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权力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代际之维
2019-09-20石慧
石慧
权力,本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代表的是国家的强制性力量。后现代的权力观把它界定为“一种约束和规制人的复杂网络和微观社会结构”[1],于是权力越来越多地被泛化为个体对他人他物的影响力等非国家权力的形式。步入信息社会以来,各种新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赋予了大学生信息权力主体的地位。信息权力的“在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域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施教与受教的而产生的代际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刻影响着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信息权力的视角重新观照师生之间的代际关系。
一、信息权力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代际之维存在的依据
信息技术将权力的触角延伸到越来越多人的手中,催生了不同于传统社会权力范畴的信息权力。信息权力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实现师生之间有效的代际沟通。在信息社会,代际之维的考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着客观必然性。具体说来,包括主客观两个存在依据。
(一)客观依据——信息权力的特征使然
所谓信息权力,“是指信息技术赋予个人或组织的力量,是个人或组织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对他人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力。”[2]与其他传统的权力形式相比,信息权力呈现出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即主体大众化、受众发散化、行使自由化、传递即时化。
在传统社会的权力范畴,权力主要掌控在少数精英手里。它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按照单向度的轨迹行使的,普通大众往往是被动的受权力约束的对象,其表征的往往是社会少数精英的意愿和诉求。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权力的主体没有身份门槛,每个人都能以没有等级标签的姿态自由的浏览、交流、传递信息,都可以因为掌握信息而拥有话语权,从而成为信息权力的掌握者和行使者,其权力的本质是一种大众话语权。权力的主体也从过去的精英阶层转向大众阶层,行使形式更为自由化。信息社会,造就的是一个“全民围观式”的社会状态。与之相对应,信息权力的行使突破了单向度,呈现出多维、发散化的特征。同时,借助新媒介,可以即时报道事件,通过资讯爆炸式的影响纳入更多的内容,信息容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基于网络的信息权力具有互动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即时性、实时化的交流,从而实现了信息权力的即时流转传递。
信息权力呈现的种种特征,都指向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在的环境变化成为我们不得不充分考量教师与学生之间代际关系的必然性,成为我们去观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代际之维的客观依据。
(二)主观依据——信息权力主体的信息资源关系变化
“在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3]信息在不同代的人之间分布,造成了代际之间的信息财富差距和“数字鸿沟”。信息技术的普及并未能改变区域之间、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差距现状。从信息权力主体这一主观角度来看,青年一代或者说孩子一代往往具有思想解放、思维敏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等特征,因而容易接受新的信息和吸收新的观念。相对于长辈们通过人生阅历来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青年一代毫无疑问地占据信息资源优势。他们通过互联网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更具有时空的域境,时代性和世界性甚为凸显。于是他们渐渐开始摆脱了教师、家长的信息资源权威和控制,开始攫取社会生活尤其是网络生活的信息话语权。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言,“当政治家们还在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沉重前行,新的一代正从数字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完全摆脱了许多传统的偏见。”[4]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需要代际沟通加以弥合。“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时,并且发现,只有成人需要见习执照时,我们必须在前所未有的地方,找到新的希望和尊严。”[5]这种“新的希望和尊严”就寄寓于信息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代际之维。
二、信息权力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代际关系困境
社会学家涂尔干在《教育学与社会学》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权威方面的事,论及教师为社会道德权威的代表人,凌驾于个人之上。如同牧师是神旨的解释者,教师则为国家与时代伟大道德观念的解释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量是绝对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面,教师往往是居于权威中心,师生之间一直是“单向度”的施教与受教的关系状态。然而,信息社会的到来,赋予了学生越来越多的信息權力。信息权力的“在场”,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际关系陷入困境。
