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全国乡村治理培训班学员围绕修订财务会计制度建言献策
2019-09-21陈娜
本刊记者 陈娜
六月精阳,流火未央。7月9-12日,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举行全国乡村治理培训班,专题培训农村财务会计。一股浓热的学习氛围在培训所在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形成,为暑期的校园增添了一丝热闹的气息。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各省(区、市)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专家,更有长期耕耘在财务会计领域的行家里手。农村财务会计制度修订在即,基层有哪些期待?改什么?怎么改?学员们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为什么要修订?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有效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截至2018年底,全国54.5万个行政村,拥有资产42442.9亿元,2018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912亿元。如何能健骨强筋,为集体未来发展铺路,现行制度已不能满足村集体发展的要求。
在1996年颁布《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后的23年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文件,例如村账委托代理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施、股份制改造、财务公开等等。同时,长期以来,许多人把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混为一谈,可能是因为我国许多单位的财务部门同时承担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双重职责的缘故。从理论上讲,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属于不同的范畴,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将两个制度在内容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2004年修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核算方法等方面已经无法与之相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环境、经营范围和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使城中村、城郊村大量涌现,很多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开始由传统农业生产向以物业经济为主的多元化经营转变。而现行制度核算重点集中在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与新时期的多元化经营活动难以适应;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特殊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但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现行制度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科目等方面有待完善和细化,并且市场认可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加强,对“三农”投入不断增加,如何合理准确反映国家支农资金的收支情况,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什么、怎么改”引热议
“改什么、怎么改”是此次培训班讨论两个制度修订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者最关心的内容。在此次培训班上,不仅有来自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的政策信息,来自各地从事具体工作甚至乡镇一线直接管理记账的基层工作人员也表达了观点建议。
首先是掌握集体组织的“农”字属性。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赵铁桥表示,财务会计制度要兼顾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而不单是一个单纯的市场经济主体。上海市金山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副站长朱火金也认为,修订制度总的原则要掌握一个“农”字,不能过于企业化,必须考虑农村具体情况,要与“农”字头政策法规相衔接。
其次是顶层设计要与基层实际相适应。财政部会计司的陈瑜处长表示,制定修订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研究如何从顶层设计的层面解决基层对修订需求差别巨大的问题,比如富裕的地方觉得现有制度根本不够用,而为数众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活动比较少的集体经济组织又感觉很多科目用不上。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统一的口径、统一的标准,监管上会更加方便,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是否掩盖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的问题。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集体资产处副处长杨霞表示,会计制度要综合考虑其长远性、包容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要充分讨论如何适合发达地区与农业地区不同特点、是否符合现有其他规定、现有科目中占比比较大的是否有进一步细分二级科目的空间等。
第三是与产权制度改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由点及面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且通过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现行制度对产权制度改革后如何核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份,如何分类加强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等很多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亟须完善。赵铁桥副司长表示,要考虑与产权制度改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在财务制度以及会计制度科目设置上要考虑未来发展方向,还要与尚未出台的集体经济组织法相衔接。杨霞副处长则提出制度修订要考虑的一些问题,比如特色性科目有哪些?为适应新环境、与时俱进,可以增加哪些科目?考虑到产权制度改革是否应增加经营方面的科目?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农经中心主任张志刚建议增加会计信息化方面内容,会计报表应考虑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将成员变动考虑进去。
现行制度框架下的各地探索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真实合理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前提,修订完善财务会计制度是为了促进集体经济组织更好的发展,并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实际上,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各地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守好集体“钱袋子”。这次培训班上,也有三个区市的相关负责人结合“自家”的有效做法,掏心窝子进行了分享。
据介绍,上海市金山区自2013年起积极探索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村、经”分账管理。关于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账管理的秘诀,朱火金提出,必须坚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目前由于村“三套”班子成员相互交叉任职、合署办公,对办公经费、工资报酬、津贴等难以完全明确区分,上海市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区分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的财务收支项目。同时,还应坚持凡是与村区域内行政管理、新农村建设和公益性服务有关的支出列入“村民委员会”账户,凡是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支出列入“村经济合作社”账户。得益于规范的管理,目前,124个村经济合作社已基本实现收益分配,惠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3万人次。
来自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的吴雁和分享了南海区构建农村财务监督平台的经验。基于深化农村体制综合改革的需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需要、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需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四方面动因考虑,南海区构建了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促进三资管理公开透明,编织了集体资金管理的“安全网”。科学规范的管理不仅让南海区三资和财务问题信访量大幅下降,还助力实现了集体资产年增值18%以上,集体收入年增长8%以上。
江苏省江阴市农业农村局胡振方介绍了“户户通”建设打造三务公开升级版的经验。据了解,252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全部上线“户户通”,通过有线电视向老百姓公开所有党务、村务、财务,村里的每张支出票据、每份租赁合同、每项工程项目流程、每笔补助资金、每次福利分配等所有事项,村民在家中通过电视就能即时查看。通过制度化、全方位的财务公开,在村民面前没有秘密,有效管好了全市252个村294亿资产、35亿元收入、20亿元支出。
培训班结束,各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程。一场小雨过后,校园的草地愈显青翠,墙上郁郁葱葱的爬山虎随微风轻轻拂动,荡漾在湿润的空气里显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