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春:师者的情怀
2019-09-20汤灏
汤灏
当年从延庆县第一中学走出校门时,赵永春老师可能没有想到师范毕业后又回到这里从教,而这一待就是三十多年,爱人和孩子都在城区工作,而他却成了“留守”教师。如今,赵永春老师仍然坚守在教学一线,当老师、教学生、带徒弟,乐此不疲。他教过从初一到高三所有年级的历史课;他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科主任;他也见证了延庆一中从一所完中到完全高中,再到如今的高中示范校。在这里,他用平凡的坚守和为师者的情怀,守望着教育的初心。
当老师,潜心教学
赵永春老师的教育情怀见于细微,影响却甚远,学生从中汲取的精神养分,必将使其受益终身。
从备课到上课,从辅导学生到批改作业,以及学科教研等活动,在每一位教师必经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赵永春老师努力做一个有心人。
每次备课,赵老师都会认真查阅专著,力求知识准确科学。虽然到现在已经教了30多年的历史,也被评为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但他依然会和教研组里的老师们认真研究现有的课件、教案,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其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赵永春老师说,“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要教学生学,启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们内心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火焰。”所以,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完全变被动为主动,并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每一节课,他都注重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组织教学活动。赵老师也特别善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研究和解决。比如,如何处理上课与笔记的关系,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与习惯等,他都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旨在科学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赵老师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学行为要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所以,他从不将责任归咎于学生没有尽心学习,而总是更多地从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求突破,不断探索最佳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高考改革,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赵老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的储备,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课堂上,赵老师会选取一份材料,让学生们经历读懂教材、复述内容、画结构图、会提问题等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等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帮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只是影响人和培养人的一部分。”赵永春老师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成为影响学生的生命态度、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好老师。”多年教毕业班,赵永春老师把学生的需求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到临近考试的那几个月,学生经常约中午或者晚自习的辅导,他总是有求必应。于是,本来每周一次的辅导,变成了天天都有。有学生考前说不太会做地图题,赵老师就专门为她出一套卷子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有学生基础薄弱,总是抄作业,赵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劝告:“哪怕你就做一道题,只要是自己做会的,也是进步和提升。”在赵永春老师这里,学生得到的是耐心的讲解、悉心的指导,听到的都是赞赏与鼓励,这让紧张备考的学生们不但舒缓了情绪,也释放了压力。
当“徒弟”,虚心求教
赵永春老师的教育情怀见于勤奋,常补自身不足,常修自身之道,不断充实、提升、完善,才能具备唤醒其他灵魂的无穷力量,影响所能影响的人。
学,是为了更好地教。除了教研组的常规学习外,赵永春老师还积极参加延庆区、北京市的各种教研活动,不放弃每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通过撰写工作日志,养成了积累材料、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工作,撰写论文、凝练课题等好习惯,获益匪浅。
2002年,延庆区教委搭台,赵永春老师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为师。自此,赵老师又重新当起了“学生”。由于两校的教育资源、教学设备、学生生源等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赵永春老师清楚地认识到,拜名师,不是简单地模仿名师的教学技巧、复制名师的教學过程,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育方法,从他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育的力量,感悟教育的真谛,提升教育的智慧。
为此,赵老师每周都要在人大附中和延庆一中之间往返,只要人大附中这边有李晓风老师的课,赵老师就赶过来听课。拜师求学的三年间,赵老师早已记不清听了多少次课了。通过听课,赵老师领悟到,一位历史老师要想将课上得好,首先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解读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创造出生动有趣、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为学生们所接受和喜欢。
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边学边教,边教边学。聆听窗外的声音,利用身边的资源,挖掘自身的潜能,赵老师撰写的《高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一等奖,参与的教研课题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出版个人专著《十年悟语》……这一路走来,赵永春老师走的是一条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教育教学之旅。
当“师傅”,尽心传授
赵永春老师的教育情怀见于传承,他实行“教师成长积分制”,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延庆一中历史教师团队。
“别担心,放开手脚干吧,出成绩算你的,有问题我扛着!”这是延庆一中历史教研组的年轻老师从赵永春老师那里听过的最多的话。
作为历史学科主任,赵老师把着眼点放在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上。通过师徒帮带,帮助多位年轻教师快速成长。2014年,赵老师主动要求带两位年轻教师上高三,经过一年的磨练,两位教师出色地完成高三教学任务,如今已成为学校业务骨干。赵老师还经常要求老师们写论文,写完后他会认真帮助修改并提出建议。有一年,北京市“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征文,学校所有的历史老师都有论文参评并获奖。
作为资深历史教师,赵老师总是鼓励年轻教师做课,提升自我,并且每次都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一次,新教师要做汇报课,赵老师连续听了好几次试讲课,不仅真诚地提出改进意见,还动员本组其他老师都来帮助指导。后来,这位老师的课获得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鼓励教师发展,赵老师在历史学科组实行了“教师成长积分制度”,及时记录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业绩,相互激励,共同提高。赵老师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学校的7位一线历史教师,都是赵老师精心培养起来的。他们有的是延庆区骨干教师,有的是学校骨干教师。
从教三十多年,对于师德的理解,赵老师说其实很简单,就在于做好变与不变。从变的方面来看,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发展而不断改变,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但这其中不变的就是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做人的信念,是对学生的一颗爱心。
如果说,坚守是一种态度,赵永春老师就是用平凡的坚守,许给学生一个未来,成就自己一份荣光。如果说,初心是一种力量,赵永春老师就是用守望的初心,让每一个和他相遇的学生,都能在温润如玉的包容里逐渐成熟,在清风拂面的引导中走向成长。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