿没有兴趣参与也就不足为奇了。
4.活动组织的方向容易偏离
新手教师在组织社会领域活动时常常会出现讲很多内容偏向语言活动,或者过于注重知识点偏向自然科学的情况。这其实是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领域活动时没有把握好领域特点,思路不清,削弱了社会领域活动的组织效果,不能很好地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备课虽然能够帮助新手教师梳理社会领域活动的组织方向,但不够深入,新手教师不能真正领会社会领域活动的精髓,才会在组织活动时偏离目标。
图6.社会领域活动内容选择
图7.活动目标制定依据
5.活动反思的深度不够
新手教师课后反思中,对活动目标与活动实施的反思比率分别为96%和95%,而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反应的反思仅占39%。这与访谈中评价一节社会领域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不谋而和:活动是否体现目标,是否完整;幼儿有没有掌握这节课教师所定的目标,教师有没有达成目标。如图8所示,97%的新手教师在活动结束后选择了自我反思,与同事交流活动开展情况的仅占23%。新手教师本来就经验不足,闭门造车使得他们的反思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
图8.课后反思途径
二、结果与分析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本文对影响幼儿园新手教师社会领域活动组织策略的分析将从这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新手教师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新手教师在学校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看似掌握了各领域的教学方法,能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但社会领域活动所要传递给幼儿的是一种长远的、隐性的,需要幼儿内化的情感,不像语言领域活动那样外显与直接,而且社会领域活动中会有很多幼儿不可预知的行为、语言出现,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这个时候新手教师会感到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无法支持自己在活动中对幼儿回应。
2.社会领域活动很难满足自我实现
在实践活动中新手教师发现社会领域活动的目标不是通过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发展。这使得社会领域活动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老师们虽然清楚社会领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因社会领域活动很难出彩故敬而远之。对新手教师来说,她们渴望在一节课中让幼儿掌握某项技来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二)社会领域活动的特殊性
社会领域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虽然知道某一活动的名称,却并不清楚具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取相关生活经验。可实际活动中却是教师发现孩子好像知道但又讲不出来,形成了“一言堂”的情况。一个活动要想在课堂中有效达到目标,信息的提前输入很重要。
例如:大班社会活动“我来说新闻”,老教师会在活动前与幼儿一起交流新闻的相关内容,以了解幼儿现阶段的信息储备。针对具体情况,老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新闻角”,请幼儿讲一讲幼儿园发生的新鲜事;在家中幼儿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以此为切入点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观新闻—说新闻—播新闻”策略分析新闻的特点,充分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关注,体验新闻工作者的不易。
社会领域活动最重要的是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但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
三、策略与建议
(一)共同引领是新手教师快速成长的导向标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已成为国际化发展趋势,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职前培训、入职培训与职后进修统合起来,使教师教育成为相互关联的教育体系。
师范院校应与幼儿园紧密联系,邀请幼儿园有经验的教师通过案例解析帮助学生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理解不同策略在教育活动中的侧重点;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互动,用理论来引领自己的教育行为,缩短入职后融入日常教学的时间。
幼儿园都会有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专题,但主题太过笼统,内容也过于宽泛。幼儿园应该设置适宜于本园新手教师的分领域培训,结合幼儿园的学科小组,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帮助新手教师理解、内化社会学科特点,明确社会领域活动目标,学会观察与理解幼儿。
(二)新老搭档是新手教师获取自信的指明灯
一节成功的活动不仅要看活动中幼儿的反应,更重要的是是否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真正的推动作用。为了有效提升新手教师的活动组织成效,可以组织新老教师一起进行形式多样的磨课研课活动:请新老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学习方法;新手教师将自己的活动拍摄下来,利用空闲时间与老教师共同研讨;将教研组的新手教师组织起来,一课多磨,不断改进活动的组织方法;请新手教师观看社会精品课,模仿活动的组织。在这样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老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新手教师增强对社会领域活动的敏感度,提升社会领域活动组织成效,获得成长进步的自信心。
(三)有效反思是新手教师提升自我的助推器
林崇德教授提出“教学过程+反思=优秀教师”,可见反思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手教师应该以自己在幼儿园中的所有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反思沟通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要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就某次活动的某一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通过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让新手教师能够深入发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另外,反思形式和途径多样化,既可以进行沙龙研讨,也可以一对一交流沟通,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实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