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

2019-09-19高爽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外科河北秦皇岛0666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循证下肢血栓

高爽(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外科,河北秦皇岛 066600)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其肠蠕动缓慢,血液的浓稠度也会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因此,也需要得到重视[1]。与此同时,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多,需要采取有效地、科学的措施进行护理协助,而循证护理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差异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更好地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寻找有效地策略,并通过科学依据、临床经验推动护理实践的发展。该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下肢骨折的患者为调查的对象,并且在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患者中选取了160例进行数据化分析,着重探究循证护理在疾病改善上的实际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选取了在该院就诊的下肢骨折的患者为调查的对象,并且在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患者中选取了160例进行数据化分析。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随机的进行护理方案的人员分组,其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患者年龄在4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3.5)岁。从发生原因上看涉及交通事故、机械受伤、跌倒等,所有患者在常规资料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除此之外,排除了手术不耐受情况、恶性肿瘤,以及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切口处理、康复指导、病情监测等,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观察组为循证护理,首先,需要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并对护理知识进行分段讲解,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技能。随后,根据患者提出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循证护理理念进行实践指导,包括对患者的疼痛度改善、并发症预防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等。具体而言,在疼痛度护理上要多加注意,这有可能导致患者血压、心率异常,可使用镇痛药干扰,并防止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2]。在并发症护理上则需要对年龄较大、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加强营养补给、压疮预防等,保障身体各项元素供应,防止便秘等。在功能训练上,则需要加强指导锻炼和自我锻炼意识的建立,并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从训练的幅度、频率上进行逐级优化、加强,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1.3 评价标准

该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并发症结果的调查统计,并着重关注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其次,对患者的治疗改善基础问题进行调查,其主要包括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随后,对患者的疼痛度情况进行界定,并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结果分析。最后,则是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1.4 统计方法

在该研究中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专业计算方式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具体化的指标来做治疗、护理方案的确认,并能够明晰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控制结果。具体而言,该次实验在基础状况、疼痛度评分上使用计量统计,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使用计数统计,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分析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3.8%(3/80),对照组为 11.3%(9/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内容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切口感染(5例)、静脉曲张(4 例)、皮炎(1 例)等。

2.2 基础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与此同时,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从具体结果上看,观察组的恢复速度更为快速,能够说明护理工作的成效,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愈合时间对比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愈合时间对比结果(±s)

组别 住院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月)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值P值18.1±2.6 13.2±1.9 6.251<0.05 16.8±0.6 11.3±0.4 3.519<0.05 5.2±0.9 4.1±1.1 5.610<0.05

2.3 患者疼痛度结果对比分析

除此之外,在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析中,观察组的 VAS 得分为(3.51±0.24)分,对照组则为(5.22±0.28)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5,P<0.05)。

2.4 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分析

最后,患者在满意程度上面也给予了观察组更高的评价,即总满意率为93.8%(75/80),对照组则为86.3%(69/80)。而患者更多的反馈是增加对疾病的讲解,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手术。此外,也有患者更为担心手术治疗费用,希望在合理范围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压力。

3 讨论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而言,手术治疗不仅会给患者带心理负担,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他们更加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给子女带来的生活照顾上的困扰。与此同时,患者的肢体活动受到了限制,如果没有良好的护理支持,则会影响到行动能力的恢复。为了更好地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加强康复锻炼、采用循证护理具有积极作用。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并发症问题,而最受关注的则是深静脉血栓。其发生后可能引起患者的其他功能组织结构受到损伤,如果病情严重则会引发患者的死亡。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生命健康都会受到疾病的威胁。而下肢骨折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这也会导致一些并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存在血流障碍的时候,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关注和提醒,适当地进行身体活动,有效地防止压疮、褥疮发生,从而防止对皮肤、肢体功能造成的新的伤害,提升治疗期间的整体生活质量[3]。

有相关学者也针对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寻找与归纳。在阅读资料之后,我们认为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点,则是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由于患者在长期卧床休息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在实施手术操作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时,血小板的凝聚能力强,并促使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水平提升[4]。第二点,则是血流速度变缓。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常常处于制动状态,而卧床休养时,血流速度也会由于肌肉的松弛状态而发生改变,并表现为减缓流速,这也会导致血液中的细胞停滞在血管壁周围,并引发血栓问题[5]。第三点,可以认为是血管壁受到损伤。在患者手术牵引得到过程中,难免对静脉局部情况造成损伤,这也是最为直接的一个原因,会导致患者的康复速度减慢。

在护理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的建议,在大肠蠕动良好的情况下,以及科学饮食的搭配下,有助于身体质量的回复。而保持大便畅通,也可以降低腹压力,从而发挥预防血栓的作用。而对于天气寒冷的季节,患者可以加强按摩、保暖保护,促使血液循环的畅通,防止血栓。最后,则是在药物护理上的优化,并使用到低分子肝素针进行治疗[6]。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是否存在皮肤瘀斑、出血等,定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查,关注引流液的颜色变化。

循证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除了患肢部位的护理考虑外,也会对患者存在的其他疾病,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提升护理配合度。在护理期间,需要医护人员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减少陌生感,并通过专业手段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提升治疗的有效率。护理人员通过护理经验的积累和分享,在临床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将知识点和患者情况相结合,并考虑到患者的迫切需求,积极地改善服务态度,运用先进的护理理念,这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升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归纳的,是相互切磋与学习的成果。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问题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并有助于缩短治疗用时,缓解疼痛度,是护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患者也对此表示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稿约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