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NAS技术微视频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2019-09-20李宏明李智彦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设备建设

李宏明 李智彦

(1.台州学院信息技术中心 浙江台州 318000;2.台州电视台 浙江台州 318000)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许多视频不再特定使用专业摄像设备进行拍摄,拍摄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单个视频的长度一般也都在几十秒至几分钟之间,我们把这类由智能移动设备拍摄的小视频叫做微视频。与传统视频的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不同,微视频的拍摄时间和地域更随意、主题种类更多、参与人员更广、拍摄数量更大。微视频的个体虽小,却是构成视频档案的一个主要分支,海量的微视频也必然构建出宏大的社会内涵,所以如何做好微视频档案建设已成为当今丞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微视频档案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DV、数码照相机等设备都具有强大的视频录制功能,设备操作简单,使得参与拍摄的人员更加广泛,拍摄者可随时随地记录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由此产生的微视频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文件格式众多,且互不兼容;第二、画面质量有高有低,拍摄形式有横有竖,缺乏规范和标准;第三、镜头数量众多,有效镜头很少;第四、个人色彩浓重,镜头重点不突出;第五、建档意识薄弱,文件存储随意;第六、设备损坏或人为操作失误,造成视频文件丢失现象严重;第七、缺乏网络管理技能,视频资料利用率不高。综合分析,微视频档案建设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微视频档案建设意识薄弱。第一,由于微视频档案拍摄主体为个人,所以具有非组织化特征;第二,微视频的形成缺少完整的背景信息,内容相对零散,具有非结构化特征;第三,微视频档案形成于个人或微组织,保存形式具有非制度化特征;第四,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视频档案数量上具有海量化特征。微视频的上述特征使其在建档时容易被人忽视,加之缺乏制度保障,微视频档案建设始终游离于传统档案管理体系之外。

(二)微视频录制缺乏技术标准。智能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摄像功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分辨率、存储容量、屏幕尺寸、感光度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结果:第一、视频画质提高过程中,产生的微视频档案标清与高清并存;第二、微视频单镜头时间控制不当,有些时间过长容量过大;第三、拍摄随意,垃圾镜头较多,画面横竖不分,后期无法编辑;第四、测光点不同,画面明暗差别较大,有些曝光过度无法进行后期处理。

(三)大容量存储技术缺失。微视频档案虽然个体容量很小,但是生成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个体数量非常庞大,随之产生的存储问题就越发突出。第一、使用光盘进行存储,存储容量小,使用寿命短;第二、使用便携式移动硬盘存储,存储容量虽然比较大,但是移动硬盘稳定性很低,轻微震动和闲置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硬件的损坏;第三,采用容量更大稳定性更好的3.5寸硬盘进行存储,但是没有长期规划,扩展性很差。第四、缺乏大容量安全管理机制。

(四)微视频网络管理平台缺失。由于微视频档案数量众多且都随机产生,保存方式和保存途径问题比较突出:第一、即时保存会消耗大量时间;第二、上传公共网络平台流量较大,速度十分缓慢;第三、单机保存存储容量扩展性差,安全性不高;第四、个人和微组织无档案数字化管理经验,搭建基于WiFi的存储网络选型困难;第五、搭建专业网络存储平台费用昂贵。

二、存储技术对比分析

目前,基于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开放系统被用户广泛应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占据了存储市场的主导地位,外挂存储根据连接方式可分为:直连式存储(DAS)和网络化存储(FAS),网络化存储又根据传输协议的不同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随着微视频数据量不断增加,文件备份、损坏恢复、存储扩展、远程灾备等细节成为选择存储方式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直连式存储(DAS)。数据读写过程都需通过主机操作系统处理,占用主机20-30%的系统资源,影响系统速度,并且数据量越大影响越严重;主机和存储之间通常采用SCSI连接,SCSI通道连接有限,带宽不到百兆,随着主机处理器性能提高和存储阵列容量增加,SCSI通道变成了读写操作的瓶颈;主机和存储阵列进行扩展升级时都会造成读写操作的停止,并且硬件必须由原厂提供,由此会带来许多不便。

(二)存储区域网络(SAN)。采用光纤通道技术建立专用数据存储区域网络,主机与存储阵列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进行连接,带宽可到2Gbps;但各设备生产商光纤交换技术存在差异,主机和SAN存储系统存在兼容性要求,加之SAN造价昂贵、操作复杂,很难被个人和小微机构所应用。

