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20程良
程良
【摘要】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替代了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正在逐渐流行。因此,应正确理解化学学习的实质,把握化学建构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智力参与、自主活动特征,遵循建构性、个性化、平衡性及发展性的教学原则[1]。
【关键词】构建主义 化学实验 教学
1阐述建构主义的起源与概念
建构主义观点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于1966年提出的。现代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Vogotsgy)的智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 主要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他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正是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所在[2]。
2建构主义对教学系统的影响
2.1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理解教学系统
(1)教师的工作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支持者、调控者和评价者。
(2)学生既是教学服务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既有自然生物特性又有社会性。
(3)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需主题化、动态化。
(4)教学条件包括教学所用的媒体、手段以及教学赖以发展的软、硬环境等。
2.2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教学系统运作的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这种情境是由教师来创设并展示的。教师可以充当情境中的一个角色,也可以置身于情境之外,但学生一旦关注并感知情境,就会发现问题并產生求知的欲望。
2.3建构主义的教学情境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作用
皮亚杰指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结构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1)学生的学习是同化、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和“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认识发展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和建构的过程。
(2)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3)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场所”。
(4)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因人而异。
(5)良好的学习环境。
3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即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新信息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3]。
3.1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帮助和指导学生建构知识。
3.2实现了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知识或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4基于建构主义在新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正确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是情境的主动创设者,协作的组织者,会话的引导者,意义建构的支持者。
4.2情境创设宜简洁自然
我们知道一节课一般只有短暂而宝贵的分钟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新课引入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中心环节。所以,引入新课不应绕太大的圈子或者繁杂而费时过多,不然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讲解。新颖的新课导入往往能“出奇制胜”,但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4]。
5建构主义教学的实现
基于建构主义的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在教授化学《铁与铁的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时,我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第一段用文字和文物图片阐述了铁悠久的发现和使用历史。因而我上网找了相关的文物图片,做成幻灯展示,让学生感受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而后我又进一步设疑,铁的英文是Iron ,而铁的元素符合为 Fe,why?(为什么呢?)学生满脸疑惑,相互讨论起来,想知道为什么。我又通过幻灯展示了一小段英文:Some elements, which have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have symbols based on their Latin names,for example: iron=Fe(ferrum); copper=Cu(cuprum); lead=Pb(plumbum),(很早就为人们熟知的一些元素,它们的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名,如铁、铜、铅。)大家一读,恍然大悟。我又追问,能不能从中文的角度来说明铁有着悠久的历史呢?而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比赛,要语文课代表和化学课代表上讲台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带“铁”字的成语或俗语,台下的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支持一方,写的多的一方获胜。比赛规则一宣布,大家开动脑筋,热情高涨,报出了很多成语,如趁热打铁、铁面无私、铜墙铁壁、金戈铁马、吃了秤砣铁了心、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最后总结说成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的精华,可见铁的发现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就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全面的来了解一下铁的性质。就这样,我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开始了新课的教学。简评本案例设计流畅,中西合璧,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继而自主协作讨论,达到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的意义建构[5]。
6结束语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唐力,黄都.化学教育研究方法.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1
[3]刘克华. 浅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中国科技教育,2003, (6): 7-9
[4]薛国凤, 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1).
[5]郭建鹏. 如何准确理解建构主义教学思想[J]. 教报, 2005,(6):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