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初探

2019-09-20岑逸翘肖娜张滔华邓宇黄爽

大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特点教育管理

岑逸翘 肖娜 张滔华 邓宇 黄爽

[摘 要]肇庆学院中德设计学院中德合作办学项目针对新形势下合作办学项目下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探索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其具体方式有:加强党建工作、把握办学方向、精细化管理、优化管理效率、自我管理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关键词]中德合作办学;学生特点;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9-0192-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以来,为使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发展和经济变革的需求,教育部门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出台了许多发展政策,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国外高校开展教育合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吸纳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利用资源,进行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在此背景下,肇庆学院为落实“省市共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化高等教育创新,在中德双方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Folkwang Universit?t der Künste)共同组建了肇庆学院中德设计学院(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e ZhaoQing),引入德国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期待以中德合作办学为契机,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发挥“窗口”和“实验田”的作用,并在适当时候把经过检验的办学先进理念和实践稳步向非合作领域进行推广。

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区域特征和未来广东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德双方确定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未来仍会继续强化中德合作,并逐步扩大专业开设范围和建立本硕连读的机制。工业设计专业结合了中德教育理念,由中德双方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打造,全程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旨在培养适合设计公司、企业或研究机构需求,有专业能力和资格的专门人才,同时为学生奠定在中国或国外学府进修硕士学位的基础。教学内容涵盖全面的设计原理基础、物理现象以及对人、对物和对周边环境的艺术和设计敏觉力。就行业前景而言,现代工业产品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业设计的成功。每一个产品的理念,都需要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艺术创新设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级人才。因此,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对推动珠三角地区甚至是广东工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工业设计人才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在我校当前中德合作办学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正处在积累和探索的初期阶段,实践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结合中外办学的特点,寻求与中德合作办学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模式特征

在我校中德合作项目办学模式中,双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教学建设与管理,各自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我校实施的中德合作办学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在与艺术设计有关的专业课程全部使用德国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教学师资、学业考核方式,但同时也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监督。而其他类选修课程、公选课程等授课安排则遵循中方的规定,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上课,成绩考评也遵循学校自身的考试和考查课制度。此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工队伍人员组成等全部由中方人担任及管理,在学校党委的部署和領导下开展工作。

一方面,采用德方教育资源和课堂组织形式,能够引进国际化的课程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模式;采用德方教学师资,能够提高实际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和专业度,有助于我们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借鉴先进教育模式、共享先进教育资源,开展对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提高适应性。另一方面,办公行政人员配备、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学制规章等仍属中方管理体制,保证了高校办学的方向性。

二、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下学生特点

由于中外办学模式的特殊性,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生入学渠道多样性、学习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生源地域和家庭背景不均、学生个性化特征鲜明等几个方面。

(一)学生入学渠道多样性

根据学校与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德国工业设计人才精英培养模式的要求,德方提出要加大招生自主权,多渠道选拔学生,招收高素质学生进行培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决定在我校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双方合作举办的工业设计专业就读,并为此专门制定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选拔考试转专业办法》,以积极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目前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来源共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普通高考中录取,在普高招生录取中,从报考本校工业设计专业志愿的广东省理工类高考生中,择优录取部分学生;二是从考入我校的大一新生中,组织德国专家对参与选拔的学生进行基础考核、面试考核,通过“入学选拔考试”,以转专业形式转入工业设计专业;三是根据“尊重学生自愿、发挥学生特长”的原则, 从在读的本校大学二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考试,择优录取。二年级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籍管理的要求,编入所转入专业的新生班级学习。学生文理科及入学年级构成情况见附表1。

(二)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学习质量分化较大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入学渠道和来源具有多样性,有从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有通过“入学选拔考试”以转专业形式转入的学生,还有二年级转入一年级的学生。因此,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生源素质不一。而中德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与国内传统方式有很大区别,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学习模式的变化,德国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课堂容量也更为充实。在这种学习模式下,要求学生从“被动”学习模式转化为“主动”学习模式,这给长期在传统教育方式学习下的学生带来很大的障碍,造成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同时,中德合作办学专业课堂教学是由外籍教师直接用英文授课的,学生的外语水平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一,造成项目学生学习质量分化,学习压力普遍较大。

(三)生源地域和家庭背景不均

以2017年第一届招生数为依据,肇庆学院中德设计学院共招项目学生35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3人。学生生源地户口及性别构成情况见附表2。

表中数据表明,项目中学生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学生明显少于其他地方,生源类别为农村的学生明显多于城镇学生,这主要得益于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学费的收费标准仍然按普通类学生的学费标准收取,相比于其他合作办学动辄十几万元的费用来说优惠很多,被录取的学生在国内即可享受国际化精英教育,学习德式工业设计的理念、方法和技能,熏陶德国理性、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为高昂的学费而阻挡求学的步伐。农村的孩子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方面做得相对好一些,但是在视野开阔方面却比城镇的学生相对要弱一些。