(一)在认知传递和行为示范过程中教师权威地位失守,去中心化明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育视域中,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认知传递和行为示范是教育过程的唯一单向路径。尽管它在今天备受质疑,但不可否认它是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教育路径。因此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等面对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其提高思想认识、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教师以一种信息资源权威者的身份,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传递和实践行为的价值引导,居于主导中心的地位。这一局面伴随着学生信息权力的彰显逐渐被打破,在认知传递和行为示范过程中教师权威地位失守,去中心化明显。
在信息社会,权力的主体大众化、受众发散化、行使自由化、传递即时化等特征,颠覆了传统“施教-受教”的单向闭合教育模式,赋予了大学生突出的信息权力主体地位。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主、按需获取信息资源,突破理性认知“你说我听”的传统域限。与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对学生按照既定认知目标进行相应内容的灌输不同,借助微信、微博、QQ、网页等新媒介平台,只要想了解,大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个性需求进行信息的搜索。老师不再是理性认知资源的权威供给者。另一方面,大学生突破了传统的思政课教师价值引导圈,直面多元冲击。多元化的信息带来了潜藏的价值观冲击,使得他们不再拘泥于教师一贯强调的主流价值观。朋辈影响、多元化思潮渗透,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教育资源支配权和教学过程先导权,“使惯常意义上教育者天然具有、向来自在的权威或中心地位被冲击”[6]。与此同时,在面对光怪陆离的资讯世界时,思政课教师也会在思想意识层面受到冲击,在价值引导中或多或少的备受消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开始在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行为示范过程中迷失甚至偏离对抗。思政课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叛离,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认知传递和价值引导,因为学生信息权力的彰显而压力倍增,原本核心的地位也趋于边缘化。
(二)在认知传承和文化反哺过程中大学生不迷信权威却又价值困惑、角色不清
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道德理性认知和价值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人的承载和选择来实现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恰恰是借助师生间的代际关系完成的。一方面,借助老师的“传道授业”,学生完成着人类历史认知传递“火炬手”的使命,人类的道德理性认知得以代代传承。这是最简单自然的代际传递路径;另一方面,依据自身信息权力主体的地位,学生又反过来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文化反哺,完成代际之间的创新逆动。具体来说,学生对老师的文化反哺有三个层面:第一,器物层面。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学生逐渐走向器物文化尤其是时尚文化的潮流前沿,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老师在学生潜移默化的“指点”下不断汲取各种现代信息,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第二,制度层面。开放的成长环境注定了青年一代更容易接触外来的文化、制度、信息。信息权力的彰显,学生受西方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博爱思想以及“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影响,更推崇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这一定程度上使得把持制度规范话语霸权的教师,有所启发有所顿悟,在实践中重新思考师生关系模式,不断修正现行话语体系。第三,价值层面。在关于善恶是非标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法等价值观方面,青年一代基于阅历和思想的关系而较少地受制于现实的羁绊,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的纯粹性常常反哺甚至触及教师等长辈们的“灵魂深处”,诸如“摔倒的老太太到底扶不扶”等问题的探讨都是实实在在的例证。
与长辈在训导灌输中成长的人生经历不同,当代大学生在信息技术上跨越式发展甚至据此形成反哺长辈的优势,培养了他们不迷信权威的特质。成长于市场经济体制内,他们对自主平等价值观念天然认同,对任何带有强制灌输痕迹的说教和约束强烈反抗,特别推崇自信自我。然而,大学生的自信自我,并无法抚慰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碰撞、多种价值理念充斥时的价值困惑。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QQ、论坛等形式集聚于信息平台,流连于形形色色的信息产品,其间不乏众多非主流的思潮观念和文化内容。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以大学生作为主攻对象,挟经济、政治、文化多维手段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和渗透。他们大肆宣扬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美化西方的制度,极力夸大西方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以混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这些现象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和判断能力,使其在追逐信息权力自由化的过程中陷入混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状态。另一方面,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熟人”眼光、舆论监督和社会规则的约束会渐行渐远,容易使大学生逃避现实的束缚,滋生网络上游戏人生的心态,一定程度上离间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真实的人际互动,造成他们对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混淆,增加思想、心理层面的紊乱性。
作为网民,大学生深刻地感知自身的信息权力变化,不再拘泥于老师营造的主流价值引导氛围,不想受制于教师多年来小心翼翼搭建起来实施感召教化的“温室”。他们强烈地彰显自身信息权力主体的地位,却普遍缺失网络舆论良好生态营造者的角色扮演,尤其是作为一个有国度的中国网民、中国未来的生力军,他们对自身的使命和职责并不明晰,甚至是一入虚拟世界就成为无国籍游民“两张皮”式的尽情表达。如此种种,严重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预知性和可控性,引发师生之间更为复杂的代际关系困境。
