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单8号特征特性与亲本保纯繁育技术

2019-09-20

耕作与栽培 2019年2期
关键词:隔离区原种自交系

(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遵义 563100)

卓单8号(区试名称:2950)是2009年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外引自交系QR 29作母本,与自交系RL 50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2-2013年度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4004号),适宜在贵州省的贵阳、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安顺、黔西南、六枝、毕节等市(州)海拔1 500 m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应用,2015年贵州省科技厅将“玉米新品种卓单8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纳入星火计划;2015-2017年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高产制种技术、亲本自交系的保纯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集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累计制种面积466 hm2,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10万hm2,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品种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

1.1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5 d,比对照黔单16号短1 d。株型紧凑,株高290 cm左右,穗位高115 cm。雄穗一次分枝10个左右,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41 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0 cm,雄花护颖及花药浅紫色;花丝紫红色。穗长18.8 cm,穗行数16.1行,秃尖1.1 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38.8 g。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83 g/L,粗淀粉72.92%,粗蛋白9.96%,粗脂肪4.96%,赖氨酸0.29%。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

表1 卓单8号在各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1.2 产量表现

2012-2013年区试平均单产9 895.5 kg/hm2比对照黔单16增产8.48%,19个点次17增2减,增产点为89.4%。2013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883.5 kg/hm2,比对照增产14.1%,5个试点全部增产(见表1)。

2 亲本繁殖原则

采用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产生原原种,原原种经隔离区繁殖产生原种,原种经隔离区繁殖产生亲本自交系种子的繁殖流程。原原种一次足量繁殖,分4~5年使用。收获的原原种,1/5~1/4用于原种的生产,剩余种子在低温干燥库中贮存,然后分4~5年使用。原种规模控制在0.66 hm2以内,亲本自交系种子繁殖根据杂交种生产计划需用亲本数量的1.2倍计算隔离区面积。

3 种植方式

3.1 原原种

穗行育苗开厢盖膜移栽(无严格隔离条件要求),套袋选择;每个自交系栽10~20个穗行,每个穗行栽300株以上,厢面行距50~60 cm,株距18~25 cm。将性状不良或混杂的穗行全部淘汰,在当选穗行内选择具有卓单8号亲本(父本或母本自交系)典型性状的植株套袋,单株自交授粉,在4~5 d内授粉结束,淘汰早株和晚株,授粉结束后将未授粉植株及雌袋掉落植株砍掉,并用大头针将雌穗袋子别住,收获前再取下袋子;收获期单穗收获、单穗晾晒,选择性状典型且一致的果穗混合脱粒形成原原种。

3.2 原种

原原种分样隔离繁殖1次,直播,面积0.33~0.66 hm2,密度3 500~4 000株/667m2。

3.3 亲本自交系

由原种根据制种计划推算亲本用量的1.2倍进行隔离繁殖面积确定;直播,留苗密度3 500~4 000株/667 m2。

4 隔离区选择

4.1 土壤要求

原种、自交系种子的生产要求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向阳,不易积水的隔离区,正季繁殖可在遵义市播州区的三岔、龙坪、团溪、茅栗等乡镇;海南冬季繁殖要求在北纬18°以南的平坝或丘陵低山区域,并具备较好的灌溉条件和较好的管理水平。

4.2 隔离条件

自然(空间)隔离800 m以上,时间隔离(播种时间差在30 d以上、安全散粉错期25 d以上);海南反季节繁殖,选择用高秆的椰树、槟榔、香蕉、芒果等林带或上架的瓜类、豆类等高杆作物进行隔离,隔离距离500 m以上。

5 田间管理

5.1 原原种繁殖育苗

4月5-10日育苗,播种穴数为计划繁殖原原种面积与密度计算所需苗数的1.5倍。

5.2 本田整地

播种前用拖拉机或牛犁耙1~2次,播种前进行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耕深0.2~0.25 m,然后碎土平整,以腐熟农家肥+43%(30∶6∶7)满山红玉米专用肥40~50 kg/667 m2+硫酸锌3~5 kg/667 m2作底肥。原原种繁殖时再按照0.8~0.9 m开厢盖膜,厢与厢间留走道0.3~0.4 m。

