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舰长的天花板理论

2019-09-20文勇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5期
关键词:舰长博学天花板

文勇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在美丽的东海之滨,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站在央视《开讲啦》的讲台上,深情地讲述了她逐梦深蓝的传奇故事。作为女指挥官,她独特的经历和思考令人受益匪浅。她坚定地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把天花板顶得高一点点,需要有突破,不能让它往下掉,我要往好的方向去改变。”

在职场中,流传着“玻璃天花板”理论,大意是说,一个女人在各种资质达到晋职加薪的前提下,往往被一层无形的玻璃阻挡。据说这种“玻璃天花板”现象在上海特别明显。在上海许多摩天大楼的写字楼里,一些高学历,能力突出,各方面表现俱佳的女性,却往往处于中层的位置,再往上晋升的机会很少。

韦慧晓作为一名博士,她是受过长期科学思维训练的,她清醒地懂得,一个人要顶起天花板不能单单依靠匹夫之勇,力量和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也不会一蹴而就,想一下子就把“玻璃天花板”顶开,是不大现实的。只有每天都顶起那么一点点,才可能会最终赢得一片光明。

当许多人都以“玻璃天花板”为金科玉律,把“天花板”当成个人向上发展的固定极限时,韦慧晓却反其道而行之,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信邪,不循常规,大胆挑战“天花板理论”,走到了人生顶峰。“博学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博学,是说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是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要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古人谈学习的5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绝不放弃才能完成。这段话,不是对天才,而是对一般人说的。聪明人一下就学会的,你就学100下;聪明人10次能学会的,你就学1000次。只要有这种韧劲,开始哪怕迟钝一点也会变聪明的,即使是柔弱的女人也会变得强壮起来。

都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而韦慧晓是属于“对自己再狠一点”的那种。做学术文章,她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能列出一大页;学文艺,她曾荣获了选美比赛十佳;当志愿者,她是中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提起学习时间紧张的话题,韦慧晓风趣地说:“时间不够用的,一天48小时肯定是不够用的,但不知道72小时够不够。”她的跨越式开挂的人生经历,让网友们高呼霸气。

韦慧晓想参军入伍,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早在读博期间,参军的念头就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为了能如愿穿上军装,除了拼命学习功课外,她在2年前就开始了有计划的体能训练。比如说长跑课目,她先是每天跑5公里,一年后增加到10公里。

2010年10月底,她给海军首长寄出一封200多页的自荐信,表达想成为一名现役军人,完成好“与民族崛起紧紧相连”的事业的愿望。后经多方全面考察,34岁高龄入伍的她,幸运地加入海军新组建的航母接舰部队。151号郑州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武器设备先进,对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成为一名舰长通常需要磨炼10年时间,而韦慧晓仅用6年就成為一名实习舰长。

细观韦慧晓的“天花板理论”,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个是要敢“顶”。天花板原本是固定的,韦慧晓却把它当作一个动态指标,而且是只准升高不许降低。既然它是可以动的,那我就能让它发生变化,把它顶高、再顶高,顶出我的更大发展空间。天花板或许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能很坚固,顶的结果无非两种,一是顶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二是可能顶出奇迹,顶出生机。但它到底能不能顶得动,不拿出勇气试试怎么会知道?

第二个关键词是每天“一点点”。“玻璃天花板”过厚过重,过于结实,要想顶起并非易事,毕竟个人能力有限。但是可以竭尽全力每天把天花板顶高一点点,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积少成多,久久为功,不知不觉间,天花板就可能会被顶开。《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韦慧晓从象牙塔里一介书生,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就是一点点顶动天花板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会有块 “天花板”,但并非顶不动。只要我们像韦慧晓那样有勇气敢于突破自我,追逐人生理想,竭尽全力,每天把它顶高那么一点点,天花板就会被顶开。当光明出现在面前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成功那扇门是虚掩着的。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舰长博学天花板
值日“天花板”
敲碎天花板之后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
“罗斯福”号航母四个月三换舰长
铁血舰长闯也门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柯克舰长”的烦恼
没有“天花板”的产业 如何“玩着”把钱挣了?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