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都的“夜”没有散场

2019-09-20何沛芸唐慧敏

南方人物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书局步行街音乐剧

何沛芸 唐慧敏

上海外滩夜景

“夜上海”的称呼发家得早,来自上世纪的传统印象停留于黄浦江滩,而从未停止国际化的申城也不断给不同的人群带来多元选择。

从外滩到南京路步行街,是游客们青睐的去处,在“十里洋场”寻找夜上海的罗曼蒂克;而在某些小资的街区,人们聚集在露天的座位上,三三两两喝着舶来的精酿。

阿里巴巴于2019年7月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上海“夜经济”的文化消费排在全国前列,除了常见的旅游、吃喝,还包括演出和观影。

购物、音乐场所,或者安静的书店一隅,在“魔都”的夜晚都不难寻觅。

摩登“夜上海”

外白渡桥下的木船上,暗处的夜鹭一动不动地单腿站立,等待捕食黄浦江里的鱼。夜里行动的水鸟偶尔扑棱扑棱翅膀,桥上的游人们也鲜少注意到,他们自有规划好的夜晚。

晚上7点,当灯亮起,外滩的人渐渐多起来,大多是暑期的游客。密密麻麻的人群操着各地方言,举起自拍杆拍下万国建筑群和对岸陆家嘴的高楼。东方明珠正对面的堤坝是最拥挤的一处,人们抢着站到栏杆旁边,去和东方明珠塔留下合影。

在某旅游APP上搜索上海,外滩在推荐的必去地点中排首位。上海文化旅游局官网显示,今年暑期,0.5平方公里的外滩日常人流量逾40万,晚高峰瞬时人流量近4万,且在19时亮灯后逐步达到顶峰。

从外滩往西,南京路步行街上有数不清的商厦和商店。人们钻进街道两边的商铺,挑选最能够体现上海的商品。

相比起路边鲜有人问津的金店和服装店,食品店是更受欢迎的商铺,穿过弯弯绕绕的柜台,你能在这里找到干果、茶叶,和营业员声称的“迪士尼巧克力”。上海特色的鲜肉月饼在这些食品店里长期售卖,不管是不是临近中秋。

夜里八点一刻,三阳食品的鲜肉月饼已经售罄,只剩下素馅。年轻的女售货员说,鲜肉月饼早上9点开卖。如果你愿意多走五分钟,可以在另一家食品店买到刚出炉、热烘烘的鲜肉月饼,价格贵了一块钱。

南京路步行街上有两种车,一种是来回开的卡通小火车,乘客大都是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但有一次一个穿着齐柏林飞艇T恤衫的外国人坐在了第一排。另一种是外卖骑手的电瓶车。他们在步行街喧闹的人潮里见缝插针,口里不停呼着“让一下,让一下”,车速丝毫没有放缓。步行街中间有一个小岔口通向美食城,骑手们在门口休息,抽根烟,等待下一单。也有骑手选择在美食城后面略显安静的天津路上,把两条腿跷到电瓶车车头,把车当成临时的床躺一躺,阅读手机上的小说。这时候,骑手不愿意搭理附近的任何人,染着彩色头发的东北青年,或是接到单的同行,都没法撼动他的休息。

天津路成为外卖小哥的休息站时,同为南京路支马路的六合街的“夜游会”交出了一张“后街名片”。

2019年4月,市商務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海派特色小店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发展夜间经济和海派特色小店经济,提出了放宽夜间“外摆位”管制、试点分时制步行街等相关的举措。

搭起玻璃顶棚,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夜经济”新尝试,六合路获准开展“外摊位”。2019年六合路暑期的“小尖顶创意游园会”由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组织举办,从8月7日起为期5天,营业时间从17时到22时,入驻店铺商品种类包括文创类创意商品、上海特色伴手礼等50个品种。

夜间潮玩法

初到上海的游客们喜欢到“十里洋场”寻找夜上海的风情与韵味,而与大同坊比起来,万国建筑群和永安百货都已经是上世纪的摩登。

晚上8点,走进位于巨鹿路的下沉广场,各国美食的香味充满鼻腔,牛肉汉堡、各类炸物、披萨……再过一两小时,空气里的食物香气过渡成啤酒花的味道,外国人和中国人都三五成群握着各式啤酒杯,和朋友们分享晚餐后的夜晚。

不过,大同坊的活力要在半夜之后才显现出来,潮流的年轻人是夜里的主力军,花臂、男孩的长发、五颜六色的染发都是常见的时尚符号。

夜里11点过,秦灿从学校打车出发,刚好在半夜到达这里。几乎每个周末,秦灿都会拿出手机,查看熟悉的几个夜店的活动信息和当晚的音乐风格,大同坊是她蹦迪常去的地方。

大同坊不大的下沉广场中分布着好几家夜店,有商业性质的TAXX,也有主打音乐风格的Arkham和44KW。周五周六是夜店活动最多的时候,俗称“小周末”的周四有时也会有。

秦灿认为,去蹦迪是一种爱好,就像有的人喜欢打游戏,有的人喜欢看综艺。然而同时,她也不得不考虑到近期的经济状况,“打车去,买门票,有时候结束和朋友吃个饭,再打车回来,出去玩一次四百多块左右。”

在城市另一头,音乐同样成为了都市人夜里外出的理由。

白色洋房的小木门前排起队,零零散散地,还有些黄头发,红头发的男生女生在队伍外抽着烟。这里是上海凯旋路。

白洋房独自靠在一侧,正对的延安西路地铁站不时发出轰鸣,背后黑黢黢的天山公园则空无一人,这些都为现场音乐提供了绝佳的隔音屏障。

上海老牌的livehouse育音堂已经在这儿待了11年。有限空间里,乐队和观众的物理距离被无限拉近,在你身边喝啤酒的年轻男孩,下一秒也许就到台上成为鼓手。

小树是livehouse的常客,2016年她在育音堂看了第一次现场演出,当时的演出乐队是来自北京的永动机。上一个冬天,被车祸伤到脚的小树坐着轮椅到育音堂,为了和朋友们一起看喜欢的乐队“丢莱卡”和“脏手指”。看的次数多了,小树已经和乐手们成了朋友。

