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冷方式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
2019-09-23刘雅丽刘莉君宋美娥高慧卢立志
刘雅丽,刘莉君,宋美娥,高慧,卢立志
(1.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近几年,H7N9禽流感的爆发促进了我国禽肉消费由活禽逐渐转向冷鲜禽。胴体预冷是冷鲜鸡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目的是增加食品安全,延长货架期,不同冷却方式对禽肉风味、外观和肉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1-2]。水冷(浸没式冷却)和风冷是目前常用的胴体预冷方法。水冷时因水分进入胴体,胴体质量增加,但易导致交叉污染;风冷是使用循环冷风使胴体降温,冷却速度慢,且易造成胴体质量损失。近几年出现先水冷后风冷的混合预冷,结合了水冷和风冷的优势[3]。目前,国外对冷鲜鸡预冷方式研究比较深入,而我国冷鲜鸡的生产消费刚刚起步,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开展了水冷、风冷和混合式预冷对冷鲜鸡胴体肉品质和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旨在为冷鲜鸡预冷工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取同一品种、同一批次、屠宰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的120日龄的黄羽肉鸡15只,在浙江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屠宰流水线上经放血、烫毛、掏空内脏后,获得全净膛胴体。
仪器设备:HI9024便携式防水型温度计,意大利哈纳公司;SP60色差仪,美国X-Rite公司;C-LM3B数显式嫩度仪,天翔飞域国际有限公司;YYW-2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力仪,苏州拓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取新鲜全净膛胴体,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水冷组是将全净膛胴体放入一段螺旋式逆水预冷机内,水温为0~4 ℃,冷却时间为60 min,之后放入2~4 ℃冷库中储存。风冷组是将全净膛胴体放入0~4 ℃的冷库中用风冷却,风速为0.4 m·s-1,60 min后将胴体贮藏到2~4 ℃冷库中。混合式预冷是将全净膛胴体先放入水温为0 ℃的冰水池中预冷30 min,随后转移到0~4 ℃的冷库中风冷,30 min后将胴体贮藏到2~4 ℃的冷库中。预冷后24 h,采集鸡胸肉样本检测物理指标、微生物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
1.3 指标检测
1.3.1 胴体中心温度
预冷开始后每15 min记录胴体中心温度,将温度计直接插入左侧胸肌内,每只鸡测3次,取平均值。
1.3.2 肉质指标
参考文献[2]方法,测定胴体pH值、肉色指数(L*,a*,b*)、剪切力和系水力,每次测定重复3次,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1.3.3 微生物含量
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各处理组随机抽取3只胴体的胸肌肉样品,提取DNA后经过质检和纯化,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PCR产物后,利用Illumina公司的MiSeq测序仪测序,并进行OUT(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析。
1.3.4 挥发性盐基氮
根据GB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测定》,采用丹麦FOSS8500型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挥发性盐基氮含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0.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检验显著性,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胴体中心温度下降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预冷处理的前30 min,不同预冷方式对冷鲜鸡胴体中心温度的降低效果相似,不存在显著差异。在45 min和60 min时,水冷组较其他2组降温最快。
图1 不同预冷方式降温效果的比较
2.2 对肉品质物理指标的影响
预冷24 h后,混合处理组冷鲜鸡肉的pH值显著高于风冷和水冷组;而表示胸肌嫩度的指标剪切力在水冷和混合冷组较低,风冷组最高,差异极显著;其它肉质指标在不同的预冷方式处理下未出现显著变化(表1)。
2.3 对肉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如表2所示,与风冷和混合方式相比较,仅黄杆菌(Flavobacteria)在水冷组出现了显著升高的情况。
2.4 对肉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不同预冷方式对鸡肉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表1 不同预冷方式对肉质物理指标的影响
注:L*表示亮度,a*表示红绿范围,b*表示蓝黄范围。同行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同行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表2同。
表2 不同预冷方式对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图2 不同预冷方式对冷鲜鸡肉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冷鲜鸡胴体质量直接影响销售利润。水冷过程中,水分进入肌肉细胞间隙,使得胴体质量增加;风冷过程中,由于水分部分丢失,导致胴体质量下降。在预冷前30 min内,各处理的胴体中心温度下降速度无显著差异,生产中可考虑先风冷,后水冷的混合式预冷方式,既可节约用水,又不降低降温效率。
肉的嫩度是衡量鸡肉品质的重要指标,通过剪切力来衡量,剪切力值越低,肉的嫩度越好。Demirok等[3]研究发现,水冷组的剪切力显著高于风冷和混合预冷组;而Huezo等[4]发现,蒸煮后不同预冷方式(水冷、风冷)间鸡胸肉剪切力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水冷和混合预冷组的鸡胸肉剪切力极显著低于风冷组。
微生物含量直接关系冷鲜鸡的保存时间。Gill等[5]研究指出,冷鲜肉中初始微生物水平越低,货架期越长。宰后的鸡胴体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消毒,从而降低胴体表面的初始微生物水平。本试验中,预冷24 h后,黄杆菌(Flavobacteria)在水冷组显著升高。Gumhalter等[6]指出,黄杆菌(Flavobacteria)、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a)等常在预冷后的禽肉中检测出。本试验中,3种预冷方式处理后冷鲜鸡肉的颜色、加压失水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由于预冷后保存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