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步行街应当如何提升?
2019-09-20赖阳
赖阳
继今年年初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市王府井等11条步行街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之后,“健全步行街等生活服务设施”更是进入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层面,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时明确提出,今年要认真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改造,高水平运营,扎实抓好首批步行街试点工作,把步行街打造成促进消费升级的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
步行街不仅仅是消费者购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的标志。进入“云消费”时代,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比率越来越高,但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不再需要实体商业,不再需要步行街。相反,消费者从刚需购物中解放出来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更充分地享受消费过程的乐趣。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消费场所的品质。城市步行街品質提升才能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
城市步行街的升级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业态结构的升级:“云消费”时代,消费者对于实体商业提供多样化商品选择的功能逐渐减弱,购物不再是走出家门的目的。消费者到步行街更多是寻求新奇好玩的体验。因此,城市步行街的提升首先是业态结构的提升,增加文化、艺术、休闲、娱乐、餐饮等业态的比重,增加更多的博物馆、艺术馆、书吧、运动场所……减少传统零售的比例。
品牌结构的提升:由于消费者不再是到步行街计划性、目的性购物,而是寻找逛街的乐趣、淘宝的乐趣。因此街区的品牌结构中应当减少传统主流品牌,增加个性品牌、设计师品牌、商文融合创新品牌的比重,给消费者更多寻店的乐趣。
门店形态的提升:街区门店的功能从卖商品转向展示品牌的形象与文化,从赢得销量转为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因此城市步行街应当更多地增加品牌旗舰店、形象店、概念店、体验店。
街区动线的提升:一条有生命力的步行街,不能仅仅是一条宽阔的长街,而应当是疏密错落,主辅搭配,地上地下融合的立体化街区系统。既有热闹的窄巷,也有豁然开朗的小型广场,让消费者能充分享受逛街的乐趣。
街区设施的提升:除了硬件设施保障基础品质以外,还需要更多的街区环境的美化设计,提升艺术品质,契合现代都市消费者的审美格调。
这些方面也是我国城市步行街与国际知名商业街区的主要差距点。如东京的银座,有大量的博物馆、画廊,纽约的第五大道有很多著名品牌的概念店、旗舰店,第一家苹果旗舰店就是在纽约第五大道开设。而东京的表参道则林立出自多位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之手的时尚品牌旗舰店。新加坡的乌节路与地铁站点接驳的地下路网连通的各家门店,地下与地上的商业街无缝连接。雅典的以Ermou为中心的步行街区既有时尚品牌门店也有传统手工艺术品店,以及跳蚤集市……丰富的步行路网,丰富的业态门店,而众多的历史古迹也相融其间。
改造提升步行街尤其应当注意避免一下误区:
只追求形象的高大上,而忽视街区的尺度,人行的感受,建成了形象大道,而不是人气旺盛的商业街区。
过度追求大店化,以为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云集就是品质提升,而忽视了大量中小店铺对于丰富街区生态的作用。
街区的管理过于强调整齐划一,而忽视环境的多样化给予消费者的逛街乐趣,特色的店铺招牌、街头表演的艺人……这些都是步行街不可缺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