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浴护理在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2019-09-19尤秋惠江苏省无锡国济康复医院护理院江苏无锡2140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传导病患

尤秋惠(江苏省无锡国济康复医院/护理院,江苏无锡 214000)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长期存在高血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1]。其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胰岛素的分泌存在缺陷,导致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会受到累积,造成一定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其中最让患者难以耐受的就是周围神经的病变,以下肢症状最为显著,患者呈现感觉异常和对称性疼痛,最初患者会出现麻木、触电样的感觉,随着症状的加重,患者下肢的异常感知会逐渐行走至膝上,严重者可能导致下肢关节病变,甚至出现溃疡,患者感觉疼痛难耐[2]。经有关研究显示[3],对DM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使用中药足浴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此该文以2018年10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段,进行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DM下肢周围病变的52例患者为本项研究的对象。入选标准[4]:(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TO)对DM周围神经病变的判定标准;(2)患者腱发射减弱,足背动脉搏动正常;(3)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不足45 m/s,感觉传导速度不足40 m/s;(4)患者自愿参加该项研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筛除标准[5]:(1)足部存在严重溃疡或坏疽;(2)存在其他重要脏器病变;(3)因其他疾病的原因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并近期出现感染的患者。将其中2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26例则划入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 14:12、13:13;年龄范围 30~69 岁、28~71 岁,年龄平均值为(52.1±4.4)岁、(51.8±4.3)岁;患者的病程时长分别为 3~10 年、2~12 年,病程平均值为(5.3±2.1)年、(5.2±2.1)年。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经检验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严密监测血脂、血糖、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严格控制摄入的饮食,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遵医嘱予以药物控制血糖,如胰岛素、前列地尔或甲钴胺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辅助使用中药足浴,具体包括:(1)足浴前先检查患者的下肢的皮肤状况,尤其是双足,是否存在红肿、溃疡和破损的情况,修剪患者的指甲,确认患者双足皮肤无破损后再足浴;(2)选用黄芪、桃仁、桃花、丹参、鸡血藤、络石藤、玄参、玉竹、天南星、忍冬藤和桑枝的药物制作足浴液,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5 000 mL的水中熬煮,倒出一半的药汁于足浴盆中,待水温降至38℃左右时,将患者的下肢放入盆中,水位高于踝关节15 cm以上,浸泡 1 次/d,30 min/次,连续足浴 30 d;(3)足浴结束后,对患者的双下肢和足部进行按摩,按摩区域由足心—脚趾—足背—足跟—小腿,按摩的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宜。同时为病患选择透气性良好的棉质袜子和舒适柔软的鞋子,袜子不可过于紧绷,注意患者足部的保暖,在秋冬季节,可为病患的下肢和双足涂抹润肤膏,避免过于干燥,时刻关注病患下肢和足部的皮肤情况,避免出现红肿和溃疡。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合其改善情况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优、可、差三个阶段[6]。患者下肢无感觉异常,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以上即为优;患者下肢症状明显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3~5 m/s即为可;患者下肢临床表现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未见明显改善即为差,以前两者相加为护理有效。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s),m/s]

表1 两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s),m/s]

组别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护理前 护理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6)观察组(n=26)t值P值39.2±5.2 39.5±5.9 0.195 0.847 46.5±5.7 57.9±5.6 7.275 0.000 36.8±4.5 36.5±4.3 1.065 0.292 45.2±6.7 58.8±6.4 7.484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6.9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的发病过程缓慢,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病变的高发区域在患者的双下肢,多于患者代谢功能紊乱、缺乏神经营养因子、血管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7]。当患者的血糖过高时,会激活多元醇代谢途径,提高神经细胞内的渗透压,引发神经细胞病变,同时它还抑制神经组织对肌醇的摄入,降低神经纤维活性,引发神经病变;另外,长期存在高血糖会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导致单位时间内血流的通过量较低,氧气供应不足,从而损伤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细胞死亡[8]。

从中医的辨证角度来看,DM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与气血两虚有关。气推血行,气血不足导致血液的流通受阻,阴虚旺盛而损伤脉络神经,因此针对症状的治疗多以滋阴补气、活血化瘀为主[9]。黄芪有通络补气之效,红花与桃仁、丹参一样可活血化瘀,几种药物联用可有效患者气虚不足,血运不畅的现象。同时玉竹和玄参是滋阴生津的良药,与鸡血藤、忍冬藤、络石藤和桑枝等具有祛风功效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阴虚旺盛、脉络受损的现象。将上述几种药物通过足浴的方式,可以直接借助水温的刺激,扩张双足的皮肤血管,是药效直达下肢,促进其血液循环。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双足及下肢进行按摩,可以加快下肢的血行速度,增强机体组织和经络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和组织修复的能力[10]。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在护理效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使用足浴时需注意不可在饭前或饭后的30 min内进行,避免对病患的胃功能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对DM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患辅助足浴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效果,应用结果显著。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传导病患
高血压脑出血CT 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