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治疗脑干卒中展神经损伤的效果
2019-09-19李晓泉王淑娟张雷
李晓泉 王淑娟 张雷
[摘要]目的 观察眼针治疗脑干卒中后展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沈阳市浑河新城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脑干卒中出现展神经损伤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對照组(n=22)。两组患者均给予现代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眼针治疗。连续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第2、4疗程结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第2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两组第4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眼针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干卒中后展神经损伤症状。
[关键词]眼针疗法;脑干卒中;展神经损伤;现代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6(a)-018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ye acupuncture treating abducens nerve injury after brainstem stroke. Methods All of 42 patients with abducens nerve injury after brainstem stroke from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Shenyang Hun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n=20) and control group (n=22).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moder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ye acupuncture additionally. 10 consecutive time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4 courses.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and fourth courses,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econd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8),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fourth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32). Conclusion Eye acupuncture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abducent nerve injury symptoms after brainstem stroke.
[Key words] Eye acupuncture; Brainstem stroke; Abducens nerve injury; Moder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眼针疗法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灸“九针十二原”之一微针疗法的一种[1]。该疗法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彭静山教授根据华佗观目“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观点启发,结合50余年临床经验于1974年发明的[2]。经过40余年的发展和推广,眼针疗法已形成了具有独立严谨标准规范的理论体系。眼针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治未病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眼针疗法对脑干卒中后展神经损伤症状的缓解情况,发扬并推广眼针疗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沈阳浑河新城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干卒中后出现展神经损伤的患者共42例,均符合2014年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4]。所有患者均在分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可随时暂停入组观察,同时报请沈阳市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临床观察。通过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年龄(59.85±6.25 )岁;男15例,女7例;左利手2例;病程(2.52±0.76)个月。治疗组20例,年龄(57.95±3.98 )岁;男14例,女6例;左利手1例;病程(1.82±0.52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2014年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4]:脑干卒中病史,出现展神经损伤症状。
1.2.2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中风病、眩晕病诊疗指南[4],脑干卒中后出现展神经损伤症状。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②中枢性神经损伤症状累积展神经而出现复视、眼球向健侧凝视、水平或垂直眼震。眼针疗法观眼识病,观察双眼白睛络脉分布情况。
1.3.2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展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复视、眼球向健侧凝视、眼震症状减轻70%以上;有效:复视、眼球向健侧凝视、眼震症狀减轻50%以上;无效:复视、眼球向健侧凝视、眼震症状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脑干卒中诊断标准,并出现展神经损伤症状;②符合中医中风、眩晕诊断标准,并出现展神经损伤症状;③年龄30~80岁;④同意接受眼诊治疗者。
1.5排除标准
①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展神经损伤;②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病引起的展神经损伤症状;③格林巴利等神经源性疾病引起展神经损伤症状;④眼病引起的复视;⑤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疾病;⑥血液系统疾病。
1.6自愿原则、伦理学及安全性评价
入组患者均自愿参加这项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内容全面告知给调查人员,所有研究结果均保密,患者姓名不会出现在任何研究报告和公开出版物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采用眼针针刺治疗。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均采取保密原则,并报请沈阳市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实验。眼部皮肤浅薄,容易出血,故治疗结束后需较长时间按压针孔;本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者需小心谨慎,操作时应与患者充分沟通,程度以患者能耐受为主。
1.7治疗方法
1.7.1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以局部低频电刺激,局部热疗等。伴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给予运动疗法等物理治疗。
1.7.2治疗组 在此基础上加用眼诊针刺治疗,头针穴位选择:根据眼针诊断方法,观眼识病。选择不同眼诊穴位治疗。采用一次性毫针0.30 mm×25 mm。采用留针法。进针手法轻柔,持针稳重,刺入穴位后不进行提插捻转操作,可采用“双刺法”加强针感,以患者眼球湿润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对眼针的耐受情况,每次留针15~20 min。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第2、4疗程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第2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第4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对照组患者第2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第4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两组第2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两组第4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表1)。
