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2019-09-19李新鹏吴东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熏洗糖尿病足功效

李新鹏,吴东云

(1.广饶县中医院,山东东营 257300;2.广饶县广饶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山东东营 2573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疾病或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从而造成足部软组织、骨关节系统破坏、畸形,引起一系列足部问题。糖尿病足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溃疡、感染、足趾畸形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感觉减退、间歇性跛行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西药是糖尿病足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但是药物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预后较差。中药熏洗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综合治疗方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人体微循环系统,改善人体各种机能;针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具有适应证广、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该文以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开展研究,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7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5~72 岁,平均年龄(58.54±7.82)岁;病程 1~6 个月,平均病程(3.41±0.56)个月。Wagner分级:0 级 23 例,1 级16例。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54±7.82)岁;病程 1~7 个月,平均病程(3.43±0.59)个月。Wagner分级:0 级 22 例,1 级 17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进行糖尿病教育,正确指导患者饮食、运动治疗,常规给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每次取甲钴胺注射液1 mg混合1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静滴,1次/d,连续治疗15 d。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1)针刺。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足三里、解溪、合谷、膈腧与太溪穴位,选择针刺(型号0.2 mm×40 mm)进行针刺,每天2次,得气后留针20 min,给予平补平泻手法;(2)中药熏洗。方药由:苦参 15g、黄柏 20 g、蛇床子10 g、大黄30g、五倍子15g路路通15g、黄芩20 g,将上述药物放入500 mL水中浸泡20 min,煮沸40 min后取汁,加入热水中,煎熬到药汁为2 L,指导患者双脚放在熏洗液上进行熏洗,待温度达到38℃~40℃后开始浸泡,1次/d,20 min/次,15 d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s)

注:*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组别 血浆比黏度(mPa·s) 全血高切黏度(m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细胞容积(%) 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n=39)治疗前治疗后15 d对照组(n=39)治疗前治疗后15 d 3.24±0.96(2.17±0.38)ab 3.25±0.97(2.86±0.47)b 5.64±1.18(4.02±0.57)ab 5.65±1.19(4.84±0.99)b 2.33±0.45(1.51±0.36)ab 2.32±0.44(2.11±0.39)b 40.97±4.41(31.59±3.23)ab 40.96±4.40(37.29±3.63)b 4.29±0.42(2.11±0.37)ab 4.30±0.43(3.55±0.41)b

表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组别 疼痛 无力 麻木 皮肤紫红观察组(n=39)治疗前治疗后15 d对照组(n=39)治疗前治疗后15 d 2.19±0.52(0.45±0.05)ab 2.20±0.53(1.53±0.31)b 2.10±0.43(0.53±0.09)ab 2.11±0.44(1.36±0.28)b 2.15±0.48(0.49±0.06)ab 2.14±0.47(1.29±0.21)b 2.17±0.51(0.55±0.10)ab 2.15±0.48(1.55±0.35)b

1.3 观察指标

(1)血液流变学。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5d次日均于空腹状态下取外周静脉血3 mL,血清分离后采用血液流变学测定仪测定患者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水平;(2)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指导原则》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5 d疼痛、无力、麻木及皮肤紫红进行评分,每项均给予0~3分评分法评估,分值越低,治疗效果越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5 d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5 d疼痛、无力、麻木及皮肤紫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3 讨论

近年来,针刺联合中药熏洗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5 d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联合中药熏洗能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利于患者恢复。中药熏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汤药,方药由:苦参、黄柏、蛇床子、大黄、五倍子、路路通、黄芩组成。方药中,苦参具有平喘祛痰、安神定志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及清热解毒功效;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功效;大黄具有泻热通便、利湿退黄功效;五倍子具有止血、止泻、止咳功效;路路通具有利水消肿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消肿散结、祛瘀止痛、活血化瘀功效;针刺亦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刺能刺入皮肤穴位,产生循经感传,实现气致病所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临床上,将针刺联合中药熏洗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能发挥不同治疗方法优势,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5 d疼痛、无力、麻木及皮肤紫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中药熏洗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能降低患者证候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熏洗糖尿病足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