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疗效分析

2019-09-19刘文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经期均值口服

刘文琪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应昌街道管理办公室卫生健康办公室,内蒙古赤峰 025350)

痛经是女性常见疾病,即月经前、后以及月经期发生的下腹部不适表现,部分患者疼痛主诉强烈,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痛经包括原发性、继发性,而原发性痛经占比较高。原发性痛经患者有明显下腹疼痛、坠胀感、腰酸等症状表现,痛经情况下患者身心受损,生活质量下降。针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一般采取口服止痛药治疗,短期效果尚可,但是停药后痛经复发明显,且长期用药后患者有用药安全性风险。中医指出原发性痛经有“瘀、滞、虚”表现,所以治疗上以温经散寒、调经止痛为主,一般采取针灸、推拿联合治疗,且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为了了解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预后效果,该文就以该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患者为例进行实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总计72例。纳入标准:(1)经检查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16~30 岁未婚、 未育女性;(3)疼痛模拟评分>8分;(4)知晓治疗方案,自愿配合参与,有独立配合能力;(5)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继发性痛经患者;(2)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4)月经周期无规律性;(5)近期接受相关资料患者。进行原发性痛经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6例。试验组:最小患者16岁,最大患者28岁,患者年龄均值(22.0±2.3)岁;病程最短6个月,病程最长10年,病程均值(3.3±0.8)年;月经周期介于25~35 d,均值月经(30.5±0.5)d;经期 5~8 d,经期均值(6.0±1.0)d。 参照组:最小患者 18岁,最大患者 30岁,患者年龄均值(22.6±2.6)岁;病程最短10个月,病程最长12年,病程均值(3.5±0.5)年;月经周期介于26~35 d,周期均值(31.5±1.0)d;经期 5~7 d,经期均值(6.5±1.5)d。试验组与参照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病程、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等一般资料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月经来潮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片/次,1次/d,连续用药2~3 d,若患者痛经仍主诉强烈则口服2片/次,2次/d。下次月经前仍取同样方法口服用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

试验组——针灸配合推拿治疗。(1)针灸治疗。辅助痛经患者仰卧体位,进行施针处消毒处理,并取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关元穴、三阴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取合适针灸针针刺得气后留针,取艾柱(2 cm)置针柄点燃后行温针治疗直至患者温热感为宜,注意保护患者皮肤,避免温针治疗造成的患者皮肤烫伤,30 min/次,每天温针灸1次。(2)推拿治疗。基础推拿治疗,循经掌推痛经患者胸腹部任脉、冲脉直至皮肤潮红,辅助痛经患者取仰卧体位,以神阙穴为中心进行平补平泻按摩(3 min),热掌按患者神阙穴(10 s)。 另外,进行原发性痛经患者随症加减推拿治疗。气滞血瘀者于基础推拿治疗的同时点按患者太冲等穴位,寒凝血瘀者在基础推拿的基础上点按命门等穴位,气血虚弱者在基础推拿的基础上以拇指按揉痛经患者足三里、命门、太溪等穴位,1 min/穴。月经来潮前治疗3次/周,之后经前治疗3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1.4 效果评价标准

治愈标准——原发性痛经患者腹痛等症状均消失,短期无复发情况。

显效标准——原发性痛经患者腹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经期虽有疼痛但无须用药。

表2 原发性痛经治疗患者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对比[(±s),分]

表2 原发性痛经治疗患者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对比[(±s),分]

组别 腹痛治疗前 治疗后食欲不振治疗前 治疗后心悸气短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72)参照组(n=72)t值P值5.10±0.23 5.15±0.20 0.984 2 0.328 4 1.10±0.10 3.15±0.20 55.007 2 0.000 0 5.02±0.15 4.98±0.12 1.249 3 0.215 7 1.08±0.12 2.90±0.15 56.847 2 0.000 0 5.05±0.21 5.02±0.22 0.591 8 0.555 9 1.01±0.16 3.06±0.18 51.072 9 0.000 0

有效标准——原发性痛经患者腹痛等症状改善,经期需服止痛药。

无须标准——治疗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无改善。

1.5 症状积分评分标准

取原发性痛经患者腹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几个指标,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0分、2分、4分、6分。

1.6 统计方法

基于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原发性痛经患者观察指标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型指标以[n(%)]的形式表示以及χ2检验,患者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等计量型指标以(±s)的形式描述以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参照组原发性痛经治疗患者治疗后效果见表1,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75.00%。2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原发性痛经治疗患者组间临床疗效分析

2.2 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比较

试验组、参照组原发性痛经治疗患者治疗期间腹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见表2。治疗后,2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呈多发性趋势,对工作、生活、学习影响明显,病因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体质因素以及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等,在不用药情况下一般采取卧床休息、喝热水、热敷下腹部等方法缓解,若仍无法缓解则较常采取止痛药物治疗,而停药后患者痛经仍旧明显,且长期应用止痛药物对身体无益处,产生痛经抗药性,所以口服止痛药只能治标无法治本。中医指出,不通则痛,原发性痛经是气血运动不畅所导致的疾病,中医辨证推拿治疗以手法刺激经络、穴位,从而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针灸治疗可以调节脏腑气机、气血运行、调节免疫功能,并通过穴位刺激持续改善患者机体神经、全身气血运行、活血化瘀。严连凤研究指出,给予原发性痛经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是理想的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防止疾病复发。

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参照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22%vs75.00%)以及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远远高于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是有效联合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经期均值口服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经期如何穿衣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