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亦代与郑安娜:唯不忘相思
2019-09-20山西潘彩霞
◎文/山西·潘彩霞
“娜,亲爱的人:至少二十年,我已没用这个称呼给你写信了。如今提起笔来,似乎那些在大学的日子,又回到了眼前……”
1993年1月,郑安娜去世整整两年后,耄耋之年的冯亦代婆娑着泪眼写了这封无处投递的信。遗像前,她生前最爱的水仙花蕾初绽,凝视着这小花,老人眼前又出现了她的身影。
1934年的一个夏夜,沪江大学校园的露天剧场里,同学们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台上,扮演小精灵迫克的女子调皮、可爱,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为整部戏增添了灵气和趣味。台下,在经济系读工商管理的冯亦代看呆了,他一面欣赏,一面痴痴地向往早日结识她,“她娇小的身材,加上诗一样的语言,柔和的声调,似乎是天生要我去爱的人”。
天遂人愿。第二天,他惊喜地在教室门口碰到她,原来,他们选了同一门课。像黑暗中有了一线曙光,世界瞬间亮了,他不再惆怅于为了日后谋生而违背文学兴趣被迫选择商科,不再最后一个进教室,而是第一个冲出教室。为了认识她,他早早坐到教室前排等她,绞尽脑汁制造偶遇,“没话找话”,渐渐与郑安娜熟悉起来。
相思决堤,见面交谈远远不够,冯亦代开始写信,从两三天一封到每天一封,再后来,长长的滨江大堤上,多了他们的足迹。一个一心只想当作家,课余专注于文学巨著;一个是英语系有名的才女,熟读英美古典文学,共同的爱好成为桥梁,他们的谈话逐渐从日常琐事过渡到英美作家的作品上。他的英文还在补课中,她每看到一本好书,便介绍给他读,对于书中的观点,他们往往会汇集到同一看法上去,默契中,彼此相见恨晚。
孤身在校,自幼丧母,很少享受家庭温暖的他倍觉寂寞,周末,她放弃回家的机会,陪他江边漫步,草坪闲谈,料峭寒风中,“风是冷的,心却是热的”;一起到吴淞口看海时,恢弘气势令他的雄心壮志油然而生,每一个愿景里,都有她。
“爱上一个英文天才,不搞翻译才怪。”大学毕业后,冯亦代进入中国保险公司,白天上班,晚上在自成一统的小楼里开始文学翻译,尽管退稿连连,但他没有气馁,有她的鼓励和支持,三冬暖,春不寒。
不久,中日战争爆发,冯亦代被派往香港,身处兵荒马乱,分别时,谁都没有提到婚姻,但两人清楚地知道,他们要找的,就是坐在对面的那个人。
离别使爱情热烈。到香港后,冯亦代饱尝离情和孤单生活之苦,薄扶林道上踽踽独行,海边的草地上形影相吊,良辰美景如同虚设,千种风情无人诉说。无尽的思念中,他提笔给郑安娜写信,要她立刻来香港结婚。1939年6月3日,相爱整整五年后,他们在香港大酒店举行了婚礼。他倜傥多情,她风采照人,在贺词中,朋友们这样写道:“这是美的结合,天才的结合,当然更是爱的结合。”
婚后生活是愉快的,他们一起读书、听音乐、看电影,心意相通;她不喜无所事事,他和朋友们出版《中国作家》(英文版),她帮助他翻译、校对;他信手写来的文章,作为第一读者,她总会提出建议,经过争论和推敲,往往更加顺畅、入目;他喜欢看她在阳台上眺望他时那企盼的笑容,她则喜欢看他在黄昏中燃着烟斗倚着阳台栏杆的侧影,凤凰于飞,比翼共连枝。
1941年,冯亦代离开妻儿,到重庆任职。她不在身边,惟有几多愁思,万般牵挂,在题名《期待的日子》的日记里,他用泰戈尔的诗深情呼唤:“坚定地持着你的信心,我亲爱的,天将要黎明了。希望的种子,深深地在泥土里,它将要萌芽了。”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在朋友们援手下,郑安娜终于逃难到柳州。跟随他到重庆后,他们的家成了“难友之家”,冯亦代因仗义疏财被称为“路路通”“百有份”,不管谁遇到困难,他都会出手相助。面对所求,郑安娜也从无吝啬。被生活所缚,他不得不当“官”,对于不能专事文学,深感苦恼,一有不愉快的事情,便想脱离这份“苦差使”。每逢这时,她便劝他静下心来多读书、多写作,她的平和令他清醒,开始为自己制定读书、翻译的目标。多年后,他回忆说:“没有她那种冷静心绪的影响,我终将一事无成。”
