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自画像

2019-09-19李清泉

今日中国 2019年9期
关键词:心性后人人世间

文|李清泉

孔子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总以他独有的色彩伴随着时代前行。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对于孔子其人,后人通过各种史料进行了想像和刻画。有人讲孔子是迂腐的,不思创新,总是抱残守缺;也有人讲孔子是智慧的,他总是能够洞察人世间的得失和人性中的优劣,抓住事物的根本;有人讲孔子是懦弱的,只知道游走在列国之间去呼吁,却不去革命推翻他们;也有人讲孔子是坚强的,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奋不顾身,才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呐喊……总之,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确实达到了“死而不亡者寿”的境界。他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总以他独有的色彩伴随着时代前行,并且往往会被立于时代“潮头”。

其实,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翻开《论语》就一目了然了。《论语》第一句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就是孔子对自身的评价,也是孔子无意中给自己做的一个“肖像素描”,让后人看到了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孔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一句展现出孔子是一个一生执着于求学,并且自得其乐的人。后人对“习”字有较大争论,有人讲习是实践,也有人讲,习即指复习,“学而时习之”,即“温故而知新”之意。其实,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实践”和“复习”在孔子求学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孔子重视“礼”的学习,甚至不远千里去求教老子,而学成之后他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鲁国的一些重大祭祀活动,这时的“习”就是实践。孔子在学习中所表达的那种顽强的精神,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孔子晚年喜欢学习《易经》,手不释卷,沉迷其中,竟然将穿竹简的牛皮绳子都磨断了好多次。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认为自己没有学好,所以带着遗憾讲“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吗?无论如何理解,我们都会看到孔子一生都在不断地武装和丰富自己,心性淡定,思想专一。正因为如此,他的学生面对老师才如此尊重,并发出了“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的感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告诉我们,孔子是一个心胸豁达,朋友遍天下的人。言外之意,不管是南来的,还是北往的;无论是否和我观点一致;只要愿意和我探讨学问,我都欢迎。这种探讨不仅让我获得了无比的快乐,而且获得了无尽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孔子,就是因为他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天下的情怀。人世间做人、做事、做学问,最核心的是“谦虚”二字,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又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当一个人有了点小地位、小成就,往往是更加自我,做事越来越专断,飞扬跋扈,最终害了自己。比如,近些年的反腐行动中,很多身陷牢狱的高官反思自我,就是在拥有了权力之后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变得心性贪婪,利欲熏心,在其位不谋,或乱谋其政,最终身败名裂,岂不哀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让我们看到,孔子是一个坚定而有理想的人。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在这过程中遭遇了太多的误解、耻笑,甚至是生命威胁。但是,孔子不忘初心,不怒不恼,不争不辩,坚守着自己的做人底线和做事理想,即使如此,孔子都认为自己离一个君子的目标还有差距,这是多么博大的人生境界!

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平平常常地来,普普通通地走,这似乎是一种人生的常态。所以,孔子讲,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做到“无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要经常抱怨自己没有赶上好时代,任何时代都有机遇,任何时代都有挑战,人要安于所处的时代和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生命的理想和轨道,不能妄思、妄念、妄想。就今天的人而言,我们赶上一个好时代、一个大时代、一个中华民族历史没有过的繁盛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首先去奋斗,如果“有人知”,则搞他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如果“无人赏”,则清茶一杯,小酒两壶,朋友几个,有一种自得其乐的安然,岂不也快哉。

猜你喜欢

心性后人人世间
杨会勤
人世间
《人世间》:好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用道
老树
医院
后人可畏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伏生传《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