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
2019-09-19
[摘 要]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推进基层党建体系建设,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基础,健全组织架构、创新机制体制、丰富管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欧阳路街道党工委深入调研、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探索家园党建新模式,抓党建、聚民心、促和谐,促进社区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协同发展。
[关键词]家园党建;四治;社区治理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工委针对社区党建领导基层治理凝聚力问题,深入调研、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探索打造出居民区家园党建新模式。积极构建党总支街区联建、党支部责任区共建、党小组楼组自建的“三建”工作方式,有效促进“融合各类资源、融汇各类智慧、融通各方人心”,实现每幢居民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社区发挥作用。
一、构建“家园党建”模式的动因
街道党工委构建居民区“家园党建”治理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考量:
一是顺应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需要。上海市委专门召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就增强全市城市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构建市区街道居村四级联动体系做出了重要部署,并发布了涵盖城市基层党建20条具体内容的《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为落实好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适应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形势,探索强化居民区党小组功能。欧阳路街道党工委通过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到居民区党建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街道党工委必须顺应大势,创新实践,切实加强居民区党建。
二是加强社区基层党建的内在需要。欧阳路街道党工委深入调研各居民区党建工作,了解到现有居民区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凝聚社会资源,合力推进社区共治自治德治法治的能力比较有限。比如居民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居民区党小组通过整合升格为党支部后,工作触角、工作臂力的延伸没有实质性进展;居民区围墙外的管理特别是在一些街区中跨部门、跨小区等交叉区域存在一定的管理薄弱地带;社区党员存在老龄化、流动性强的特点,党支部在管理上很难覆盖,党员发挥作用较为局限。街道党工委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居民区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
二、深入调研,严密组织
1.党建统领,搭建有效平台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发挥社区党建龙头作用,整体谋划、总体部署,点面结合,搭建平台,统筹推进,强化社区治理的“认同感”,有效推进居民区家园党建工作。在党工委层面,通过为社区各界参与社区治理搭建议事服务平台,广泛吸纳不同层面的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让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诉求有场所、利益得保障,为推进“家园党建”营造良好社区家园环境。在党总支层面,通过搭建街区联席会议平台,统领各方资源,打破围墙内外治理壁垒,及时发现并解决小区内难点、热点问题,找准治理盲点、缝隙,精准对接社区治理的需求,提升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党支部层面,做实“虹阳微家”议事平台,提升群众协商治理的参与度。
2.统筹推进,聚集各方合力
街道党工委注重发挥居民区家园党建各层级党组织推进优势和集聚效应,点燃社区治理“推动器”。在党总支层面,做实街区联动机制。居民区党总支以“虹阳家苑”为主阵地,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对应的街区,通过定期召开街区联席会议,共商街区公共事务,共享管理服务资源,实现街区联建,促进社区共治。在党支部层面,做强党建责任区。居民区党支部以“虹阳微家”为主阵地,划小划实责任区,落实责任区负责人。做实网格化管理单元,整合协调责任区内行政资源、“两新”组织资源、社会组织资源,共同参与平安志愿服务、“美丽家园”建设、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在黨小组层面,做优“楼组党建”品牌。一方面将党员“请出家门”,充分发挥党小组长、楼组长的作用,引导党员带头参与“虹阳人家”建设、“漂亮楼道”创建、加装电梯和垃圾分类等小区综合治理活动,推动更多党员敞开家门、打开心门,成为楼组自治的骨干;另一方面将服务“送进楼组”,以深化“先锋楼组”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学习和活动平台,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做到党员送学教育在楼组、服务群众在楼组、自我管理在楼组、培养骨干在楼组,打造“一个楼组一面旗”。
3.双重覆盖,注重工作实效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构建居民“家园党建”工作格局,不仅在党的组织覆盖上下功夫,而且在党的工作覆盖上抓落实,确保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双落实,强化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开启了社区治理“加速度”。
一是抓共建。在党组织引导下,辖区内80家“两新”党组织全部与所在地居民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部分无党组织的企业和沿街“五小单位”也自愿加入,亮明党员身份、做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参与迎进博“六无”整治、共同推进责任区共建。
二是抓载体。通过深化“一个党员一盏灯”“党员就在我身边”“街区联建”“虹阳微家”平台等党建活动载体建设,将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搭建“家门口”服务平台。
三是抓队伍。努力提升党组织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与针对性。对党小组长开展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以“专题培训+交流互学”、“个人自学+分组讨论”等方式有效提升新任党小组长的履职能力,制定党小组工作制度、 “虹阳人家”工作职责。党建责任区负责人参加区委组织部召开的全区书记培训,并制定“虹阳微家”工作职责,进一步提升能力,开阔视野。
4.聚焦四治,提升社区温度
街道党工委将构建“家园党建”的重点放在促进社区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治”协同发展上,有效增强社区治理认同感。通过强化“街区、责任区、楼组”三个层级的责任制,深入挖掘、宣传基层党员示范典型,让党组织标识化、具象化,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引导鼓励更多党员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人人“学先进,做模范”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虹阳家苑”“虹阳微家”“虹阳人家”等党建品牌建设,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建引领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水平。
三、党建引领显成效
欧阳路街道抓党建、聚民心、促和谐,不断推进居民区“家园党建”工作,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党组织坚强有力,真正做到一呼百应。通过推进居民区家园党建,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和活动凝聚。在搭建虹阳家苑议事平台后,吸引辖区各级党组织、各类单位参与到社区议事中,通过立足本职、发挥所长。比如,邮电居民区党总支针对居民提出的改建小花园的需求,通过联席会议发动成员单位共商共议,共建单位上海盛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立足本职,主动认领任务,改建小花园,安装休闲椅,为居民提供休憩的场所。又如,蒋家桥居民区党总支针对群众提出的改善绿化环境的需求,上海中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发挥本职优势,制作园艺小品,提升社区品质。此外建设居民区、董家宅居民区与共建单位联建开展了社区运动会以及老年普拉达的课程,让社区单位成为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的主力军。
二是社区自治文明有序,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上。通过“虹阳微家”品牌建设,最大程度提升党员参与社区议事的积极性,“虹阳微家”议事平台,成为居民掌握话语权渠道,有效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功能。例如,邮电居民区的“红太阳”虹阳微家议事平台,通过党员打开家门,以“议事厅”的方式,让党员群众共商共议、共同调研解决了诸如绿化围墙倾斜、小区旋转门笨重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问题。又如建设居民区“董阿姨居民议事厅”——虹阳微家,聚焦老式里弄垃圾无垃圾厢房难以开展垃圾分类的困境,聚集党员骨干、社会组织,集思广益,最终采取定时定点由环卫工人收集的方式开展。党員带头引领,将垃圾分好类、装好袋,统一在投放点放置,让老式里弄也赶上新风尚。
三是社区关系融洽,真正做到居民亲如一家。通过虹阳人家的建设,有效改善楼道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在楼道内党员亮身份,做表率、自制楼道公约,带头开展“六必访”活动,真正关心、帮扶好楼道老年人。通过小手拉大手、小小楼组长,增强家风建设,共同助力垃圾分类等问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的居民请出家门,共拍全家福,共同开展漂亮楼道、虹阳人家的建设。
欧阳路街道“家园党建”社区治理模式试点,将党建逻辑和自治逻辑有效融合,融汇于家园构建中,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民生;通过基层党建组织力资源的融合、主体的扩容、范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成为提升基层党建组织力工程的通道。尤其是,将党建“街居纵向结构”与“层圈结构”有机融合,基层党组织成为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连接者、倡议者和行动者。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