2.2观眼识病(典型病案)
患者张某,女,64岁,2017年3月24日来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口角歪斜3个月。患者3个月前在家中吃饭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急于沈阳市某医院就诊,行头CT提示:脑干出血,约2 ml。来我院就诊时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语言不利,伴有右眼复视,水平眼震,右眼球向左侧凝视,外展不能,眼裂增宽,闭目露睛。既往: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神清,语言不利,记忆力、计算力、时间空间定向力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瞳孔等大等圆,D=3.0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眼复视,水平眼震,眼球向左侧凝视,外展不能,眼裂增宽,闭目露睛,口角向左侧歪斜,鼓腮不能,伸舌居中。悬雍垂向左侧歪斜,构音欠清晰,右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反射亢进,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踝反射、膝反射亢进。右侧肢体及面部痛温觉减弱,右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闭目难立试验、跟膝胫试验不能,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肢体正常。颈部无抵抗,Kernigs阴性。辅助检查:头CT:脑干出血。诊断:1.脑干出血。2.高血压2级。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健脾和胃。观眼:右侧(患侧)目外眦附近上焦、肝区可见成片的鲜红色成片细小血丝;目内眦附近脾胃区可见粗大紫红色怒张络脉,从脾区斜行至胃区;肾区可见浅红色分叉较多络脉。左眼(健侧)肝区、上焦区可见浅淡成片的络脉。治疗:①口服药物营养脑细胞治疗;②眼针疗法;③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头晕症状缓解,右眼眼裂增宽,闭目露睛症状有所改善,鼓腮漏气症状缓解。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口角歪斜症状缓解,头晕、右眼眼裂增宽,闭目露睛及鼓腮漏气症状基本消失,复视范围减少,凝视症状有所缓解,吐字较前清晰,右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闭目难立试验、跟膝胫试验能配合。治疗4个疗程右眼无眼裂增宽,闭目露睛,无复视,无水平眼震,无头晕、无鼓腮漏气症状,口角歪斜症状明显好转,右眼球外展功能略有恢复,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恢复,右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闭目难立试验、跟膝胫试验无异常。
3讨论
3.1定位诊断
患者诊断为脑干出血,经过DSA检查提示为基底动脉脑桥支的旁中央支动脉破裂出血引起,主要累积脑桥中部的展神经核。眼球运动主要依靠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控制[6-7]。本例患者出现复视、右眼向左侧凝视、外展受限为展神经损伤症状并出现核性眼肌麻痹。考虑本次脑干出血的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基底动脉系统中桥脑支的小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弱,脆性增加,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引起小动脉破裂出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责任血管明确,责任病灶清晰。
3.2观眼识病
从形态上看上焦区和肝区络脉根部粗大、怒张,为顽疾、病程较长、瘀血证。脾胃区络脉模糊成片,为脾胃气机失调。肾区络脉离断,为血液循环障碍。从颜色上看鲜红色代表新病、急病。紫红色代表病势加重。浅淡说明气血不足。本例患者肝阳暴亢,引起瘀血阻窍,肾气及脾胃气机失调,引起肢体活动不利。故治疗上宜以醒脑开窍,平肝潜阳,培元固本,健脾和胃为主。
中医传统疗法,尤其是针灸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和疗效。桑小红[8]针灸治愈动眼神经麻痹1例。高淑红等[9]“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愈脑干出血后动眼神经麻痹1例。杨光[10]采用针刺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确切有效(有效率达93.5%)。高广江等[11]采用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确切(有效率达95%)。孙晓琳[12]认为,眼针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符文彬等[13]应用眼针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患者41例,证明眼针对其病情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吴宁霞等[14]经过临床试验证明针刺配合电针仪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最有效的方法。毛爱民[15]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眼针取穴取上焦区、脾胃区及下焦区,可以达到健脾胃,补气血,疏理肝胆之气,通经活络之功。
综上所述,眼针治疗具有调和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的优势作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田维柱,海英.眼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
[2]王鹏琴.彭静山眼针疗法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
[3]彭静山.针灸秘验与绝招[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7-80.
[4]2014年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组[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 38(1):1-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89-90.
[6]吴江,贾建平.八年制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13.
[7]Rungger-Brandle E,Dosso AA,Leuenberger PM.Abducens nerve an early featur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7,41(10):1971-1980.
[8]桑小红.针灸治愈动眼神经麻痹[J].江西中医药,2016,47(5):59-60.
[9]高淑红,张元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干出血后动眼神经麻痹1例[J/CD].中華针灸电子杂志,2016,10(2):77-78.
[10]杨光.针刺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应用与机制初探[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57(9):85-87.
[11]高广江,海英.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184-186.
[12]孙晓琳.眼针联合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1(2):352-354.
[13]符文彬,樊丽,李伟雄.眼针治疗急性脑梗塞[J].上海针灸杂志,2017,20(3):14-15.
[14]吴宁霞,马俊玲.针刺配合电针仪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5例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信息文摘,2017,17(93):185.
[15]毛爱民.眼针体外结合治疗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18,30(10):856.
(收稿日期:2018-11-20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