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浅谈
2019-09-20王秀琴
王秀琴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模拟生活、改变回答问题方式、小组合作等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1.1,A,G424.21,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0-0177-01
谈到数学教学,一部分人会认为数学只要教会学生计算就行了,语言表达并不重要,殊不知有的学生思维方式和计算能力还可以,可是让他给同伴讲,却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因此数学教学除了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以外,还应让学生学会“说”,能够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实践操作,启发学生“说”的欲望
我们常常说:让学生在“做”中学,“做”在数学教学中就是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例如:《圆锥的体积》教学,我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通过实验学习新知识。学生一听要做实验,已经很兴奋了。我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圆柱容器,一个圆锥容器,一盆沙子。提出实验要求。我看到有的小组同学分别在量圆柱、圆锥的高和直径;还有的小组干脆把圆柱和圆锥拿起来,在比它们的底面,再把圆柱和圆锥放在桌面,上面放了一本书,这样比它们的高。在学生做装沙子实验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学生用笔在圆柱的侧面做记号。实验结束后,我让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每个小组都争先恐后,热情高涨。很快就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学生在课堂上说,教师不能凭空设计问题,让学生不知所答。
二、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说”的动力。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用商标代替商品,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学生拿到哪个商品,首先要说出价格,边选边说,比如:王刚选了一条毛巾3.2元,一把牙刷1.65元,让学生根据他选的物品提出解决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可以算牙刷和毛巾一共多少元?有的学生说:也可以算毛巾比牙刷多多少元?学生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都跃跃欲试要去购物,甚至有的学生还把自己知道的商品用处都介绍给大家。
三、改变回答问题方式,养成“说”的习惯
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发言,这些学生在上课时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种习惯不及时纠正,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不但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还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怎么才能让这些学生觉得上课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必须“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压力,他们在心理上才不会紧张,只有这样,才能使不爱发言的学生由不说到少说,由少说再到愿意说。在引导学生发言方面,我用了如下方法:
(一)看图说
在小学起始年级,学生入学时间短,还没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大多时候都是借助插图,让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其目的是让学生先学会“说”,想说,敢说。
(二)“接力赛”
“接力赛”就是按照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如果有哪个学生不会回答卡住了,由下一个学生接着继续回答。这样发言不提名,即使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或者回答不准确,学生也不会觉得很难为情,避免了他由于心理压力而造成上课分心。这种方法在刚开始在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能力上用的多一点。因为计算简单,学生参与面广,正确率高,能调动说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惧怕心理。当学生把课堂回答问题当成一种习惯时,就要增加难度,只读算式报得数是不可能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三)同桌说
同桌是最小的学习小组,并且是最熟悉的学习伙伴,可以无话不说,在上课交流、讨论问题时会把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地说给对方,而且两人交流时,你一句,他一句,在有效时间内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多。
(四)学生评
在每节課中,我都会用到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课堂作业完成情况,既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学生从不同方面的自评、互评,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说”的必要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新课改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面广,得到锻炼的机会多。上课时,有时候两人一个小组,有时候四人一个小组,分组学习时,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互相补充,不断完善长方体的特征。在交流中,不但学会了知识,还能融入群体生活。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少说,甚至不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点燃学生的交流激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广结.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2]何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