这几年,小树明显感受到livehouse的受众增长,“最初看永动机的时候,可能一两百人,去年永动机的演出之前,预售票在网上已经卖完了,整个育音堂全是人。”

痴迷地下音乐的资深玩家,对livehouse的描述都避不开脏乱差。育音堂的调音师曾提到,第一次来面试的时候,对木门上积的灰印象深刻,但他并不嫌弃,“演地下音乐的地方,就应该是这样的。”破旧,昏暗,墙壁上贴满了乐队的logo和海报,桌椅被堆到后门,二楼的洗手间随着观众高涨的热情慢慢变得滑腻腻,地板还算干净,但若有人失手打翻酒瓶就不妙了。

据育音堂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里,几乎每晚都有乐队在育音堂演出。不到十平米的舞台,两个控台,调音师记得,万能青年旅店来的那一晚,能容纳两三百人的育音堂售出了六百多张票。

不过,工作人员表示,育音堂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酒水,而非门票。

同样在夜间上演的Live还有大舞台、全视角的剧场演出,音乐剧、话剧、歌剧也是上海这座摩登城市的“弄潮儿”。上海是音乐剧的消费大市,引进的原版百老汇音乐剧、伦敦西区音乐剧以及本土化后的中文版音乐剧竞相上演。

Sunny是资深的音乐剧行业从业者,此次负责亲子音乐剧《马达加斯加》在国内的落地。周六晚上,家长们带着孩子陆陆续续来到剧院,有的驻足在放满周边商品的桌子前,有的和剧中人形立牌合影,一时间,演出厅前热闹极了。

这次的票房让Sunny很满意,不过还是有一点小遗憾:“我们两场夜场的票基本全部卖出,上座率非常高。唯一可惜的是本来可以租市中心的剧场的,但是夜场的剧目实在是太多了,市中心的剧场早就没有了档期,只好退而求其次,租在相对偏一点的剧场。”

文化奇妙夜

有人在夜晚沉迷于节奏和律动,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安静。

2019年暑假,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市文旅局首批夜间开放的博物馆之一,在18时到21时设置夜场,每场2000个网上预约名额,观众分四个时段进入。夜場开放特展包括“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宝展”、“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上海锦江乐园,市民在灯光秀活动上与灯光装置互动

上海新天地湖滨路实行分时段步行街试运营,市民观看乐队演出

8月23日是上海博物馆暑期最后一次夜间展览。五点三刻,预约18时进场的来客在博物馆门口排上了队。谢爷爷和老伴儿是第一批进入,也是第一批参观结束的人。谢爷爷用手机拍下了夜场“景德镇瓷器”特展里的展品,龙纹碗、高足杯、绿执壶……“这次展品好多都是破碎的瓷器,”谢爷爷说起展览上的文物,“但破碎了也很美。”

听说很多人预约夜展没有约上,谢爷爷很自豪,“我们是自己用手机约上的。”古稀之年的老两口在黄浦区公众号“黄浦文化”上看到夜间展览的信息,于是就决定来看一看,“年轻时候没有关注传统文化,现在补一补。”

除了博物馆,实体书店也是都市人群喜爱的小憩之地。

从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出来没多久,就可以在杨浦大学区“大学路”的尽头看见简约又古朴的“大隐书局”。书店一直营业到深夜两点。相对于白天的稀稀疏疏,到了晚上,坐满四十来人的读书区气氛更旺。

值班经理小陆特别自豪地介绍:“自从2017年福州路通宵的大众书局关门后,我们就是唯一一家开到深夜的书店了。选择在这儿开,也是考虑到周边的大学生和公司白领需要一个深夜文化空间。确实,书店在晚上会更有人气,晚上7点到10点的营业额可以占到一天的40%到50%。”

张洋平时在陆家嘴工作,家住杨浦区。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朋友来到大隐书局逛逛,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书店的氛围吸引了。整个8月份她都在备考职业考试,也坚持每天下班后来大隐书局小坐,点一杯价格不算贵的拿铁,学习两三个小时。她说:“相对于普通的咖啡馆,我更喜欢大隐书局,被整架整架的书包围时,会更有学习的动力。当然,我也会消费,买杯咖啡或者茶,有时候还会来一块蛋糕,毕竟把这儿当免费自习室还是很不好意思的。”

张洋从书局吸取动力,另一些人则从中获得高压下的安慰。丹妮是周边大学的学生,她会在周六的晚上和男朋友一起来书店坐坐。“平时上课、实习已经让我们觉得筋疲力尽了,只想喝一杯咖啡,静静地读书。周六晚上来大隐书局读书已经是我们约会的常规项目了。”

小周从公司下班坐地铁回家,必定会经过大隐书局,为了躲高峰,他会在书店读一小时书,顺便吃一份三明治,把晚餐解决了。“精神食粮、物质食粮两不误。”小周调侃道。

“夜”很难散去,总有人醒着。

这座从上世纪就成为不夜城的城市,依然保有“夜上海”的摩登。魔都的人们用各种方式让一个个夜晚不再单调乏味,或造作或安静,在这里,他们总能找到那扇通向罗曼蒂克的门,在华灯初上时一股脑钻进去,也许是一片区域,一家酒吧,一张座位。

明天的事,就过了今晚再说吧。

猜你喜欢

书局步行街音乐剧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购买”快乐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问路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