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科玉1108适宜密度研究

2019-09-19李万华邓力华沈祖秀何发仕贺喜全

作物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单株籽粒密度

李万华,邓力华,沈祖秀,何发仕,贺喜全*

(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2道县农业农村局,湖南道县425300)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既可以收获籽粒又可收获全株做青贮饲料的一类玉米品种。农民在籽粒市场价格好时收获籽粒,当籽粒价格不好时又能收获全株做青贮饲料。因此粮饲兼用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不仅以生产籽粒为目标,而且还以生产秸秆为目标,二者兼顾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科玉1108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H03作母本,自选系H02作父本于2013年选育的粮饲兼用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籽粒产量较高,两年区试平均产量7699.50 kg/hm2,较对照增产8.4%,湖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319.15 kg/hm2,比对照增产9.6%。经测试:该品种全株营养品质优于湖南省大面积种植的临奥1号、正大999、吉玉18等品种。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即3/4乳线)收获全株测其营养品质,其中粗蛋白含量9.16%,粗脂肪含量1.92%,中性洗涤纤维69.64%,酸性洗涤纤维23.99%,能量18.16 MJ/kg。较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倒伏倒折。为了快速推广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笔者就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春季进行。设4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4.5万株、5.25万株、6.0万株和6.75万株/hm2。小区面积20 m2(4 m×5 m),6行区,行距66.7 cm,通过株距调节密度。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即3/4乳线)收中间靠一边的两行(面积6.66 m2)测生物鲜产量,收获前连续10株测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在成熟时收获中间余下2行(面积6.66 m2)测籽粒产量。并连续取10个果穗考种。田间栽培管理按大田栽培管理进行。

1.2 试验概况

试验在湘乡市棋梓镇龙江村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前作玉米,冬闲。于3月初整地,3月24日播种,基肥施三元复合肥(15∶15∶15)600 kg/hm2,4叶全展定苗并用玉米专用除草剂“玉除”防除杂草。穗肥用尿素375 kg/hm2于5月18日穴施。5月26日施药防治玉米螟。7月18日收全株测生物产量,7月28日成熟收获籽粒。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知,科玉1108的株高和穗位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其中株高的增高幅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穗位高的增高幅度随密度加大而增大。行数变化不大,行粒数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加速趋势。空秆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鲜重和单穗籽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轻。4种种植密度都无倒伏倒折,说明该品种抗倒性较好。

表1 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

2.2 不同密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科玉1108收获籽粒的最佳密度是5.25万株/hm2,产量达8.985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于此密度或低于此密度均呈现减产。密度6.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的产量相差较小,未达显著水平,但都显著高于6.75万株/hm2。

表2 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的籽粒产量

2.3 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玉米全株青贮含水量应控制在65% ~70%为宜。青贮玉米乳熟中期鲜产量最高,但含水量也较高,随着籽粒灌浆和成熟度的提高,全株鲜产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但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即3/4乳线)全株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蛋白质总量,具有适宜青贮的最佳含水量,其青贮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较低,此时消化率最高。因此本试验选择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即3/4乳线)收获测产。结果表明,科玉1108做青贮玉米最适宜的密度在 6.00 万 ~6.75万株/hm2,特别是密度为6万株/hm2时,收获鲜生物产量达48.53 t/hm2,显著高于4.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两个密度处理(表3)。

表3 不同种植密度的科玉1108青贮生物产量比较

3 讨论与小结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栽培较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国内外学者对玉米密植的研究甚多,针对籽粒产量与玉米密度、群体结构、群体光照、叶片生理、源库等的关系都作了大量研究[1~5]。影响玉米种植密度的主要因子有:品种特性、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生产条件(耕种方式,施肥水平等)。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行粒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单株籽粒产量降低[5,6]。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品种特性,在单位面积上种植适当的株数,使玉米与环境统一,群体与个体统一,玉米产量三因素相协调,进而建立高产的玉米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大,说明密度是影响此类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在青贮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青贮玉米单株鲜重、单株穗重和绿叶数的影响最大[7]。而粮饲兼用玉米的合理密度不仅要考虑籽粒产量,还要考虑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即3/4乳线)的青贮生物产量和品质。

本研究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科玉1108在湖南现有的生态生产条件下,以收获籽粒为目标的高产栽培密度以5.25万株/hm2左右为宜,以青贮为目标的高产栽培密度则以6.0 万 ~6.75万株/hm2为宜。两者兼顾的合理种植密度为5.25万~6.0万株/hm2。

猜你喜欢

单株籽粒密度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联合收获籽粒受力分析及损伤评价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