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势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的视角及课程优化

2019-09-20高淑英李红来宾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优势课程体系学科

高淑英 李红 来宾

学校文化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因为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形成、品牌塑造的核心要素。我们基于“优势教育”理念进行课程建设,把我们的学生观、教学观以课程的方式、文化的形式和管理的措施固化下来,从而构建符合学校学生实际,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课程体系。

“优势教育”契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方向

“优势教育”强调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入手,激发潜能,发挥优势,以优势发展强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种文化价值追求契合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优势教育”与新高考采取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倡导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需求,有选择地学,有选择地考,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和优势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

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

学校于2009年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当时只有23个校本选修课,到2011年发展到50余个,但课程比较凌乱,目标不清晰,不成体系。面对国家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还有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班会课程等大量课程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叠、低效等问题,制约了育人目标的实现。为了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合理建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课程规划,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2011年,我们把课题研究与学校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重点工作在全校推進。研究过程中,我们明确了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要通过课程落实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形成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二是统筹规划,合理整合,课程体系必须逻辑清晰,突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由优势发展到全面发展;三是课程开发和管理必须科学,要符合国家要求和学校文化价值;四是课程建设应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有顶层设计,更要明确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因为教师的参与是实现课程实效性和焕发生命力的关键。

2012年1月,我们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放了2000余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愿望,他们选择的职业方向约有十二大类几十种职业,他们渴望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对接职业发展倾向,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多样的、深刻的、可选择的丰富课程。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对学科已有课程进行梳理、研究、规划,建立学科课程群。将学科课程与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选修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有机整合规划,通过“五星级课程”评选和“课程建设与实施”系列教师论坛推进研究。2014年,学校基本建立了能够发现学生优势,激发学生潜能的三级学科课程群,初步形成了学校课程体系。我们惊喜地发现,学校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与实施方式与中高考改革倡导的尊重个性、突出优势、分类培养、多样选择的课程要求完全一致,于是,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新中高考要求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优势教育”理念下,聚焦核心素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形成了“优势、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优势、开放、多元的学校课程

1.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中学教育的关键是“激趣励志”,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塑造自己,课程是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桥梁。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和分类培养的要求,形成多元化、分类培养模式,我们提出了目标激励、人格养成、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理念,构建了以人生规划教育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载体,适合学生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倾向的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学校重点建设四类课程,即人生规划课程、学科基础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创意设计课程。与此同时,通过15个科技社团、8个艺术社团、7个体育社团,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发挥优势的社团课程、探究开放的实践课程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展。

2.“优势教育”视角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第一,结合人生规划教育,建立学科课程群,拓展职业素养课程,发挥师生优势。学校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带领学生走进几十个现代化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职业体验,结合学科内容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开设职业体验课程。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建立能够夯实基础、培育核心素养、促进优势发展和帮助职业选择的学科课程群。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开发职业素养课程,如政治学科结合教学内容开设了“学生公司”“青年理财”“时政评论”“微电影”“辩论”等职业素养课程,直接服务于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其中,“学生公司”课程是专为喜欢管理、经济、人力资源、财会、营销的学生提供的课程。7年间,50多个学生公司,50个策划案,几百人次参与学习,学生在艰难中“创业”,在历练中成长,连续7年参加全国、北京市中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多次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第二,借助项目开发课程,拓展视野,为学生提供优势发展的平台。英语学科借助项目研究开发系列英语课程,为喜欢英语的学生提供理解多元文化的平台。一是借助“绿叶项目”,开设思库英语课程,通过网络平台,与美国学生以主题研讨的形式开展交互式跨文化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二是借助教育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项目,开设斯坦福英语课程。开课15年来,利用人机互动、语音识别等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与评估、改进方案,全面提升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三是利用全球学生领袖培养项目“梦想与团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理解能力及组织领导能力。学校的英语学科组成为海淀区英语学科基地。

第三,借助地域优势开设学科延伸课程,做到初高中衔接,为学生优势发展服务。历史学科依据学科特点,在科学整合历史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北京历史文化、中国古代文物赏析等课程,为喜欢历史及文物鉴赏的学生提供了延伸课程。北京历史文化课程作为海淀区历史与文化课程的延伸,实现了初高中课程衔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走进故宫、大栅栏、同仁堂等,了解老北京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园林文化和传统工艺及职业,感受宝贵遗产中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历史与文化。

第四,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科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校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将社会资源与校内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设了航模、海模、车模、物联网、模拟飞行、无人机、机器人、3D创意设计、STEAM、物化生实验探究等几十门科技课程,为喜欢实验探究、科技发明的学生搭建优势发展的平台。

第五,借助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持项目,开展教与学方式变革研究。2017年,学校参加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持项目,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在国家必修课程中进行“深度学习”研究,如政治组的项目式学习,语文组的专题教学,英语组的混合式教学,物理、化学组的实验教学研究,数学组的学科德育研究。在课程实施中,教与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全面提升了育人质量。

我们在“优势教育”理念下,开展课程建设并执着地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内在影响,让学生带着理想,带着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素养走向社会,服务社会。

编辑 _ 王雪莉

猜你喜欢

优势课程体系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矮的优势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画与话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