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3D创意守望传统文化

2019-09-20王红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肖青铜文物

王红光

当下,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发挥不够充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和创作不足,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的整合不足等。基于此,我将3D打印技术、文物模型制作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文物模型,开展研究性学习,用3D创意守望传统文化。

3D文物模型制作是指以3D打印技术为背景和支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内外文物作为制作对象,制作和打印相应的3D文物模型,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理解和创意应用。3D文物模型制作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首先,基于3D文物模型制作,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在制作3D文物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围绕青铜文明、生肖文化、建筑艺术、科技文化等传统文化专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近距离“触摸”历史,挖掘、学习和理解文物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古建传奇”专题小组从“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古代屋顶形制角度,通过走进博物馆,聆听专家讲解,最终选定对象制作文物模型,学习、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其次,基于3D文物模型制作,实践再现传统文化。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青铜文明、生肖文化、建筑艺术、科技文化等传统文化专题的文物模型的过程,也是对文物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实践再现。学生不仅制作出形似的3D文物模型,同时也关注文物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工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去再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青铜记忆”专题小组制作了后母戊鼎、虢季子白盘、越王勾踐剑、散氏盘和毛公鼎等3D文物模型。在这些作品上,学生们用3D打印技术再现了青铜器的器型、花纹和铭文等传统文化元素,加深了对青铜文化的理解。

第三,基于3D文物模型制作,创意应用传统文化。在组织学生研究制作青铜文明、生肖文化、建筑艺术、科技文化等专题的3D文物模型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组合与重构传统文化因素,设计和制作具有纪念意义的3D创意作品,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生活。例如,“未来北京”小组的学生把传统文化元素与美术形体元素结合,设计制作了“未来图书馆”“未来幼儿园”“未来别墅”“未来篮球馆”“未来民居”和“行走的城市”等创意作品,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融入到未来建筑的设计之中。

3D文物模型制作,把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选择奠基。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生肖青铜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生肖转转转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你的生肖是什么?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苦难,使我们更坚强——读《青铜葵花》有感
生肖说马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