5.3 播种(移栽)与田间管理

5.3.1原原种繁殖移栽

移栽前5 d淋施用安吉高氮水溶肥,在4~5叶期进行移栽,每厢移栽2行,移栽密度为3 500~4 000株/667 m2(株距0.26~0.3 m)。

5.3.2原种与自交系种子繁殖

4月15日左右播种,行距70~75 cm,密度为3 500~4 000穴/667 m2,每穴放种2~3粒,播种行内投放辛硫磷毒土2~3 kg/667 m2,盖土厚度1~2 cm。

5.3.3肥料运筹

原原种繁殖区移栽后20 d左右,施尿素10 kg/667 m2作追肥;直播繁殖的在玉米4~5叶时,结合定苗,施尿素7~10 kg/667 m2作提苗肥;在亲本8~9叶时施尿素15 kg/667 m2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0~15 kg/667 m2+复合肥10~15 kg/667 m2,并结合大培土进行上垄,防止倒伏。

5.3.4杂草控制

在播种后2 d内用乙草胺或甲草胺100 mL/667 m2进行土壤封闭,在杂草3~5 cm高时,每667 m2用苞卫1.5套兑水30 kg喷雾除草。

5.3.5病虫害防治

直播繁殖区出苗后及时田间巡查,用毒死蜱或震地虎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4~6叶期用毒死蜱+福戈进行虫害防治,生长进程中随时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萎锈灵乳油、退菌特粉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凯润等药剂喷雾防治锈病。用井岗霉素水剂、纹霉星可湿性粉剂、消菌灵可湿性粉剂、乙烯菌核利、退菌特粉剂等喷雾防治纹枯病,隔7~10 d再防治1次。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用凯润喷雾防病及增强抗性[3,6],抽雄前用吡蚜酮喷施防治蚜虫,灌浆期用毒死蜱+福戈喷雾防治后期玉米螟。

6 去杂去劣与田间检验

6.1 去 杂

苗床上根据幼苗的长相、叶型、叶色、叶鞘色进行去杂,移栽成活后至开花期根据叶型、株型、株高等进行严格去杂;开花期根据株高、株型、叶色、叶片宽度、叶脉分布特征、雄花序性状,花丝性状等进行严格去杂与淘汰。

6.2 田间检验纯度指标

原原种:典型株率与典型穗率均要求达100%,田间种植检验纯度必须达到100%。

原种:原种繁殖区田间检验杂株、杂穗率在0.2‰以下,田间种植检验纯度要达到99.9%以上。

亲本自交系:田间种植检验纯度要达到99.0%以上。

6.3 隔离区的检验

卓单8号亲本繁殖田必须达到4.2中规定的隔离距离(或时间隔离)。

6.4 田间纯度检验

6.4.1苗期检验

根据叶色、叶鞘、叶缘特征判断植株是否符合本自交系的特征特性,去除不符合苗。

6.4.2花期检验

根据雄穗的形状和分枝多少、护颖、花药颜色,花丝颜色、苞叶等特征进行检验判断。花期至少进行3次检验,每次检验结果作为评定纯度、等级的主要依据;雄穗散粉始期,5%植株雌穗吐丝时为检验始期,全田还有5%雌穗花丝还有接受花粉的能力时为花期检验的末期。

6.5 果穗检验

花期检验不合格的田块直接淘汰,花期检验合格的,收获期再进行果穗检验;收获前田间抽样进行检验,主要根据穗型、粒形、粒色、穗轴色等4个性状来鉴别,有一个性状不符合本自交系特征的果穗,即为一个杂穗;果穗上杂粒占2%,亦视为一个杂穗。

7 收获与脱粒

亲本自交系成熟期包叶变黄,子粒乳线全部消失、基部黑层出现后及时采收,收获期在果穗收回的第2天和脱粒前1天进行两次果穗逐穗检验选择,将合格果穗进行混合脱粒,抓住晴好天气晾晒到籽粒含水量≤13%时,按父本或母本自交系类别分别定量大包装、挂好内外标牌,单独堆码贮藏备用。

猜你喜欢

隔离区原种自交系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中国英雄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福建省建成国内首批肉鸡无禽流感隔离区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