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培训给偏远农村教育带去更多的希望
2019-09-20钱家明
钱家明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大,偏远农村的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城市教育相比,偏远农村的教育无论是从环境上,还是从教育质量上来说,都相对落后。本文就从提升偏远农村教育质量的策略上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 教师培训;偏远农村;教育;希望
近几年来,贫困山区的教师也得到了很多外出培训的机会,在参观学习、案例设计和实地体验活动中,多数教师开阔了视野,触动了心灵。大家一致认为:中东部地区孩子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煅造出了超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做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有机融合;这里教师对教育事业非常地热爱,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他们把教书当成了一项事业来精心打造。
而反观农村教育的现状则是:我们偏远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东部与西部学生素质的差距越来越大。这里面有教育硬件的差距,也有教育方法的差距,更有师资力量的差距。但最让人痛心的是偏远农村学校师生的“精、气、神”后劲明显不足。首先农村孩子“穷生富养”现象越来越突出,不少孩子的业余生活就是玩手机游戏,社会实践活动、体质性的锻炼、生活自理性家务劳动几乎没有。抛开文化课基础差距不谈,农村孩子在体质、动手能力方面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二是贫困山区的师资力量单薄。很多学校教师流动过快,很多学校招聘的特岗教师都是今年来了明年走,学生思想难成体系。三是教师培训多为急功近利蜻蜓点水式的培训,普遍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很多先进的理念推广困难,很多好的做法难以落地,多数培训后续跟进考核评价不到位,培训成了“过水秋”。四是激励措施不完善,教师多劳不能多得,也是导致教师工作缺少激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日渐复杂的农村教育现实,想在短期内使之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不现实,就连改变学生“穷生富养”的现状都有一定难度,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能因为孩子的娇弱,家庭教育的不配合,教师就可放任自流。越是在困难时期,教师越要有广博的胸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想方设法地去改变。东南大学李骏扬博士说过:“如果我们资助一位学生,改变的可能是他的一生。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位老师,影响的可能是很多人。”的确,每一位坚守山区的教师如果愿意去学习,愿意转变观念,愿意反思调整自己,山区的教育现状就有会有很大的改变。学习收获可能只有一点一滴,只要进步就好,学习培训不能改变一切,但可以改变人的思想。一个教师进步了,可能就会带动一批学生的进步,长此以往,偏远农村的教育质量就能得到提高。
一、建立帮扶机制,培植教师和谐的“精、气、神”
成功的管理就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管理者去操心教师,去培养教师,帮助教师更新思想,使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干好教育的事。长期生活在基层农村的教师生活范围狭小,个性长期被压抑,很多教师存在心态不正的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培训十分有必要:既要開展教育思想的培训,也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还要开展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培训,更要增加教师精神文化培训,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好修身的问题。学校要完善传、帮、带管理机制,加强教学、教研、科研、实践等平台的搭建,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使教师能将各种任务、要求与自己的态度、情感、利益结合起来,让教师明白自身的优势,清楚成长和努力的方向。对共同需求,可以采取较大规模的通式培训;对部分需求,可以采取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小规模的针对性嵌入式培训;对个别需求,可以采取“一对一”“点对点”和跟校(班)实习锻炼式的培训。农村教育有其地域的特殊性,教师多是综合型的,所以培训既要考虑学科发展的针对性,又要重视新形势下的农村教育的普惠性;既要关注年轻教师快速适应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又要重视老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延续性;既要思考培训的短期效应,又要谋划培训的系统长效性,既要重视锦上添花式的跟进性培训,更要重视雪中送炭式的渴求性培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每一次培训,教师都能有一点改变,都能在学生幼小的心中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那便是培训的成功;若通过学校和上级的培养,教师能学到形,又能壮实魂,且能正能量满满,那更是培训的极大成功。长此以往,教师精气神充盈,我们又何愁教师不会向实干型、学习型、专家型的教师迈进?我们又何愁教师不愿用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品质潜心教书育人?
二、探索多元化的培训后续跟进评价,让培训的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山区教师所历经的每一次培训,各级组织在背后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对培训的后续效果做出多元化的评价来进一步推进新理念的落地发芽就十分有必要。首先培训后续跟进评价内容要尽量宽泛。后续跟进评价既要看教师的现有水平,也要看教师的学习过程,更要看教师的工作态度,评价不是看教师有多少笔记、体会,而是要看教师在思想上受到什么启发,在专业知识上有哪些更新,在教学方法上有什么变化等;评价不只看教师理论水平提高了多少,关键要看教师在实践中运用了多少,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其次培训后续跟进评价要重视激励的作用。相信多数教师都希望能做好教育工作,但教师不是理想的机器,在践行新理念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管理者要理性对待理念落地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能完全改变教师观念落后的现状。所以,评价应参考校情、班情、学科原有基础,少指责,尊重他们的每一点劳动付出,多拿放大镜找教师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让肯定、激励成为评价教师的主流,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各类培训新理念的践行者,使新理念能在山区学校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次跟进评价要重视导向作用。评价管理既要管也要理。只有统筹兼顾,明确不同阶段的评价重点,不断完善明晰导向,给教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认同规范,认同评价,那些陈旧的习惯才会改变,教师的理论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最后跟进评价也要注意理顺管理者与践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工作能持续有效推进。在践行新理念的过程中,要尊重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鼓励教师搞研究性的探索。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重视交流、沟通、指导,对出现的问题或产生的矛盾及时给予必要的疏导,大事讲原则、顾大局、求大同;小事讲谦让、讲风格、不求全责备,允许存异,努力营造既有大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的体恤包容、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给践行者一个努力干事的舒心环境。
教师是“希望的希望”。教师思想得到了洗礼,行动得到了改变,素质得到了提高,偏远农村学校懵懂的孩子们的未来就多了一份希望,偏远农村的教育发展便也有了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