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工作,决心办报,她完全支持。《世界晨报》办起来了,可是因为支持反内战,同情工人罢工运动,报纸成为国民党的眼中芒刺,连连亏损之下,仅仅一年就不得不中止出版。事业垮了,他十分颓废,她一面负担起家庭,一面安慰他:“世上没有永胜不败的事业,这条路不能,另拣一条走好了,一个人最怕没有为事业作牺牲的决心。”她的话,总能治愈他,他的达观心绪重又恢复。
建国后,他们意气风发迎接新生活,冯亦代参加国际新闻局筹备,做喜欢的翻译、出版工作,郑安娜则被录取到全国总工会国际部当了翻译,经常陪同工人代表团出国。尽管因为工作聚少离多,但他们仍然感到欣慰和自豪。
好景不长,1957年,郑安娜陪同一个代表团回国,一下飞机就有“好心人”告诫,要她与冯亦代“划清界限”,因为几句诤言、几点建议,一夜之间,冯亦代已名列黑籍。他不想连累她,请她考虑离婚。面对他的顾虑,她所做的,正如她曾在日记里所写:“能在一切逆流中紧握住你的同伴的手,那才是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感情。”
受他牵连,她成为批判对象,下放无可避免。生离两地,鲜有消息。1972年,他终于有机会去探视她。四年未见,一眼看见她茫无光泽的右眼时,他欲哭无泪——劳改中,因延误治疗,她失去了右眼。当年舞台上的小精灵已被摧残成瘦弱的老妇人,他忍不住悲恸失声。而她,仍是一贯的坦然,反过来安慰他:“只失掉一只眼睛,已是不幸之大幸。”
她的豁达令他钦佩,随着风暴平息,他们相继回京,一间狭小破败的小屋,被他命名为“听风楼”,再大的风雨,他们也将泰然处之。在小屋里,他带领几个青年组织了翻译研究小组,他们争论时,她总是安静聆听,翻译不当的,便及时指出,欧美现当代小说选集陆续问世,每一篇文章里,都有她的心血。
1982年,他患脑血栓,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被朋友们戏称为“保育员”。他健康受损,查找资料的重担全部落在她的身上,每每看到她举着一只大功倍放大镜,用唯一的左眼在书报堆里寻找时,愧疚便涌上心头。流逝的年华引发触动,更加惜时如金,他们开起了“夫妻店”,他出题目,她找资料,文章写出,她是初审人,立论不严谨或是行文草率的地方,她都一一指出,被他称为“一字师”“审稿人”。一张小书桌,两副老花镜,或读,或写,或交谈。窗台上,水仙盛开,岁月静好。
小书桌上结出硕果,《读书》杂志上一篇篇“西窗漫笔”诞生了,其中介绍的海外作家和欧美书讯为中国读者填补了文化沟壑,深受学术界和出版界好评,毛姆、辛格等人的译著也相继问世。他成为人人皆知的大翻译家,而做了大量工作的她,只是默默地站在他身后,偶尔署名,也是在他的名字后边写个“冯之岱”或者“冯之安”,即使笔名,也要冠以他的姓。
多么想,让爱情的列车开到地老天荒,然而,离别不期而至。1991年,她因中风猝然离世。“我尚在人间,你却已魂归离恨天了,除了我对你的朝夕思念,还能有什么呢?”流连在她的爱里,他热泪斑斑。
2005年元宵佳节,乘着漫天雪花,带着往事、誓言与约定,他去与她团聚,苍茫天空,水仙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