三、信息权力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代际之维的路径选择:主体间性的互动式代际模式
主体间性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其思想源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后被用于诸多领域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体间性表征的是代际之间的主体性平等共在和交流对话的意蕴。信息权力的“在场”,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师生之间代际关系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建构师生之间主体间性的互动式代际关系模式,这是信息权力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代际之维路径选择的终极目标。具体来说,在信息时代,建构主体间性的互动代际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和协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现实域境。
(一)空间域境:搭建平等的主体对话平台
诚然,信息时代的到来,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信息权力双主体的特性。事实上,无论课堂内外,信息权力泛在的场域,教师与学生均是信息权力的主体,两者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从“信息权威者”的高位走下来,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主体地位;需要学生辩证地看待自身基于信息权力主体地位而拥有的话语权,理性地认清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潜在风险。建构主体间性的互动代际模式,从主体的空间域境之维出发,既要“克服片面的唯教师主体观,同时防止片面的唯学生观,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观念”[7],搭建平等的主体对话平台。
(二)时间域境:营造双向互动的代际关系氛围
前已备述,人类历史要不断向前,必然借助“代”这一特定的载体完成认知传承的传递功能和价值反哺的创新功能。信息权力的“在场”,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传统的单向度教育模式。建构主体间性的互动代际模式,从代际的时间域境之维出发,需要教师通过认知传递和行为示范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引导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让学生在老师们所代表的时代与文化那里找到不断走向未来的生长点,找到不断向上攀登不可或缺的前辈的肩膀。与此同时,学生善于通过价值反哺,把凭借自身敏感性、适应性而获取的时代气息和先进文化精神及时反馈并影响教师,让长辈们通过学习和调整,在纷繁复杂的新世界中找到活力和希望。
(三)能力域境:共勉提升自身作为信息权力主体的素养
在新媒介技术冲击、改变世界的形势下,作为信息权力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素养不足的问题。建构主体间性的互动代际模式,从主体的能力域境之维出发,师生尤其需要与时俱进地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主动适应新信息环境、信息语境。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强化素养提升的自觉意识。一方面,时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广泛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夯实理论基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只要拥有足够深厚的理论素养,就可以在挑战满布的局面中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这一价值旨归最有效的力量;另一方面,深入拓展媒介素养。在与新媒介的互动中,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教育资源从“平面灌输”走向“立体疏导”,实现教育内容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的优化整合。积极回应大学生对自身信息权力的主体诉求,善于借助学生喜爱的媒介技术平台,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社会舆论展开价值引导与澄清,全方位对学生行为实施引领与矫正。
作为大学生,需要锤炼理性的逻辑思维,强化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增强符合大学生身份的媒介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要能从容直面“众说纷纭”的信息时代,逐渐理顺雾里看花般的价值困惑,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常规课程的熏陶,辅之以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方式锻炼自己理性的认知和思辨的态度,并成其为一种思维惯性,以提升自己的价值研判能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除了不断追逐自身的信息权力,大学生尤其需要增强符合大学生身份的媒介素养,包括规则意识、自律精神。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理应掌握与新媒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理应心存合格公民網民的文明规约理念,理应体现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理应保有成为国家未来生力军的政治觉悟和立场,有序严谨自律地穿梭于信息时空。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权力与权威:新的解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42.
[2]王冬梅.信息权力,形塑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J].天津社会科学,2010(4):57.
[3]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8.
[4] [5][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70,271.
[6] 陈华巍.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3):83.
[7] 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