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2019-09-20莫官城
莫官城
一、引言
中国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下给排水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管道布局合理,还要安全稳定地运行。城市建设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给排水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新的技术涌现出来,各种新设备在给排水施工中得以运用,使得给排水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对城市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当前的排水施工情况来看,以地下施工为主,采用长距离顶管技术可以避免施工给城市环境造成的干扰,还能够保证城市交通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施工中不会受到城市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施工顺利展开。根据蔷薇国际地产楼盘用户用水需求,在蔷薇国际路口位置顶管一条DN1000钢管接通南面用水,但是,由于其他管线设施复杂,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二、工程概况
根据蔷薇国际地产楼盘用户用水需求,在蔷薇国际路口位置顶管一条DN1000钢管接通南面用水。原有DN1400钢管走向在广汕公路南侧东西走向,在南面开DN1400*DN1000钢制三通1个,安装DN1000阀门2个。连接北侧的原有DN600供水管网;本公司领导立刻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到现场堪测施工情况,初步确定北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燃气管道,管面埋深约5m左右。
施工平面图
三、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都要准备。施工人员要尊重业主的要求,按照业主的现场指挥展开施工,平整顶管井接收井场地,由蔷薇国际地产提供的准确用地地方,确保顶管井及接收井位置没有地下管线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充足。
除了材料和设备之外,还要在施工之前做好人员安排,包括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安员、资料员以及材料员等都要到位,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工程项目负责人与现场施工人员要积极与业主单位、蔷薇国际地产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沟通。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中,要将施工组织架构建立起来,按照施工方案中的内容执行,确保施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将施工组织架构制定出来,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做出调整。施工组织的总负责人是项目部经理,主要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实施管理。材料管理人员实施班组管理制度,组成两个班组,即材料班组和运输班组,其中,运输班组承担材料的运输工作。施工人员以技术人员为主,不同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分别组成各自的班组。本工程施工人员被划分为6个班组,分别为管理各种施工设备的设备班组,钳工、铆工班组,装管班组,土方班组,电工班组以及管理各种资料的资料班组。施工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之后,所有的人员要到位,技术水平经过审核符合规定的施工要求之后才能上岗。
四、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1.长距离顶管施工中的进出洞技术
给排水施工所采用的长距离施工技术中,进出洞技术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在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洞口做好密封工作,通常采用的是橡胶止水方法,对井洞口的止水装置进行密封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密封之前需要预埋注浆孔,以将调制好的泥浆压入到洞中。所有的施工都是在洞外展开的,使用劲性水泥土桩搅拌法施工,密封土体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土体加固的作用。支护结构的内部需要预设一个钢圈,当出洞的时候速度会加快。在内衬的预留洞上安装止水装置,采用双道橡胶止水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当长距离顶管施工进入到顶管施工阶段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塌陷的问题或者施工的过程中泥浆涌出来,要在顶管施工的过程中注意将洞口的触变泥浆压住,避免在出洞的时候产生土层扰动的问题。
2.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对触变泥浆合理配置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泥土,对于触变泥浆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合理配置。触变泥浆的配置中,要通过实验验证配置的科学性,还要结合多年的配置经验,将配置方案制定出来,确保整体泥浆的摩擦减少,支撑力提高。在配置泥浆的时候,浆液要搅拌均匀,之后将湿润的泥浆压入到洞中。
3.长距离顶管施工中注浆的每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
注浆施工的时候,对于材料内部的压力要控制,确保压力超过管体水龙头上部的压力,还要超过静止土的压力。在顶进施工的时候,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地面所存在的变形情况充分了解,对施工方法做出调整。在泥浆的出口装置上要将单向阀安装好,避免产生回浆的状况。具体的操作中,要从工程施工实际将降压泵安装好,保证施工顺利展开。
4.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要避免管道后期沉降
顶管贯通后,管道外部的触变泥浆需要置换,使用触变的泥浆压住孔比较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期产生管道沉降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施工已经从原有的地面施工转为地下施工,长距离顶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减少了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还保证了施工质量,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更加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为了更好地发挥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作用,扩大其应用范围,就需要对该技术深入研究,加大技术应用力度,推进城市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