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
2019-09-18吴珍珠
吴珍珠
所谓绿色化学,也叫无公害化学,包括节省能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等内容,特别是对化学实验过程和实验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有环保意识,减少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或者是对化学实验用品进行循环使用,都能够减少污染的机会。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时需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入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情境设计、实验操作、课外训练时渗透绿色化学思想都能够形成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
一、教学情境设计时渗透
在化学课堂教学导入阶段引入绿色化学思想,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唯有触动学生生活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常见物质的检验》,教师为学生列出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特别推出了酸雨的检验:酸雨是人为大气污染造成的恶果,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含硫量高的煤燃烧而形成的,多數为硫酸雨,少数为硝酸雨。检验酸雨可以用pH试纸,如果雨雪pH值小于5.6,就可以定性为酸雨。酸雨可以导致土壤酸化,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存在危害。学生在教师展示过程中,对酸雨有了主动探索的愿望,化学学习自然打开。
教师为学生列举酸雨案例,成功激活学生探索思维。酸雨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学生对这种物质有更多探索诉求,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热情,课堂教学顺利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顺势展开。
二、实验操作时渗透
化学实验操作非常复杂,对化学药剂的管理也有特殊要求,如何科学合理运用,如何进行重复使用,都要讲究一些技巧和方法。
实验设计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是极为正常的操作。如教师为学生布设这样一个实验操作任务:我家里有一包白色固体,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含有NaCI、[Na2SO4]、[B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如果将这样东西随便扔掉,很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实验进行判断呢?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对实验进行设计规划,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分组实验,最终形成实验结论。教师让学生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进行归结:第一步,将白色物体取样,溶解到水里,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二步,过滤出沉淀并将其沉淀物装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第三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液体,有白色物质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环保实验,让学生将操作步骤展示出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不明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如果能够建立环保意识,便能够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三、课外训练时渗透
课外训练设计时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师要有接轨意识,结合学生生活基础展开化学实践,不仅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了解绿色化学思想,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以有效塑造其学习品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学习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外训练任务:据科学家预测,月球上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3He,每百吨3He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课后利用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并对其应用途径进行展望和设想。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显得特别兴奋,随即展开多种形式的网络搜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思考,探索其应用前景。经过一番探究和讨论,学生大多能够给出比较理性的分析。课堂展示阶段,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给出积极评价,课堂互动呈现和谐气氛。
教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信息,并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推演,给学生创设自由学习契机,从学生具体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具有针对性的。学生对外太空物质有主动研究的欲望,教师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学延伸,自然形成了学习启发点,对学生带来的学习触动会更为显著。绿色化学无处不在,教师需要有兼顾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感知。
总之,环境保护是社会根本问题,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展开教学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渗透时机选择时,教师要做好观照性引导,为学生学习准备适宜的学习情境、化学实验、化学训练任务,深度发掘绿色化学教学素材,成功塑造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郑集中学城区分校