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运用腹腔镜远端D2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9-09-20孙伟
孙 伟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情况之一,一般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工作压力提升所致。该病属于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问题,会导致患者腹痛、食欲下滑、腹泻、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与饮食困难等情况[1],对患者生活与工作过程影响。本文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8例,分析运用腹腔镜远端D2根治术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57.32±4.15)岁;肿瘤位置上,胃体为11例,胃窦为23例;试验组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从48~75岁,平均(56.09±3.62)岁;肿瘤位置上,胃体为13例,胃窦为2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运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后辅助患者做好平卧位,在上腹正中位置设置长约20 cm的手术切口。进入腹腔后做好腹腔探查,了解肿瘤病灶与周围组织情况,剥离结肠系膜千叶与胰腺包膜,离断胃血管与韧带组织。将N0.4d、No.4sb做有效清理,将胃大弯充分暴露,而后解剖胃结肠干。做No.14v淋巴结清扫,再离断对应的动脉与静脉组织。做No.6淋巴结清扫,再解剖胃十二指肠动脉,离断胃右动脉。进行N0.12a、No.5有效清理,做好腹腔干解剖,最后进行N0.7、No.8、N0.9、No.11p等淋巴结清扫,手术操作完成后将手术标本全部取出做检验,同时做好消化道重建处理。试验组运用腹腔镜远端D2根治术治疗,通过全麻气管插管,辅助做好平卧位,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腹压控制在12 mm Hg,做好对应打孔置入手术工具,后续腹腔病灶探查以及手术操作与参照组后续操作一致。
1.3 评估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主要集中在胃瘫、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
1.4 统计学分析:收集治疗数据,通过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手术治疗有关指标情况:见表1。在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各手术指标上,试验组各项明显少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有关指标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有关指标情况(
注:两组对比,P<0.05
组别 手术时长(min) 手术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淋巴结清除数量(个)试验组 205.53±4.25 142.47±26.35 50.48±15.26 10.27±1.43 25.97±2.18参照组 179.57±2.09 216.05±37.44 68.35±18.42 13.87±2.15 23.78±1.39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2.2 患者并发症情况:见表2。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试验组17.65%,参照组23.53%,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传统胃癌开腹D2根治术治疗中,手术切口相对较长,创伤较大,治疗效果相对确切,但是治疗损伤更大[2]。这种操作会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甚至恢复理想度不足。而腹腔镜技术可以通过手术操作创伤的下降,同时运用腹腔镜等技术的辅助来提升对病灶与有关组织的观察细致度,减少病灶清除的遗漏,发挥对病灶更细致全面的观察效果[3],兼具了检查与治疗的双重效果。同时这种手术治疗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迅速,有助于更早下床活动,患者胃肠活动能力恢复更快。本研究中,在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各手术指标上,试验组各项明显少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试验组17.65%,参照组23.53%,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低创伤与高恢复效果更为显现。提升恢复效果的同时,更好的控制并发症,手术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进展期胃癌运用腹腔镜远端D2根治术治疗可以有效的发挥病灶清除效果,降低手术创伤,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治疗安全与效果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