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并分析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9-09-19刘晓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多发性休克下肢

刘晓菲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多发性骨折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的创伤疾病,在骨折发生后,器官组织因失血较多容易出现缺氧缺血的情况,从而引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较为严重的病理综合征[1]。对于此类患者,如果不能接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直接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为确保抢救成功,保障生命质量,需要做好急诊护理工作[2]。基于此,该院2018年5—12月将收治的68例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希望为提升临床急诊护理水平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以在该院治疗的68例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合并不同程度休克;(2)受伤至就诊时间<2 h;(3)患者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器质性疾病;(2)不同意签署知情协议书。依据患者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 (48.73±4.90)岁,受伤至入院时间 20~115 min,平均时间(68.40±13.69) min,轻度休克 10 例,中度休克 15 例,重度休克9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 (50.16±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110 min,平均时间(65.21±12.94) min,轻度休克 9例,中度休克 13 例,重度休克1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进行吸氧、补液、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实施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综合急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创伤评估 发生创伤后的1 h内是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在纠正休克的同时需要对患者创伤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骨折程度、创伤面出血情况等,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尿量,判断是否存在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情况,若发现血压下降需立即处理。

1.2.2 纠正休克 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位,迅速清除呼吸道及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时吸氧以改善机体组织缺氧状态,吸氧时氧流量维持6~8 L/min,氧气浓度为40%~50%,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在上肢静脉及颈外静脉快速建立两条及以上静脉通道,及时输液输血,维持循环血量。

1.2.3 伤口处理 观察有无出血部位,对出血者实施压迫止血,若存在大血管断裂出血需行血管钳止血,待出血停止后彻底清创并缝合伤口。

1.2.4 心理护理 多发性骨折往往起病突然,加之合并休克病情较为危重凶险,患者及家属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适时进行安慰鼓励,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出血得到控制,休克得到纠正,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无进展;有效:出血基本控制,休克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好转;无效:病情继续恶化或无任何变化。

1.4 观察指标

(1)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统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进行疗效评估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有2例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建筑业、工业等行业领域也得到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危险因素,导致骨折等高能量创伤不断增多[3]。发生下肢多发性骨折后往往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从而引发休克,加重病情,若不及时处理,伤后几个小时就有可能死亡[4]。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是开展及时、有效、科学的救治,同时配合规范的急诊护理措施。

在该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急诊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综合急诊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5]基本一致。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评估其创伤情况,纠正休克,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及时处理出血情况,同时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缓解负面情绪,充分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抢救效果[6]。

综上所述,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需要积极开展综合急诊护理,促进临床疗效提升。

猜你喜欢

多发性休克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