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中国元素
2019-09-22张思遥
张思遥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姥姥嘴上经常念叨的也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爸爸工作之余喜欢做菜,妈妈虽然不擅长做菜,但却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周末陪伴一桌饭菜的电视节目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耳濡目染中,我渐渐也对中国美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中国美食往往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像《舌尖上的中国》中《时节》一集,拍摄了四季轮回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耘,冬藏。让人感受到这不仅是美食的故事,还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虽然现在超市里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断,但姥姥还是坚持吃应季菜蔬,所以我家的饭桌上就随时节的变化变幻出不同的花样。每到立春前后,饭桌上就会摆上香喷喷的荠菜饺子;春分之后清明以前,姥姥喜欢吃一口凉拌柳芽;谷雨之后,香椿芽上市,炸椿芽鱼、香椿芽凉拌豆腐、腌椿芽咸菜,琳琅满目。
随着时光的推移,初夏时节,老家小菜园里生机勃勃,芸豆角儿上了架,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小葱蘸酱卷煎饼是我的最爱。黄瓜、西红柿陆续结果,佛手瓜、丝瓜和南瓜秧密密地爬满了墙壁,新鲜的蔬菜成了饭桌上的一道流水线。小暑大暑时节是吃各类瓜果的日子,最好是将西瓜、面瓜、甜瓜泡在新汲的井水中,等清凉浸透瓜瓤,吃起来格外爽口解暑。
秋分以后,天气转凉。这时候人们通常要“贴秋膘”,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是农历八月初一瓯鸡吃。选两三年以上的老母鸡为佳,宰杀干净装入瓦罐,放适量水、花椒、葱姜、朱食菜,用咸菜疙瘩代替食盐,将瓦罐用黄泥密封,埋在鋸末堆中,点燃锯末慢慢氤氲,约一夜的工夫美味即成。据说八月初一瓯的鸡有药用阶值,可以增强体质,抵御即将来临的冬寒。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两样食物都是我喜欢吃的。无论是韭菜三鲜馅的还是胡萝卜羊肉馅的、白菜肉馅的还是黄瓜虾仁馅的,一种馅料一种味道,中国人制作馅料的多样化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除夕之夜、春节伊始,饺子更是中国人饭桌上的家常便饭。
这就是我所熟知的舌尖上的美食,窥一斑而知全豹,舌尖上的小家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指导教师:杨爱玲)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