(四)思维活跃,个性鲜明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中+西”特点,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较普通专业学生更能接触到前沿的西方思想、文化,形成更具创意、更加开放、更具活跃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可能会对学生的思想信念形成一定冲击,但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冲击的直接危害,忽视对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视和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合作办学项目是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较多的艺术类课程,产品设计也常常要求设计者要凸显个性,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个性化较普通专业学生表现更为鲜明。

三、中德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党建工作,把握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德办学的定位很明确,是在党领导下的合作办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党建工作,把握办学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肇庆学院高度重视中德合作办学的党建工作,学校党委成立了全校唯一的直属党支部——中德设计学院直属党支部,并由校党委直接领导,设置了处级书记岗位,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学生带班党员、学生辅导员、教务秘书等管理岗位人员。由于中德合作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学生思想的特点,党建工作也应转变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形式和方式,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常换常新”的特点,主动占领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信工具,点对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社会热门话题以及学生关注的话题,做到“不失语”和“不缺位”,及时准确引导学生舆论,提高工作时效性,把党建工作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此外,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两学一做”、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和实践等工作。同时,需要对外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案大纲提出明确要求,做好审查,经常与外籍教师进行沟通,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精细化管理,优化管理效率

精细化管理旨在优化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化水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管理中的育人功能。中德设计学院目前在校(首批招收)学生不多,学院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学生带班党员、学生辅导员,从管理构架上保证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参与。中德设计学院为使每一位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特别设立了“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让学生运用合适的体裁、手法,以图文记录形式,定期记录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收获与不足,留下成长的印记,形成个性鲜明的学生档案,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思维(意识)。

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参与。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改项目,申报了“以纪实视角——基于工匠精神的中德合作培养高水平工业设计人才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课题。我们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面临很多问题,当然也会积累很多经验,这些经验非常具有存留、借鉴和传承的价值,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对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纪实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利用亲历者的角度,对包括合作机制、课程特色、育人方式、培养成果、师生交流、学生成长、参观交流、问题活动、跨文化交融等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和深入观察及总结提炼,形成一篇篇有深度的纪实报道。这既能为办学积累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作为留存的宝贵史料和资料,也能让亲自参与到纪实项目中的学生培养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总结和提炼学习成果,感悟工匠精神,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使命。透过这一篇篇及时捕捉办学情况的纪实,双方管理者能及时了解办学进展,反观办学效果,更好总结合作办学的经验,改进办学不足,进一步培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三)自我管理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学生自我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根据调查和了解,中德设计学院学生主动成材的愿望比较强烈。学院党委搭建了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平台,以发展自我管理团队为抓手,以德育工作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培养路径,尝试加强项目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从最基本的学生自我管理内容开始进行培养。

1. “自我负责性”的自我管理培养。我们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要求学生团队对任务或目标的完成担负责任,并分解到每个成员身上。具体案例有:学生以班级为团队借阅成批的学习参考书作为课外学习资料,由团队负责人组织召开班会,全体成员一致讨论并通过赔偿办法——借阅期间,如有污损、遗失情况,按照《肇庆学院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办法》进行赔偿。确定属于个人行为的,由损坏学生个人赔偿,无法查明具体损坏人的,用班费支付赔偿金。自该办法实行以来,再未发生过污损、遗失图书等情况。

2. “目标性”的自我管理培养。我们让每个班级成员共同负责制定目标,并且坚信这一目标包含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案例有:在2017年肇庆学院校运会中,师生共同制定方案和项目,并参与其中。如师生共同设计制作运动服,把自己设计的艺术元素融入运动服图案中。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由学校校长、中德设计学院院长和飞带领师生穿着运动服走入场式,独特的服装图案吸引眼球,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运动会比赛项目中,中德学院学生参与率为100%。共同的目标把团队成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把个人价值融入团队之中,大家愿意为团队的目标的实现全力以赴。最终团队取得了校运会优秀组织奖一等奖,竞技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结语

中德设计学院是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新产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必须在探索中前行,必须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特点,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和办学定位,结合学科本身的性质,结合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和专业个性的特性,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开展办学工作。中德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探索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立足我校地方性本科高校的性质,立足地方产业发展,为实现我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办学目标提供更好的积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培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我校中德合作办学使命不改、责任在肩。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及观念,才能够不断完善学校的育人体系,不断夯实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效,从而实现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学校早日实现办学目标做出应有的努力和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魏然.关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精细化管理办法[J].智富时代,2017(7):369.

[2] 金慧玲.浅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10):391.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学生特点教育管理
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探索与思考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独立学院商务统计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