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8王忠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利用微重难点高中物理

王忠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微视频资源辅助教学的方式已经在课堂上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如何才能使微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模式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仍需要相关学校和教师加以重视,本文就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关键字:微视频资源 高中物理 教学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的模式已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逐渐得到推广.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对相应微视频进行挑选,同时结合相应微视频资源进行教材整合.另外,微视频资源的特点应该是短小精悍、目的明确的,这样才能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利用微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合理预习

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和理解能力,所以高中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充分引导,使其加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所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相应知识点收集一些趣味物理小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同时还能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目的明确的微视频,将其上传到校园网内的教学平台上,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高中生充满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进而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最终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惯性内容的时候,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将其具体内容全面地讲解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微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地预习和学习.比如这道思考题:正在行走的人踩到香蕉皮会向后倾倒,这是为什么?教师如果仅凭语言讲解是无法使学生充分认识惯性的.但是借助微视频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辅助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段动画:正在行走的人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当动画中的人踩到香蕉皮时,由于摩擦力突然变小,一瞬间脚会加快速度,而身体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进而使得动画中的人向后倾倒.这样学生可以在有趣的视频观看中,充分了解慣性的相关知识内容.

二、利用微视频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实验

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通常需要利用实验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识点,所以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虽然能帮助学生充分学习物理的相关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但是通常由于实验的实施条件有限以及受位置环境的干扰,很多教师难以进行实验的演示.这时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教学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能够对其合理利用.通常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有时候难以用语言将一些重难点的特性表示出来,所以需要学生能够合理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充分学习.

三、利用微视频资源,辅助学生充分复习

教师可以将自己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录制下来,然后让有需要的学生自行反复观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复习课堂上的重难点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相应的课堂内容将物理知识的重难点按照相应的模块以及专题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的编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难点和专题模块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一个思维概念图,通过思维概念图帮助学生进行高中物理知识的充分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视频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设计不同的教学视频,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充分提升.

例如,在讲解功的问题上,对下面的问题进行判断:水球重50牛,沿光滑水平面运动10米是否做功.答案是否定的,做功的基本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次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学生容易在这些细小问题上出现错误,所以需要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将一些理论基础知识的习题进行录制,这样学生在课下就可以反复对其进行观看.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微视频资源进行分类划分,按照不同的模块和内容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进行模块化的基础知识复习.

总而言之,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现代化的优势.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将物理课程重难点内容和微视频进行整合,进而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这样能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高中物理知识内容,最终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利用微重难点高中物理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