(三)网络接入存储(NAS)。它以数据为中心,以提供文件传输服务为主,采用TCP/IP技术建立数据存储内部网络,主机与存储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设备与主机彻底分离,所有数据都进行集中管理,主机带宽得以释放、性能得以提高;TCP/IP为网络标准协议,满足此协议的设备都能够实现互连互通,无兼容性要求,大大降低了建网成本。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选择NAS网络化存储更加合适,因为:第一、NAS减轻了主机的负担。NAS设备使主机与存储相互独立,NAS只帮助主机完成文件的服务和读写操作;第二、方便数据共享。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品牌的设备可以通过标准网络拓扑结构互相访问;第三、较强的扩展性。只需添加硬盘就可提升容量,搭建方便快捷,造价经济实惠,非常适合数据量飞速膨胀背景下普通用户的使用要求;第四、主机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减少了停顿带来的不必要损失;第五、NAS的文件服务特性非常适合微档案快速建档的传输要求;

三、基于NAS技术微视频档案数字化建设举措

微视频以它的“短、快、精等特点存在于这个时代,迎合了瞬息万变的社会高频率快节奏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寻求时间简短而内容精炼的快餐文化需求。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果做好微视频档案的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微视频档案建档意识。微视频从无足轻重、随意存放,直到发展成为网络文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反映出了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做好微视频档案建设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强化意识。第一、制定微视频档案建设制度。明确的制度是有序开展工作的基础;第二、微视频拍摄要基于特定事件的大背景,避免过多的个人色彩;第三、对微视频进行目录化管理;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大容量网络存储平台,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管理;第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专业技能。

(二)建立微视频档案录制技术标准。微视频由于涉足门槛低、非官方、非权威等特征,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娱乐功能为主,所以对其进行档案化建设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第一、使用高清模式录制,分辨率需达到1280*720;第二、录制时间不宜过长,单个镜头控制在30秒以内;第三、用智能设备拍摄时,注意画面横竖关系,使用横向拍摄,禁止垂直拍摄;第四、禁止逆光拍摄,防止曝光缺陷。

(三)建立基于NAS技术的网络存储平台。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微视频档案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微视频时间较短,单个文件容量不大,但每次产生的文件数量较多;第二、由于微视频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所以对其传输保存的频率会比较高;第三、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参与微视频拍摄的人员更加广泛,所以进行文件上传时地点会比较分散;第四、在无线覆盖较好的区域,选择无线传输更加方便快捷;第五、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成为未来发展的需求。基于微视频的以上特点,综合考虑存储网络的建设成本和系统搭建效率,使用基于NAS(图1)技术网络存储是比较好的选择,它能够很好的满足微视频档案建设的需求。

微视频档案存储中心建设可以从单个局域范围做起,存储操作主要以文件服务为主,相当于一个小型局域网媒体服务中心;NAS存储可以使用专用设备,也可采用服务器加Windows Storage Server软件模式,存储介质采用稳定性更好、支持NAS技术、支持24小时连续工作的3.5英寸黑盘;同一局域网内有多台电脑作为采集客户端设备,他们通过交换机同NAS存储连接,移动设备还可通过WiFi与NAS存储进行数据交换;NAS存储自带操作系统,可实现文件管理和Raid数据备份;搭建基于NAS的微视频档案网络存储系统如下图(图2):

局域网范围的NAS存储网络建设为下一步广域网范围的互联做好了准备,通过运用光纤技术和防火技术,建立NAS与SAN互补的存储结构(图3),微视频档案将实现异地安全共享与备份。

四、结语

微视频档案是移动智能设备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时间短、数量多、实时性强等特点,在档案数字化建设多样性的今天,微视频档案已经成为数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微视频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技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而NAS技术以其灵活性强、扩展性好、网络特性佳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微视频档案建设的需求,但是我们还需强化微视频的管理意识,并为其建立相关技术标准,融合SAN和NAS技术扩大其管理网络,伴随着我国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视频的建设工作将逐步得到完善,而海量的微视频档案也必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设备建设
夹送辊抛光机在热轧设备上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Thync穿戴设备:可以换心情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