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9-20赵传磊
赵传磊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各大高校为适应这一新常态,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既要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全面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又要将体验学习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创建实践课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新境界。
[关 键 词] “双创”;大学生;创新创业;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044-02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就业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如何激发其创新创业潜能,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为此,必须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水平。
一、创新创业提出的时代背景
“双创”最早是2014年由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双创”理念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创新潜能。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大批的优秀人才[1]。“双创”渐渐成为高校破解就业难的重要手段,创客、各类孵化器等应运而生,为更好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注入生机与活力,为通过创新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破解“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服务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新思路。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双创”成为国家进一步完善就业改革理念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效疏导大学生实现理性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要全面贯彻推动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帮助大学生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一般来讲,高校创建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能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方面的课程实现系統综合,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2]。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要注重实践课堂建设,做到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契合,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能,培养出又好又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新时代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对开辟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适宜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建立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比例为3∶2的师资队伍,既要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专业技能的教师一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也要引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做到课堂教学和市场的无缝对接[3]。与此同时,制定师资培训制度。高校设置创新创业任课教师基本标准,如科研、学生指导成绩等,完善专业技术评聘和绩效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经费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做好产学研方面的研究。最后,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思维、创业技能以及教学能力的培训,强化高校之间的交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挂职。紧密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鼓励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与时俱进,将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将成果转化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将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
(二)全面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教师要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出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密切结合,鼓励学生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同时为全面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师教学、科研中,融入学生的第二课堂中,教师通过讨论式、启发式等不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参与和思考,打破时空局限,实施多模态学习,推动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体验与感触,使学生能找到适合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兴趣[4]。当然,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结合最新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引入创新创业经典案例,以案例的形式将抽象的创新创业理论通俗化,让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创新创业知识。
(三)体验学习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
实施教学创新能全面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在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学习积极性,创新创业教学应科学引导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将体验式学习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要求,尝试将“O2O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中,打破时空限制,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好项目学习。教师在课前采用微视频等方式和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发现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做好课堂设计工作,这样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断提升教学效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创新创业课堂中,很好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学习的热情,全面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尝试将体验学习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创新创业理论的运用,更便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5]。
(四)創建实践课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课堂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课堂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外,也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效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
1.搭建“双创”实践平台
高校可以统筹运用多种有利资源,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比如:“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自信心。与此同时,也要强化校内外“双创”实习基地建设,既要加大校内模拟实践基地建设,做好“双创”教学活动,也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学生实习、创业与就业基地一体化思路,创建和企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大合作力度,扩大合作覆盖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
2.建立“双创”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由高校学生处进行统筹,建立“双创”团队,然后再由二级院系的学生会选派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指导,组成富有特点的“双创”分队,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借助大学生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双创”的感性认知,结合电子商务模式,增大信息的转发量,进一步增进对“双创”理念的认知。同时,也要依托该平台,向学校申请专项资金的支持,面向社会通过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介绍创业项目的发展潜能,全面吸纳资金,探索建立众筹等创业投资基金,购置和项目匹配的设备与资源,解决资金运转方面的难题,保障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了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邀请企业家来开展专业辅导,为全面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做好服务保障,而高校也要通过建立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形式,做好创业项目的策划、调研以及成果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3.全面扩大“双创”参与覆盖面
(1)高校要尝试探索“订单式”的培训,提前与企业签署培养协议,利用假期,将愿意参与“双创”项目的大学生输送到企业中去亲自实践,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感受专业和行业之间的差距,这时大学生对创业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迷惘,帮助大学生走出疑惑困境。(2)要全方位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对接工作。在高校课程设置的体系中应包含投资学等方面的选修课以及和创新创业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大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做出具体选择。也要积探索“双创”学分的累积与转换方面的制度,将社会实践报告以及专利申请等都折合成学分,对“双创”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6](3)高校要从“双创”教育的实际出发,全面运用好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允许大学生能根据需要调整学业进程,根据专业实际来调整人数比例,放宽创业条件,并允许大学生能适当调整修业进程,根据专业来科学控制人数所占的比例,并科学放宽学生开展休学创新创业的优惠条件,设定其学籍保留的年限。高校采取宽松性学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双创”的参与面,破除思想桎梏,给学生提供优质、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学成.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大学学报,2019,41(2):70-78.
[2]熊聪聪,赵会民,赵丛,等.“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34-35.
[3]金芯茹.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1):161-163.
[4]黄艳,黄金雁.高校创业教育对本科生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基于导师背景和本科生教育背景差异化的评估[J].江苏高教,2019(4):88-93.
[5]张天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以教师素养和教学平台建设为视角[J].天中学刊,2019(2):145-147.
[6]雷久相.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9-04-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